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隻有專業,才能做到真正的敬業。
相信不少人聽說過“一線萬金”這個經典的故事。1923年,美國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電機發生了故障,技術人員會診了3個月尚未弄清故障的原因。公司請來了德國專家斯坦因門茨。他經過研究計算之後,用粉筆在電機上畫了一條線,說:“打開電機,把畫線處的線圈減去16圈。”工作人員依照吩咐做好了,一試機,電機果然又重新恢複了運轉。事後,他獲得了福特公司事先許諾給他的1萬美金維修報酬。許多人對他僅僅畫一道線就拿到1萬美金不服氣,這位專家聞言解釋道:“畫一道線值1美元,知道在哪裏畫線值9999美元!”
多麼巧妙的回答!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畫線,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該畫在什麼地方。這就是專業與不專業的區別!
又如,老板蓋洛普對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非常賞識和器重,因為大衛·奧格威有著十分專業的技術。大衛·奧格威加盟蓋洛普公司後,隻要給他一部電影的故事大綱、片名和演員陣容,他就能估算出有多少人會去看這部電影,盈利多少,平均誤差不超過10%。
在領導者心中,卓越的員工是這樣的:不僅有敬業的精神,更有過硬的專業能力。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卓越的員工,單純擁有良好的敬業精神是遠遠不夠的,還須在工作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這樣他才能更好地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理。
事實上,很多員工都是栽在不夠專業上。有的員工剛開始還可以,但沒有與時俱進,過時的專業就不是專業了。有的員工則忙著跳槽,沒有踏踏實實地進行工作經驗的積累,今天在這兒打一口井,明天在那兒打一口井,最後哪兒也沒有挖出水來,地麵上隻是留下了許多坑而已,最終還是身無一技之長,還是不夠專業。我們要引以為鑒。
下定決心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
世上沒有可以被藐視的工作,所有正當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一句話,沒有卑微的工作,隻有卑微的工作態度。隻要你能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努力改進自己的工作,鞭策自己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不斷進步,就會使自己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隻有每天都有所改變、有所進步的人,才能夠成為一個卓越的職員,並抓住機遇,順勢而上。
齊瓦勃就為我們作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出生在美國鄉村的齊瓦勃,幾乎沒有受過什麼像樣的學校教育。15歲那年,家中一貧如洗的他到了一個山村做了馬夫。
三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齊瓦勃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從踏進建築工地的那一天起,齊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的決心。當其他人在抱怨活兒累、掙錢少而消極怠工的時候,齊瓦勃卻很敬業,他獨自熱火朝天地幹著,並在工作當中默默地積累著建築經驗,利用工作之餘自學建築知識。
一天晚上,工友們都在閑聊,唯獨齊瓦勃一個人躲在角落裏靜靜地看書。那天恰巧公司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經理看了看齊瓦勃手中的書,又翻開他的筆記本,什麼也沒說就走了。
第二天,公司經理把齊瓦勃叫到辦公室,問他:“你學那些東西幹什麼?”
“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建築工人,而是缺少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齊瓦勃說,“而且,我想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我想我應該比他們任何人都要更出色一些。事實上,我感覺現在已經比他們更優秀了,因為我比他們掌握了更多的知識。”
經理點了點頭,他被齊瓦勃的敬業精神和上進意識所感動。不久,齊瓦勃就被升任為技師,然後他又憑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25歲那年,齊瓦勃當上了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齊瓦勃曾說過:“一個打工者要想成功,就要立誌做最優秀的人——最起碼立誌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如此一來,在沒有超過自己身邊的人之前,就會嚴以律己,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懶散。”齊瓦勃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勤奮敬業、積極進取,因而也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發展機會。
智者從不把工作當成是謀生的手段,而會將其當成自己的事業來經營。對於一個有抱負的員工來說,應該立誌成為同事中最優秀的人,利用各種工作機會來增強自己的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