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3 / 3)

“現在做生意比較容易做,免了許多稅費,不像幾年前什麼都搞承包,這一處設卡收稅費,那一處設卡收稅費,農民摘擔果子去市場賣也有人出來收錢!做點生意,為了省下幾個錢,必須賊似地躲著那些收稅費的人。”挺好說。

“做生意的好,你們老師也好——又漲工資了是嗎?”其福說。

“嗯,漲三百多呢——我沒什麼本事,一個月有七八百塊工資滿足啦!”三叔應道。

其福眯了下眼睛,沉思了一會兒。

“政策越變越好,以前我們種田人每一年都要繳納征購糧款、‘三金五費’,現在不僅全免,還發給基本農田補貼,一畝地百八十塊——政府心裏裝著老百姓,處處為老百姓著想,太好了!”他接著緩緩說道。

“現在孩子上學學雜費全免。”三叔說,顯得有些興奮,“以前一個孩子上學七七八八的費用湊起來,小學要兩百塊,初中要三四百塊,孩子多的家庭負擔重,一開學家長就頭疼。那時,每個學期要我應過欠下的學雜費都有萬把塊。”

“哎呀,現在日子過得真好!女婿工作幾十年有養老金,我一個什麼也沒做過什麼也不懂的鄉下老阿婆也有‘養老金’!”姥姥一下子搶過話題,激動地說起來,“‘新農保’一個月一百,過八十歲老人一季度兩百——一年下來也領兩千塊呢!先是以為自己命好、有福氣,前世修來的;後來又一想,這哪是什麼命好、什麼前世修來的,這都是新社會給的、政府給的!”

“政府為民辦實事,每一年投入許多錢,深得民心。”三叔思索著說,“但不盡人意,貪官汙吏比比皆是,買官賣官、貪汙受賄觸目驚心!”

“買官也好,賣官也好,貪汙也好,受賄也好,離我們很遙遠。能掙到錢,少花錢,有好日子過,實惠,我們小老百姓就高興!”挺好不假思索地說。

其福微微一笑,沉思了一會兒,又用緩慢穩重的語調說:

“挺好的話有意思。我們農民、小學老師、下崗工人、小個體戶,生活在最底層,隻是一株地上的小草兒,任何時候隻能可憐巴巴地接受別人給予的的苦難或贈與的幸福;文化、思想都有限,不會去想腐敗怎麼來的,更沒力氣消除腐敗、沒力氣管生活裏邊種種不平事,但我暗想:社會將越來越公正,國家將越來越強大,生活將越來越美好,少時吃糠咽樹葉的日子永遠成為記憶中的一段小插曲……”

大家就這麼深入地交談——談心中的不平、談對一些問題的看法、談對未來的憧憬。不知不覺之間已到了吃午飯的時刻,客人們先後離去,家裏就剩下我、媽、爸爸和姥姥。一絲憂愁重新爬上爸爸的臉。

“又怎麼啦?”媽問。

“哎,還得繳交萬把塊錢才能辦好手續——工廠關門到現在七八年時間沒交保費,現在必須一次性交齊。”爸爸說。

“到哪去弄那麼多錢?”媽皺起眉頭,歎息著說。

“又得借‘高利貸’。”我說。

“不不不……不能去借‘高利貸’。”姥姥急忙說,“去問你大舅想辦法借一些。一聽‘高利貸’三個字心就抖!”

“不是做水果生意的有掙一點錢嗎?我再問外甥、外甥女借一些——他們這幾年做水果生意應該掙著一點錢肯借出點兒錢幫幫我們。“親接著說……

爸爸回來的第三天,一個人到表哥、表姐那兒借錢,沒一會兒工夫他就回到家裏,高聲地喊道:

“夠了,夠了,用不著再去操心借錢的事啦!”

我們幾個都把心放了下來。後來爸爸不顧勞累,堅持要去縣城把相關手續辦妥,好及早回到汕頭服裝廠上班。我們勸他休息一天明日再去,不用太急以免累壞了自己,可他卻執意前往——爸爸為他自己的事,傴僂著背脊,邁動兩條瘦腿,來去匆匆,滿是皺紋的臉掛滿笑容,眼睛像清澈的湖水一樣波光閃閃……從小到大我第一次看到爸爸如此興奮、如此高興、如此得意——一個人的“身份”在他的心裏占有多大的分量?啊,爸爸心中的梅花都已盛開,心中的春天已來臨!

我有什麼理由去徹夜難眠、去為自己的未來痛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