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本分,做到最好
不論什麼行業,什麼工作,既然做了,就應該做到最好。美國成功學家格蘭特納說:“如果你有自己係鞋帶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機會。”韋爾奇也說:“要去摘星星,而不是沉迷於‘令人厭煩的’小數點。”當你選擇了—份工作的時候,你也在選擇—種生活方式:你可以選擇湊湊合合地把活兒幹完,讓別人在背後指責你;也可以選擇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用行動贏得別人的尊重。既然做了一件事,就要把它做成功,抱怨你的工作或薪水並不能使你成功,務必要把焦點放在盡可能做出最好成績的努力上。
要成功,要做出驕人的成績,要成就事業、創造財富,就必須最大限度地發陣自己的才能,盡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本質,應該是“謀事在人,成事亦在人”,這個“人”就是那些能夠真正做到最棒的人。
但是在現代職場中,有很多企業的員工凡事都得過且過,做事不求最好。主要表現是做事做不到位,在他們的工作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有5%的人不像是在工作,能偷懶就偷懶,閑聊、睡覺、上網,一下班就不見人影;
有10%的人正在等待著什麼,被動地接受老板的吩咐;
有20%的人正在為增加庫存而工作,把簡單問題複雜化,把工作做成—鍋粥,整天一團混亂;
有10%的人沒有對公司作出貢獻,雖然在做事,卻是負效勞動;
有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標準或方法工作,缺乏靈動的思維和智慧,永遠忙亂卻永遠到最後才完成任務;
隻有15%的人屬於正常範圍,但績效仍然不高,並沒有踏踏實實、全力以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準則。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軍人的職責是保衛祖國,教師的職責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職責是生產合格的產品……社會上每個人的位置不同,職責也有所差異,但不同的位置對每個人卻有—個最起碼的做事要求,那就是:做事做到位,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則就不做。
王建文是—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技術很過硬,就是喜歡喋喋不休地抱怨工作。“修理這活兒太髒了,瞧瞧我身上弄的。”“真累呀,我簡直討厭死這份工作丁。”諸如此類的話很多。王建文幾乎每天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賣苦力。因此,他每時每刻都窺視著師傅的眼神與行動,隻要師傅不在身邊,他便偷奸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
轉眼幾年過去了,當時與王建文一同進廠的三個工友,各自憑著在工作中磨煉出的精湛手藝,或加薪晉職,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或是獨當一麵,開辟了屬於自己的新事業,唯有王建文,仍然在抱怨聲中做他討厭的修理工。
王建文的教訓讓人反思: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否則浪費的隻有自己的時間,影響的也隻有自己的前程。
其實,工作不分貴賤,任何工作都值得好好去做。很多員工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無足輕重的,對工作敷衍了事,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價值,談不上做到好,更談不上做到最好,反而經常將心思放在怎樣才能尋找到一個薪水高、輕鬆又體麵的工作上。以他們這種對待工作的態度,還想找—個好工作,那不是癡心妄想嗎?
其實,在各行各業中都有施展才華和加薪晉職的機會,關鍵要看你是不是以積極主動的態度來對待你的工作,在工作中是否做到了最好。
無論何時何地,你都不能瞧不起自己的工作,職位能帶給你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職位上你可以給公司帶來什麼。
無論你在哪裏工作,你都要盡最大努力、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因為隻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對每一項工作都盡心盡力,才會使自己越來越能幹,才可能追尋到更大的發展空間,獲得更多的成功。
為企業打工,為自己工作
現代職場中升薪最快的往往是那些工作認真、踏實肯幹的人。可以說那些踏實工作的人才是職場上真正的聰明人,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和企業其實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同體。
企業盈利效果好,他們才能拿到高薪;反之,企業不盈利,他們也無法得到高薪,甚至連最基本的工資都拿不到;更有甚者,如果不認真工作,很可能因為平時工作表現差而首先成為被裁員的對象。而一旦被裁員,不要說高薪,就連能維持溫飽的待遇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