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主動,才能脫穎而出
《把信送給加西亞》所講述的是在19世紀的美西戰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中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此時,挺身而出的一名年輕中尉——羅文,不講任何條件,沒有任何推諉和借口,而是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完成了這件任務。他的事跡100多年來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以主動性完成職責。
不幸的是,我們生活中有多少這樣的羅文?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借口,借口在我們耳畔竊竊私語,告訴我們不想做某事的理由,這好像是“理智的聲音”“合情合理的解釋”,冠冕堂皇。有多少人把時間浪費在尋找理由上,而沒有主動地去完成任務?
積極主動地去做好每一項工作,不要等到老板督促和提醒你時再行動。主動做事不僅會讓你超越別人,還會讓你百倍地發揮自身潛力,超越自我。
《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文的作者寫道: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板是否在辦公室都會努力工作的人,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雇,也永遠不會為了加薪而罷工。如果隻有老板在身邊時或別人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才會賣力工作,這樣的員工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頂峰。
阿爾伯特在他的著作中寫道:“世界會給你以厚報,既有金錢也有榮譽,隻因為一種小小的品質,那就是主動。”
恰巧,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也說過:“有兩種人不會成功:一種是非別人要他做,否則絕不主動做事的人;第二種人則是即使別人要他做,也做不好的人。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主動去做事的人,而且不會半途而廢的人必將成功。”
你應該不再隻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人?對待自己的學業和研究項目,你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那樣的責任心和愛心,全力投入,不斷努力。果真如此,便沒有什麼目標是不能達到的。
倫敦的《泰晤士報》由約翰·沃爾特創辦經營,連年賠錢。當時小約翰·沃爾特隻有27歲,他請求父親讓他全麵掌管這份報紙。盡管顧慮重重,父親還是答應了。
這位年輕的編輯開始重新調整報紙的模式,引進了新的辦報理念。之前,這家報紙從來沒有嚐試引導公眾輿論,沒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沒有個性。這位大膽的年輕編輯接手後便大刀闊斧地向一切謬誤開戰,即使是政府的腐敗行為,也公然進行批評。過去的公眾風俗、印刷信息和政府公告等欄目一律取消。為此,父親特別沮喪。他堅信,他的兒子不僅會毀了報紙,也會毀了他自己。但沒有誰能說服小約翰·沃爾特改變方向,他要給世界提供一份有分量、有特色、有獨立性的報紙。結果,新的生命、新的血液和新的理念注入了這份本不顯眼的報紙。
一個有思想、有幹勁、有毅力的人在為《泰晤士報》掌舵,在大家無法找到出路時,他開創出了一條路。在那些新增欄目中,外國的消息被介紹進來。這些消息在以政府機關發布的公告形式出現的前幾天,總是先在《泰晤士報》上出現。其他對政府不利的外國文章也率先被介紹了進來。
這位富有攻擊性的編輯卻惹惱了政府,他的所有外國郵件在國外就被截留,甚至政府隻允許官方記者對國外信息進行報道。可是,沒有什麼能讓這位年輕人的堅定精神有一絲的減退。他以高額的費用,雇了一個專門的郵遞員。所有橫在他道路前的障礙,一切來自政府的阻撓,都使他更加堅決地走向成功。在《泰晤士報》的麵前,潛藏著進取的幹勁和頑強的精神。沒有什麼能阻擋它的發展。而最終它也的確成了一份在世界上極有分量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