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上下學接送孩子好不好(2 / 2)

親子之愛,人之常情。但是,父母,特別是祖輩對孩子的愛,極容易愛得缺乏理智,愛得太盲目,愛得太露骨,愛得“水深火熱”、愛得“死去活來”。殊不知,這愛一旦過了頭,孩子便會被愛的汪洋所淹溺。這便是所謂“溺愛”。結果呢?孩子的心靈中吸收不到“精神鈣質”,成為“精神軟骨症”患者,難於自立於世。長期接送孩子上下學有諸多弊端,昀大的弊端是使孩子形成依賴性人格,缺乏獨立性品質,難於自立。孩子要學會自己走自己的路,是需要一分勇敢精神和自立精神的。

談話至此,我對這位年輕的母親說:“咬牙讓孩子自己上下學心太狠了嗎?不,這是心中蘊藏著對孩子的深愛。從你的小寶貝很快學會了自己上下學,就不難悟出這深愛的高明和睿智。”

“長期接送孩子上下學確實弊多利少。您說的對,為了孩子的成長有時候大人就要心腸狠一點。”年輕的母親不再憂慮。

當然,孩子剛入學的時候,我們對孩子上下學的不能放手不管。怎麼教初入學的孩子上下學自己走呢?第一,應該多鼓勵孩子不怕困難,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有獨立自主的精神。第二,可以教孩子一些走路的常識。如教他路上靠邊走,注意車輛,不要邊走邊玩,橫過馬路時要先看左,後看有,等等。第三,可以讓孩子與鄰近同學結伴而行。第四,如若覺得因情況特殊實在不放心,可以當當“地下工作者”,暗中保護孩子。這既保證了安全,又不妨礙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再有,孩子們放學,老師也會安排好,讓孩子們排隊走,這也可以減少家長的後顧之憂。一般說,孩子初入學時費點兒心,以後孩子就能自己走了。

在我們進行了如上的溝通之後,年輕的母親增強了自信:“您放心,我會幫助孩子從上下學開始學走人生路的。”

行文至此,我想對更多的孩子的父母特別是孩子的祖輩說:

您不必跟別人攀比:人家都接送,我不接不送,顯得多狠心。不!您若真的盡早教孩子學會上下學自己走,那才是對孩子的真愛,是遠見之舉。讓孩子上下學自己走,可以鍛煉孩子的勇敢精神、自立精神、獨立生活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這些都是孩子日後生存能力應有的內涵。由此看來,前文那位年輕母親給孩子的深愛之中簡直蘊含著一種偉大!

古人雲:“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我們給孩子昀好的遺產就是放手讓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兩條腿,走自己的路。”鄧肯又作如是說。

世界,要靠孩子們自己去闖;人生之路,要靠孩子們自己去走。讓孩子們以自己上下學為起點,自己學走人生之路吧!

老年朋友,您能狠狠心讓孫輩自己學走人生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