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家住河南濟源府。老崔他爺是種地的,老崔他爹是個賣鹽的,到了老崔,開始販毛驢。老崔販毛驢不是獨本生意,他有兩個好朋友,一個老蔣,一個老邢,三人合股,由老崔來跑騰。由河南到口外,走走停停,去時兩個多月,來時趕著牲口慢,得三個多月;一年十二個月,也就能跑兩趟。夥計小劉是老蔣一個表侄,跟老崔學販驢已經兩年了。老崔原來是個愛說愛笑的人,但常年在外販驢,就顧不了家。有一年年關回來,老婆早跟一個貨郎跑了。雖然老蔣老邢又共同給他張羅了一個老婆,新娶的比跑的還年輕,但從此有人的時候老崔也說笑,沒人的時候愛一個人悶著頭想心事。老邢對老崔說:
“要不你歇兩年,我來跑吧。”
老崔:
“還是我跑吧,慣了。路上還好些,老呆在家裏,更悶。”
老崔今年四十一歲。人一過四十,性子就變坦了。夥計小劉才十七歲,性子急。兩人趕路的時候,老崔愛半下午就歇宿,小劉愛催著再趕一程:
“太陽還老高呢。”
有時趕著趕著天黑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又冷又餓,沒個去處,老崔就罵小劉:
“你爹死了,急著奔喪!”
小劉便笑:
“叔,夜裏出路!”
第二天一早,老崔和小劉告別嚴家莊。老崔肩上搭著褡褳,小劉肩上扛著鋪蓋和小米,嚴老有又送他們到十裏之外。過了一道山梁,前邊就是長治境,老崔對嚴老有說:
“大哥,回去吧。”
嚴老有學著文詞兒:
“前邊山高路遠,兄弟多保重。”
將一坨豆腐交給小劉,又囑咐老崔:
“你侄子那事,千萬別忘了。”
老崔:
“放心,年關之前,一定讓他回來。”
那時中國農村還不興握手,兩人在山梁上,對著拜了兩拜。看著老崔和小劉向山下走去,越走越遠,一直到變成兩個小黑點,嚴老有才返回嚴家莊。
老崔和小劉繼續往口外趕路。走走停停,一天能趕八九十裏。十天之後,到了陽泉府。這時老崔開始拉肚子。說不上是小劉做飯手腳不幹淨,還是路上受了風寒,還是水土不服。住店之後,老崔罵小劉:
“日你娘,飯都做不幹淨,還學做生意?”
小劉掙著脖子在那裏分辨:
“米在河裏淘了五遍!”
又說:
“咱倆吃的是一樣的飯,我怎麼不拉稀?”
老崔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