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機遇與風險共存(1)(2 / 3)

所以,風險其實是拉開人們等級檔次,體現孰高孰低的標尺。真正想成為抓住機會的高手,真正想幹出一番事業的人,在風險麵前,反而應該熱血沸騰,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超越別人的大好機會又到了。

所以,風險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風險麵前采取逃避、退卻的態度。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應該冒風險才能抓住機遇,為什麼卻很少有人願意去冒風險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是因為冒險就一定會有損失;二是因為無從決定冒險的利弊孰大孰小;三是有的人樂於安於現狀。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敢於冒險的人就隻占了一小部分比例,其結果必然導致某些機會隻屬於極少數的人。

每一種冒險都會有一些必然的損失,是你在前進之時必須放棄的東西。一個決定放手一搏的人,最害怕的事就是突如其來發現自己已經遭遇了無比巨大的損失。

很多人害怕損失,寧可安於現狀,不去冒任何風險。他們固守原有的關係,因為那樣比較安全;他們去找政府部門的工作,因為那樣比較有保障;他們緊緊依附在團體之中,因為他們害怕獨自一人……這樣的人或許會活得自得其樂,但絕對不會有什麼作為,更不可能獲得和抓住什麼大的機會。因為,他們舍不得放棄現有的一切,所以,他們也就不可能獲得新的機會。

日本著名棋手趙治勳先生有一年與另一位棋壇高手小林光一在日本棋聖戰中狹路相逢。在前六局比賽中,雙方戰成了3:3平,在一個秋天的清晨迎來了關鍵的第七局比賽。趙治勳先生執黑先行。

當比賽進行至中盤時,小林光一已經圍起了一大塊白陣,麵對小林光一的咄咄氣勢,趙治勳陷入了長考中……一個半小時過後,旁觀的棋手經過周密的計算,認定如果趙治勳攻入白棋的陣地,隻有死路一條,人們在焦急中等待著趙治勳的下一步棋。

大約兩個半小時後,趙治勳毅然將一粒黑子投入了白棋的陣地。

比賽最終的結果是:趙治勳大獲全勝。當記者采訪趙治勳先生時,趙治勳詭秘地一笑說,其實,我也經過了精心的算計,認定黑棋如果強行打入隻有死路一條,但事到如今,隻有期待小林光一能夠有所疏忽了。

趙治勳的勝利,表麵上看似乎是小林光一的疏忽導致,但真正的贏家終究是趙治勳,他獲得勝利的秘訣就在於他敢於冒險。

有的時候,機會就在前方等著你,就看你敢不敢去抓住它,願不願意為它舍棄一些對於你而言至關重要的東西。這就是機會,它總是要人們為它付出一定的代價,才會投入你的懷抱。

中國當代校園民謠的奠基人高曉鬆,原本就讀於著名的清華大學建築工程係,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他放棄了自己令人羨慕的學業,一頭紮進校園民謠的創作中。他的選擇為他帶來了機會,他和老狼、沈慶等人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掀起了一股校園民謠的浪潮,他那首經典的《同桌的你》至今仍在傳唱。

高曉鬆就是那種勇於冒險,敢於自己創造機會的人,而機會也對他格外垂青。一個機會就這樣改變了他的一生。

三、機遇就在你冒險一試中獲得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想委任一名官員擔任一項重要的職務,就招集了許多孔武有力和聰明過人的官員,想試試他們之中誰能勝任。

“聰明的人們,”國王說,“我有個問題,我想看看你們誰能在這種情況下解決它。”國王領著這些人來到一座大門——一座誰也沒見過的最大的門前。國王說:“你們看到的這座門是我國最大最重的門。你們之中有誰能把它打開?”許多大臣見了這門都搖了搖頭,其他一些比較聰明的,也隻是走近看了看,沒敢去開這門。當這些聰明人說開不開時,其他人也隨聲附和。隻有一位大臣他走到大門邊,用眼睛和手仔細檢查了大門,用各種方法試著去打開它。最後,他抓住一條沉重的鏈子一拉,門竟然開了。其實大門並沒有完全關死,而是留有一條窄縫,任何人隻要仔細觀察.再加上有膽量去開一下,都會把門打開。國王說:“你將要在朝廷中擔任重要的職務。因為你不光限於你所見到的或所聽到的,你還有勇氣靠自己的力量冒險去試一試。”

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是這樣,你若有勇氣,你就可以獲得機會,你若膽怯,你便隻能望洋興歎。從古至今,人們反反複複在強調勇氣的重要,有勇氣的人敢於冒險,敢於接受挑戰,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因而他可以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機會,他可以過比別人更好的生活。而缺乏勇氣的人隻能亦步亦趨,不敢越雷池半步,保守消極,因此其命運也難有美滿結局。

四、勇於冒險就能贏得機遇

騎馬找馬李文正 印度尼西亞的中亞銀行,是目前印尼最大的民營銀行,也是東南亞最大的銀行之一。這家銀行的總裁是一位華裔,名叫李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