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勿碰雷區,不說領導的隱私,不談領導的軟肋(1)(2 / 3)

事後,培培為自己當時的一番話悔青了腸子,因為自己在曉琳心目中留下了不佳的印象了。

辦公室是最容易滋生是非的地方,在這裏除了好好工作之外,餘下的事情你最好盡量別管。談論領導的軟肋和缺點則更不行,因為你說的很多話即使領導自己聽不到,也會經由他人的口傳到領導的耳朵裏的。“言多必失”,話太多確實會很容易給人招惹上麻煩。尤其在職場上,在根本不了解情況時,一句話擊中別人的軟肋,碰觸了別人的“逆鱗”,亂指了別人的缺點,隻會讓對方在麵子上很過不去,從而誘發了你與對方的矛盾。如果對方是你的普通同事,後果還不怎麼嚴重,如果對方是你的領導,你的麻煩就大了。

社交中的顯規則告訴我們“言及莫論人非”,而潛規則將其深化成“言及莫論人”。領導的生活軟肋,其實就是領導的私生活。人家的私生活是個人隱私,是不可以隨便亂說的,更何況是領導的隱私。否則,吃虧的將是你自己。

避免碰觸領導的“逆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逆鱗”因人而異。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籍貫、不同遭遇、不同性格、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宗教信仰的領導,有不同的忌諱。比如,女性領導友尤其是大齡未婚女性領導的年齡,就是一塊“逆鱗”,莫去觸犯。

(2)說話時小心謹慎。不僅不可直接說出領導有所忌諱的話,也不能隨意說出可能引起領導不快聯想的話語。如果一個人足夠善解人意的話,想做到這一點並不困難。向領導彙報工作時,應客觀、準確,盡量不帶個人評價的色彩,以避免引起領導的反感。

(3)及時處理。一旦一不留神將話說出口,那麼就不要試圖作出某種解釋,因為這一問題上沒有對錯之分,越解釋越會引起對方的不快和反感。不如直接談論其他話題,岔開話頭,轉移對方的注意力。這樣,這句忌諱的話就不會給對方留下太深的印象了。

避免談領導忌諱的話題

和領導說話要有分寸,分寸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話,也會平添幾許分量,話少又精到,給人感覺深思熟慮。換句話說,要言之有度。

有度的反麵則是“失度”,什麼叫做“失度”呢?一般說來,對人出言不遜,或當著眾人之麵揭人短處,或該說的沒說,不該說的卻都說了,這些都是“失度”的表現。

下麵我們就簡要介紹一些和領導談話中禁忌的話題,接觸這些話題容易導致談話“失度”,產生不良效果。

第一,領導的隱私。包括年齡、東西的價錢、薪酬等涉及隱私的話題不要觸及,否則容易引起領導反感。

第二,領導的不幸。不要提起對方所遭受的傷害,例如他離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當然,若是對方主動提起,則要表現出同情並聽他訴說,但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問不休。

第三,領導的錯誤。如果領導犯了錯誤,先要表示理解對方所犯的錯誤,使對方減少害怕和羞憤之心,然後再用溫和的方法把錯誤指出來,指正的話越少越好,最好能用一兩句就使對方明白了,然後轉到別的話題,不可羅嗦不停,使對方陷於窘境,而生反感。對方行為不妥的部分,雖然須加以指正,但妥當部分也須加以顯著的讚揚,對方會因你的公平易於心悅誠服。改變對方的主張時,最好能設法將自己的意思暗暗移植給他,使他覺得是他自己修正的,而不是由於你的批評才改正。

一句話可能令你晉位升爵,但也有可能為你惹來殺身之禍。

三國時期的楊修,在曹營內任主簿。他為人才思敏捷,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但是由於十分恃才自負,屢次得罪曹操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