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虛心求教,多向領導請教得到的不隻是賞識(2)(1 / 2)

“我的策劃案又被退回修改了!”陶辰拿著不合格的文案從領導的辦公室出來,一臉痛苦。陶辰的領導隻比他大一歲,策劃部的員工都是經過幾次被他撕文案的經曆而成長起來的。而陶辰並不是一個策劃菜鳥,在以前的公司,她的策劃水平也是數一數二的,許多業界交口稱讚的案例都是由她製作的。

“我想知道,我的策劃案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您能否給我指點一下?”陶辰向領導提問,但眼神卻充滿挑釁,心想:我倒要聽聽你能說出什麼所以然來。

“首先,你的文案缺乏衝擊性,完全沒有吸引力。另外,你沒有很好地考慮目標消費群的真正需求是什麼。客戶的需求你隻挖掘到了表層,他沒有說出來,並不代表他不想……”領導絲毫沒有被陶辰的態度影響,他麵無表情地指出了策劃案中的好幾個問題。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陶辰回想剛才在領導辦公室中“受辱”的經過,實在是氣憤不已。不就是一個資曆比較深的總監嗎?他有什麼了不起的!

幾天後,陶辰和同事聊天,聊著聊著就說到了領導。同事不無欽佩地說:“你是不知道,去年A產品的廣告創意就是他的手筆。”陶辰當然知道這個在業界掀起一陣熱潮的策劃案,她不禁驚訝地問道:“真的嗎?我都不知道!”

“你剛來公司沒多久,對他的了解不多,當然不知道了。他這個人很低調的,從來不宣揚這種事。”

回家後,陶辰打開電腦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百度上搜索領導的名字,網頁的十幾頁中都是那位“有什麼了不起”的領導獲得的獎項與作品展示。陶辰還搜到了領導的豆瓣首頁,幾百本與創意相關的專業圖書都被仔細地分類收藏了起來,幾乎每本書後麵都有詳盡的感想和讀書心得……

再來公司上班時,陶辰完全變了一個人,她不僅時時謙虛地向領導請教提問,更按照領導的圖書列表給自己製訂了一個閱讀學習計劃。每一個成功的人都靠的是平時堅持不斷地學習,向領導提問的過程就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提問,我們很容易就能獲得領導先進的工作方法,有助於把他們的成功方式“引進”到自己的工作中來。而學習領導,恰恰需要一個“空杯”的心態,把自己原有的經驗倒空,謙虛地接受領導的教誨。

以低姿態贏得上司的關注

下屬提出一個建議,試圖讓領導接受,這不僅取決於建議內容本身的合理性,還往往取決於下屬提出建議的方式。

提建議時,要時刻注意領導的心理感受和變化軌跡,以便建議能獲得領導的心理認同。

許多經驗表明,以請教的方式提出建議更易讓領導接受。請教,是一種低姿態的學習交流方式。

它的潛在含意是,尊重領導的權威,承認領導的才幹。這表明,下屬在提出意見之前,已仔細地研究和推敲了領導的方案,是以認真、科學的態度來對待領導的方案的。這種態度無疑會使領導感到情緒放鬆,從而降低對你的建議的某種抵觸情緒。

請教的姿態,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更有實質上的意義。這樣你可以親自聆聽領導在這方麵的想法。這些想法在很多時候是他真實意誌的體現,而他卻並未在公開場合予以說明,而且很有可能是下屬在考慮問題時所忽略了的重要方麵,這樣在未提出自己的意見之前,首先請教一下領導的想法,可以使你做到進退自如。一旦發現自己的想法還欠深入,考慮不是很周到,還有機會再把自己的建議完善一下。

向領導請教,有利於找出你們的共同點,這種共同點,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性,又包括你們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美國總統林肯就是這方麵的表率。年輕時他與他的上司關係並不融洽,為了改善雙方的關係,他得知這位議員很喜歡讀書,他便三番五次地向他請教學問。由於他摸到了上司的愛好,並能虛心討教,一來一往之間,那位上司也改變了對林肯的成見,林肯在後來的仕途上的進步,也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

許多研究者發現,“認同”是人們之間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說服他人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試圖改變某人的個人愛好或想法,你越是使自己的觀點接近他的觀點,就越具有說服力。

有經驗的說服者,他們常常事先要了解一些對方的情況,並善於利用這點已知情況,作為“根據地”“立足點”,然後,在與對方接觸中,首先求同,隨著共同東西的增多,雙方也就越熟悉,越能感受到心理上的親近,從而消除疑慮和戒心,使對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觀點和建議。

下屬在提出建議之前,先請教一下自己的領導,就是要尋找談話的共同點,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礎。如果你提的是補充性建議,那就要首先從明確肯定領導的大框架開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見,作一些枝節性或局部性的改動和補充,以使領導的方案或觀點更為完善,更有說服力,更能有效地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