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勿碰雷區,不說領導的隱私,不談領導的軟肋(1)(1 / 3)

不要觸及領導的“逆鱗”

中國古代有所謂“逆鱗”的說法,強調即使麵對溫馴的蛟龍,也不可掉以輕心。傳說中,龍的咽喉下方約一尺的部位,長著幾片“逆鱗”,全身隻有這個部位是逆向生長的,萬一不小心觸摸到這些逆鱗,必定會被暴怒的龍所吞噬。至於其他部位,不論你如何撫摸或敲打都沒關係,隻有這幾片逆鱗,無論如何也觸摸不得,即使輕輕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我們在和領導交談的時候,應當注意到領導身上也都有幾片“逆鱗”存在,唯有小心觀察,不觸及領導的“逆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軟肋”,才能保持圓融的上下級關係。

英國作家托馬斯·富勒曾經寫道:“失足引起的傷痛很快就可以恢複,然而,失言所導致的嚴重後果,卻可能使你終身遺憾。”

如同每個人都有軟肋一樣,每個人都有缺點。絕大多數人都是不願意和別人提及自己的缺點的,領導當然也有如此的心理。所以,在和領導說話時,一定注意不要將領導的缺點說出來,不管是用怎樣的方式,也不管你是有心的還是無意的。一旦你隨便談論領導的缺點,“倒黴”的隻能是你自己。一旦你攻擊領導的軟肋,修養好的人雖不至於當場發作,與你對著幹,但心中的疙瘩和怨恨往往難以抹平,你就會變成被“封殺”的對象。在公司裏,“封殺”意味著調職、冷凍甚至是開除。

一個人若想和上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定要記住:言談之間不要觸到領導的軟肋。

被擊中軟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件不愉快的事。

明太祖朱元璋是窮苦出身,早年曾經出家,所以做了皇帝後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窮哥們兒到京城找他。這些人都以為朱元璋會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其中一位窮哥們兒是一位不分輕重的人,他千裏迢迢從老家鳳陽趕到南京,幾經周折才算進了皇宮。一見麵,這位老兄便當著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來:“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倆曾一塊兒光著屁股玩耍,你幹了壞事還總是讓我替你挨打呢。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兒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子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把瓦罐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嚨裏,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你忘了嗎?”

這位老兄還在喋喋不休地嚷個不停,朱元璋卻再也坐不住了,他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當皇帝的臉往哪兒擱?盛怒之下,他下令把這個殺了。

對於朱元璋的朋友來說,這位皇帝本來是他的大貴人,這一層關係是得天獨厚的。但是他沒有利用這一資源給自己帶來好處,反而遭到了冷遇和殺戮。導致這一場殺身之禍的原因就是他觸犯了尊者的“逆鱗”。

與人交往時特別是與領導交往時注意避諱,這不是冷淡、隔膜,而是體貼關心、善解人意的表現。不拘小節,不知避諱,隻圖自己痛快,不管對方的難堪和反感,是不足取的。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為了保持和維護與領導之間的關係,請你千萬注意,在說話時不要隻顧自己一時盡興而觸犯領導的“逆鱗”。隻有這樣,才能避免不愉快,既不對他造成心理傷害,又能保證自己順利地做事。

有一家大型企業總部的市場經理曉琳初次來到某辦事處指導工作。中午她邀請辦事處的所有同事一起吃飯。席間,大家談起剛剛離職的副總李曼。入職不久的培培說李曼脾氣不好,很難相處。曉琳說是不是她的工作壓力太大了?琳達說:“我看不是,30多歲的女人了還沒結婚甚至連個男朋友都沒有,肯定是心理變態!”

此話一出,剛才還爭相發言的人都閉上了嘴巴。原來,除了培培,其餘在座的員工都知道,曉琳也是待字閨中的老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