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瑞蒙德在美國的《論壇報》做編輯時,一個星期隻能掙6美元,但這沒有消減他對工作的熱情,他總是工作很長時間,努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在成為美國《時代周刊》的總編後這樣說:“為了獲得成功的機會,我必須比其他人更紮實地工作。當我的夥伴們在劇院時,我必須在房間裏;當他們熟睡時,我必須在學習。”
有機會展現自己的能力是好事,既然有能力,就需要用事實來證明能力的存在。如果一個銷售員想要證明自己有能力,就應該每天比別人多訪問幾個客戶,工作成績提高,能力才得以表現。
在職場上,很多事情隻要能率先主動一點兒,體現的就是不一樣的個人能力和品質。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得出一條結論: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做的努力差別很小——隻是多一盎司。就因為這一點點讓工作大不一樣。所以,工作中,你能比別人多做一點點,多主動一點點,就會獲得不一樣的成績,獲得不一樣的回報。每天努力一點點,積極主動地做事情,日積月累,你就能比別人多做很多事情,這樣的員工老板如果不重視,那隻能說明他沒有眼光,並不能說明你沒有能力,但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主動多做一點兒沒有得到老板的重視就開始消極,不願意主動,處處找理由,又從手中喪失這個主動權。
一個小小的習慣就能體現一個人最珍貴的素質,在被動的驅使和主動去做這兩者之間,如果選擇主動,結果是大不一樣的。這種習慣能讓人們變得更加敏捷、更加積極,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能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務就可以高枕無憂,隻有采取率先主動這一戰術才能成就優秀。既然事實這麼顯而易見,趕快行動起來吧!
從古至今,從小到大,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被各種各樣的“借口”包圍著。“太忙了”“太難了”“差不多”“可以了”“不著急”“沒辦法”“又不關我事”等話語,我們習以為常,且耳熟能詳,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類似的“借口”。
我們每個人都盼望成功,總覺得成功離我們很遠很遠,其實成功隻需要我們沒有借口,努力去做。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就一定要具備一種率先主動的工作意識。主動工作不僅讓你有了主動權,而且還是你快速提高工作績效的方式之一。
取得一些工作成績是一個結果,實現這個結果需要一個過程,它需要人們付出,需要人們主動去做一些相關的工作,如果不主動,怎麼能脫穎而出呢?當然不能!隻有一個把自己的本職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做的人,才可能有這種熱情,而這種熱情正是驅使一個人去獲得成就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家對於工作的態度可能局限在怎麼樣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完上,但是並沒有想過要多幹一點點,可是,可能就是這一點點,就讓你與眾不同。
不要隻做領導交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