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職場中的溝通藝術(5)(2 / 3)

向上司請教。意味著“孺子可教”

謙遜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所推崇的一種美德。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我們固然不提倡在任何問題上都保持一團和氣的“中庸”行為,但在與上司的相處中,謙遜還是相當重要的。謙遜意味著你有自知之明,懂得尊重他人,有向上司請教學習的意向:意味著“孺子可教”。謙遜可讓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幫助你更好地成就事業。

關鍵時刻。要為上司挺身而出

常言道,疾風知勁草,烈火燒真金,在關鍵時刻,上司才會真切地認識與了解下屬。人生難得機遇,不要錯過表現自己的極好機會。當某項工作陷入困境之時,你若能大顯身手,定會讓上司格外器重你。當上司本人在思想、感情或生活上出現矛盾時,你若能妙語勸慰,也會令其格外感激。此時,切忌變成一塊木頭,呆頭呆腦,冷漠無情,畏首畏尾,膽怯懦弱。這樣,上司便會認為你是一個無知無識、無情無能的平庸之輩。

在上司麵前不要吹牛皮

在上司麵前,不要吹牛皮,編瞎話,謊報軍情。弄虛作假者,往往失信於人。上司若覺得自己被欺騙,將格外惱火,因為你把他當成傻瓜、笨蛋、糊塗蟲,當成不可講真話的人,不信任他,這在極大程度上傷了上司的自尊心。通過欺騙上司而暫時得到的好感和榮譽,是不可能長久地維持下去的。

當然,誠實有誠實的藝術,一般要考慮時機、場合、上司的心情、客觀環境等因素,否則,誠實也會犯錯誤,遭致上司的反感和不滿。

在上司麵前不要計較個人得失

今天,中國人雖然已承認了“利益”這個概念,大多數上司也比較注重考慮下屬的利益要求,但是若過於注意金錢物質利益之爭,也並非對你有利。

如果你喋喋不休地向上司提出物質利益要求,超過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感情上,他會覺得壓抑、煩躁。

如果“利益”是你“爭”來的,上司雖作了付出,但並不愉快,心理上會認為你是個“格調”較低的人,覺得你很愚蠢。

如果你的上司是個糊塗蟲,與他爭利益得失,反倒會把你的功勞一掃而光,“利”沒有得到,“名”也會喪失。

最好的辦法是讓上司主動地給,而不是你去“爭”。

把你的工作幹得漂亮一些,盡最大能力滿足他的要求,並且有些特色,有所創造。明白的上司會量力而行,用物質利益獎勵你的,無需你“爭”。

陳訴困難要把握時機。

爭取他的同情

讚揚他是一個關心下屬,體恤人情,秉公辦事的好上司。

上司辦不到的事情無須去爭,令他感到為難的事情還是不爭為好。

完成個別的合作項目時,“先小人後君子”,對雙方都有利。此時,可通過中間人周旋,或從其他角度委婉地提醒上司。

與上司交談時。

不可鋒芒畢露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你的聰明才智需要得到上司的賞識,但在他麵前故意顯示自己,則不免有做作之嫌,上司會因此而認為你是一個自大狂,恃才傲慢。盛氣淩人,而在心理上覺得難以相處,彼此間缺乏一種默契。與上司相交,須遵循以下原則:

尋找自然、活潑的話題,令他充分地發表意見,你適當地作些補充,提一些問題。這樣,他便知道你是有知識、有見解的,自然而然地認識了你的能力和價值。

不要用上司不懂的技術性較強的術語與之交談,這樣,他會覺得你是在故意難為他;也可能覺得你的才幹對他的職務將構成威脅,並產生戒備,而有意壓製你;還可能把你看成書呆子,缺乏實際經驗而不信任你。

提建議時,不要急於否定上司原來的想法

提建議時,多注意從正麵有理有據地闡述你的見解。有民主要求,還要有民主素質,即要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見,尊重上司的意見。這樣,他才會承認你的才幹。

對上司個人的工作提建議時,盡可能謹慎一些,必須仔細研究上司的特點,研究他喜歡用什麼方式接受下屬的意見。大大咧咧的上司可用玩笑建議法,嚴肅的上司可用書麵建議法,自尊心強的上司可用個別建議法,喜讚揚的上司可用寓建議於褒獎之中法等等。

體會上司處境,理解上司難處

角色換位法,有助於體會上司的心境。有些人單獨工作幹得很好,當了上司卻一籌莫展,尤其苦於處理各種橫豎關係。因此要主動地幫助他分憂解難。在其猶豫不決、舉棋不定時,主動表示理解和同情,並誠懇地做出自己的努力,減輕上司的負擔,會令他極為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