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到底是怎麼回事
又一個周六晚,一位中年男子撥通了我的心理谘詢專線,先是長長歎了口氣,隨後說道:“剛剛看過電視,看了請您做嘉賓的一個關於老年人的節目。正好我遇到了一個難題,就來向您求助了。”
我笑著問道:“不用歎息,我們男子漢一樣需要心理谘詢……”“不,不,不是我,是為我母親……”原來,李先生又是一位懂得關懷老人心靈的人。經過初步溝通,我知道了這次我的心理谘詢當事人是一位老人。老人姓夏,今年66歲,是一位退休中學教師,大家都叫她夏老太。在職的時候,在當地教育界首屈一指,頗有聲望。作為一名教師,夏老太嘔心瀝血,奮鬥一生,以一個優秀園丁的奉獻精神,培養出了無數個建設祖國的英才。在教育戰線上,她曾多次立功,成功給她帶來了極大的喜悅。退休以後,不再麵對生龍活虎的學生,不再需要日複一日地批改作業,準備教案。從操勞到休閑,開始還覺得舒適自如,但不久便有些無所適從了。後來兒子把她接來住,還為她雇了保姆,她仍感到生活沒有意思。早晨起床,吃完早飯就坐在沙發上發呆,然後就是午飯,吃完後午睡,下午五六點鍾就吃晚飯,吃完又早早睡去。嘴裏還常常念叨,說自己已是一塊朽木了,活在世上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她已看到了黃泉的門檻……
李先生介紹說:“昨天是我母親的生日。昨晚我母親和大家在一起的時候還挺好的,可今天早晨起來,我們就見她精神萎靡,微閉著雙眼,眼角還掛著幾滴老淚,滿麵愁容,唉聲歎氣。我們怎麼問,她也不發一言。這下我們可急壞了,忙把她送到了醫院。可醫生檢查了一上午,說除了心髒弱些外,其它一切都正常。”
憑心理谘詢師的直覺,我推測夏老太很可能是心理上出了問題。
李先生的心情稍微平靜了一些,繼續說:“老太太中午連飯也不吃,從醫院回家上床就睡了,卻囈語連篇,說什麼‘老頭子,我就來,你等我,要不了幾天,要不了幾天……’我父親早就去世了,她這分明是說要去找我父親啊。我叫醒母親,詢問她到底是怎麼回事。她這才告訴我,說昨天過完生日當晚,她做了個夢,夢中見到了父親,父親對她說:‘你都這把年紀了,再活在世上,除了累贅兒女,就沒有別的意思了,還是早點來跟我作伴吧。’不管我們怎麼解勸,母親就是轉不過彎來。情急之下,急急忙忙來向您求助了。我母親到底是怎麼回事?您看怎麼辦才好?”
原本,心理谘詢昀講究的是主動性原則,就是說,昀好是當事人主動來訪。但是,在老年心理谘詢中,卻常常需要心理谘詢師主動上門。看來這次又是這樣的情況。於是,我們約定了時間。
來到李先生的家門,我首先和夏老太單獨會話。我和顏悅色地問道:“夏老師,您現在自我感覺怎樣?”
“唉,66的人啦,老啦,不中用了。”夏老太伴著長長的歎息地訴說起來,“幹什麼也力不從心,腦子也不夠用了,老是丟三落四的。離開工作崗位後雖然清閑,可很不習慣,成天就是起床、早餐、午餐、晚餐,就剩下一具隻有生命的身軀了……看來我果真是老得沒用了,什麼事情也沒人讓我做……”
根據種種信息可以確切診斷,夏老太沒有什麼特別的心理障礙,隻是心理上體驗到了較為明顯的衰老感。
聽了我的分析,李先生有所領悟,轉而又問:“可是,我母親昨晚情緒還挺好的,為什麼今天就出現了明顯的衰老感呢?”
我解釋道:“昨天一家人歡聚在一起給老太太過生日,她當然非常興奮。但歡愉之餘,也難免讓她回憶起使人傷感的如煙往事或思念逝世的親人,這就導致了當晚的惡夢。其實,夏老太的夢隻是使思念親人的欲望得到了一種滿足,絲毫沒有別的意義。至於夢中老伴對她說的那些話,可以說是長期隱藏在她潛意識中的東西。夢境使她對衰老死亡的憂慮心態得到了一種宣泄。就是說,這個夢沒有什麼別的不好的意義。但是由於我們生活中對夢還有很多誤解,所以,就加重了夏老太的衰老心態。”
“原來如此。”李先生一邊點頭,一邊又問:“那麼,您說我們該怎麼辦?”
讓自己有一顆年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