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機遇與風險共存(2)(3 / 3)

格蒂是一個神秘的冒險家;1957年,當《財星雜誌》把他列為全美第一號大富之後不久,他寫過一篇直言無隱的自述,題目就叫《我如何賺進第一個10億美元》。在這篇文章裏,他以自己的親身感受追述了他是如何在冒險中發現一個又一個機遇,創立起自己的事業王國的。

有人說,格蒂有一位富有的父親,他是用他父親的遺產進行投資,才獲得成功。其實,1930年他父親去世時,雖然為他留下了50萬美元的遺產,但在他父親逝世之前,格蒂本人就已經賺取到幾百萬美元了。

格蒂1893年出生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洲,父親是一位商人。他小時候很調皮,被人稱為是“頑皮的孩子”。他讀書的成績還算不錯,後來進入英國的牛津大學就讀。1914年畢業返回美國後,他最初的意願是想進入美國外交界,但很快又改變了主意。

他為什麼改變了主意呢?因為當時美國石油工業已進入方興未艾的年代,一種興致勃勃的創業精神鼓舞著這位年輕的格蒂到石油界去冒險。他想成為一個獨立的石油經營者。於是,他向父親提出,希望投資給他到外麵去闖一闖。

但他父親提出一個條件,投資後所得的利潤,格蒂得30%,他本人得70%。作為父子之間,這個條件也許太苛刻了。但格蒂爽快地答應了。他有他自己的打算。他向父親告借了一筆款項之後,便徑自出走家門,獨自來到俄克拉何馬州,第一次進行他的冒險事業。1916年春,格蒂領著一支鑽探隊,來到一個叫馬斯科吉郡石壁村附近,以500美元的代價租借了一塊地產,決定在這裏試鑽油井。工作開始後,他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工地上。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奮戰,終於打出了第一個油井,每天產油720桶。格蒂說:“我最初的成功,多少是靠運氣。”因為他打第一口井就打出油來了,而有許多的石油冒險家曾經傾家蕩產都未得到一滴石油。不管怎麼樣,格蒂從此進入石油界了。就在這年5月,他和他父親合夥成立了“格蒂石油公司”。不過,雖說是合夥,他仍得遵循他父親原先提出的條件,隻能收取這個公司30%的股益。即使如此,他的腰包裏也依然財源滾滾。就在這一年,他就賺取了第一個百萬美元,而他當年僅有23歲。

創業之初,格蒂很有點不畏艱苦的精神,他穿著油膩的工作服,和鑽井工人一起在油田裏戰鬥。他說:這也是他成功的一條經驗。他認為,一個公司的負責人能與工人們一起奮鬥,結為夥伴,士氣必然大漲,成功才會有望。有一次,他發覺自己實在支持不了那種過分的神經緊張,而逃回了簡陋的住所,但他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又跑回了工地。

1919年,格蒂以更富冒險的精神,轉到加利福尼亞洲南部,進行他的新的冒險計劃。但開初的努力失敗了,在這裏打的第一口井竟是個“幹洞”,未見滴油。但他不甘失敗,在一塊還未被別人發現的小田地裏取得了租權,決心繼續再鑽。然而這塊小田地實在太小了,不過比一間小小的房屋的地板略大一點,而且隻有一條狹窄的通路可進入此地,載運物資與設備的卡車根本無法開進去。他采納了一個工人的建議,決定采用小型鑽井設備。他和工人們一起,從老遠的地方,把物資和設備一件件扛到這塊狹窄的土地上,然後再用手把鑽機重新組合起來。辦公室就設在泥染灰封的汽車上,奮戰了一個多月,終於在這裏打出了油。

隨後,他移至洛杉磯南郊,進行新的鑽探工作。這是一次很大的冒險,因為購買土地、添置設備以及其他準備工作,已花去了大筆資金,如果在這裏不成功,那麼,他已賺取到的財富將會毀於一旦。他親自擔任鑽井監督,每天在鑽井台上戰鬥十幾個小時。打進3000米,未見有油。打入4000米,仍未見有油。當打入4350米時,終於打出油來了。不久,又完成了第二口井的鑽探工作。這兩口油井,就為他賺取了40多萬美元的純利潤。這是1925年的事情。

格蒂的冒險一次次地獲得成功,促使他去冒更大的險。1927年,他在克利佛同時開四個鑽井,又獲得成功,收入又增加80萬美元。這時,他建立了自己的儲油庫和煉油廠。1930年他父親去世時,他個人手頭已積攢下數百萬美元了。隨後的歲月,機遇也常伴格蒂身邊。他所買的租田,十之八九都會鑽出油來。而且,他的事業也一直順風滿帆,直到成為世界馳名的富豪。

沒有冒險就沒有機遇的發現,商界這些成功的冒險家為我們在麵對機遇的時候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五、敢做敢為就能贏得機遇

在半個世紀的艱苦奮鬥中,他單槍匹馬將澳大利亞一家小小的報社發展成為全世界最令人敬畏的媒體帝國,個人資產淨值達到了53億美元,同時躋身於世界十大億萬富豪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