第18章 :創新是一種生存方式 (1)(1 / 2)

現在是一個激烈競爭的時代,企業和個人要想在這個環境中得以生存,必應求助於創新。創新可以提供全新的模式,可以鋪設嶄新的發展平台,可以讓我們甩掉成功的包袱。成功不過隻是一種暫時的成就,如果不能延續自己創新的本質,那麼這種成功隻是一種包袱,最終會導致我們在自滿或者無視創新中失去繼續成功的能力。

現代社會急速變化,不存在一成不變的優勢。隻有不斷地創新,才能夠讓自己的優勢適應時代的發展,在不斷的變革中創造新的優勢。當一個人或企業度過了創業之初的那種生死存亡的時期進入到成長期或平穩發展期,這種“太平盛世”的景象最易讓人放鬆警惕、懈怠不前。但環境是瞬息萬變的,隻有在變化中才能求生存、求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具備積極創新的意識和開拓創新的能力。

變化是永不停息的,危機又是難以預料的,我們隻有不斷地在時代潮流中運用變化,不斷地創新,才能幫助自己及時調整位置,幫助企業及時調整策略,才能使我們永遠在變化中持續保持領先優勢,並將對手遠遠拋在後麵,才能使我們自己走上職業常青的發展之路。

陳書棟——永不停止思考

【事跡回放】

陳書棟是鄭州市農業局局長,河南省勞動模範。他先後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係、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區域性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站,在農業產業發展和產業扶貧等方麵做出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

陳書棟1977年考入河南大學曆史學係,畢業後就一直從事農業經濟的研究與管理工作。他是一個學者型的政府官員,曾獲得省級二等以上科技成果獎6項,撰寫農業經濟專著和論文50多萬字。陳書棟把“學習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把學習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麵對創新現代農業這一課題,陳書棟刻苦鑽研了許多經濟學理論著作和農業前沿科技著作,他還把學習的心得總結出來,先後完成了《雙向承包與農村改革》、《庭院經濟》、《農村雙層經營發展與完善》等論文,並參與製定了《鄭州市農民合作社章程》、《鄭州市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為鄭州的現代農業發展作出了規劃。

陳書棟是鄭州現代化農業的開拓者,他在發展農民合作社、建立農產品質量完全體係、產業扶貧等方麵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經過深入調查研究,陳書棟認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適應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組織平台,隻有建立健全農民合作社才能在三農問題上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此陳書棟開始了在全市農村的試點工作,到2006年鄭州市已經建成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233個,社員2萬多名,經營方向多種多樣。幾年時間在陳書棟的帶領下,鄭州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了人們交口稱讚的新農村建設的“鄭州模式”。

陳書棟的成績為他帶來了很多榮譽,但他依然保持著一顆平常心,他說:“我是農民的兒子,無論走到哪裏,我的心裏始終裝著農民。為農民辦事是我的責任,我要是辦不好才會心裏不踏實。”

【職場感言】

創新需要各種條件,但基本上分為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如果說外界環境是創新的硬件資源,那麼,思考就是創新的“軟”資源。我們在創造性活動中,要善於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獨立的分析和思考,對問題的認識和解決有獨創見解,不受他人暗示的影響,不依賴於他人的結論,努力防止思想的依賴性。

在廣告界有這樣一句話:“隻要能夠想到,就能夠做到。”工作中疏於思考的直接後果就是工作方式變得單一、呆板。如果工作中總是安於現狀,不求新,不求突破,思想懶惰,怎麼能在工作中表現出優異的成績呢。我們很多人在渡過了職業初期後,激情與活力逐漸減少,工作方法越來越機械,毫無創意可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從初級工變成了熟練工,卻安於現狀不積極尋求由熟練工進化成為技術工,不愛動腦不愛思考。

創新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工作取得進步,就是一個思考深入的過程。思考得多了,想到的方法自然就多了。當一個獵人打了一隻兔子時,他就會想辦法如何去獵一隻鹿;當他獵到一隻鹿時,他就會想如何去打一隻熊。而隻有這樣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尋找更好更有效的辦法,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獵人。工作何嚐不是一個獵人的思考過程呢。

凡是善於引發靈感,能夠形成創造性認識的人,都很會用腦。對一般人以為顯而易見的現象,他們產生了疑問;一般人用習慣的方法解決問題,他們卻有獨創。他們的特點是喜歡思考,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提幾個“怎麼辦”。任何創新項目的完成,都是思考和鑽研探索的結果,因此就不能迷信、不能盲從、不能隻用習慣的方法去認識問題,或隻用已有的結論去解決問題,也不能迷信專家、權威,而是要從事實出發,從需要出發,去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去尋找新的方法、新的答案、新的結論。

要促進靈感的產生,就必須多用腦,因為人的認識能力,是在用腦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從而不斷提高的。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隻有不斷的鍛煉自己的思維,才能產生越來越多的靈感,創新的能力才會不斷得到提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