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須城到臨清,隻有二百多裏,卻走了半個月,十三座閘堰的位置全部確定,中間還回到東昌歇息了一晚。馬之貞表現得非常有耐心,他很清楚,隻有前期準備充足,真正開工的時候,才會省去很多麻煩。
就在王連和馬之貞準備從臨清返回時,西側的路上卻來了一隊人馬,足有上百人,前方一名士兵扛著的大旗之上,赫然繡著“夾穀“”兩個金色大字。
“是夾穀之奇大人!”馬之貞道。
名字很怪,沒聽說過,王連對這段曆史談不到很熟,馬之貞見王連一臉茫然,又解釋道:“夾穀大人是吏部侍郎,雖為女真族人,卻對漢人多有袒護,為人正直,官員們都怕他。”
王連點頭,他目前的身份隻是謀士,也不用見這種高官,馬之貞當然不能回避,帶著一行人迎了上去。
“馬之貞見過大人!”馬之貞大禮叩拜。
聽到喊聲,車上的簾子撩開,走下一名五十出頭的老者,長相很有威嚴,他笑著說道:“馬大人無須多禮,快快請起。”
“謝大人!”
“之貞,運河工程籌劃的如何?皇上上月還曾提及此事。”夾穀之奇問道。
“實不相瞞,之前進展艱難,幸好妻弟王連趕來,一番點撥,這才有了眉目。”馬之貞道。
王連愣了一下,怎麼就成了馬之貞的內弟?想想也就明白了,尹誌平徒弟一說,太過牽強,至今馬之貞也沒有全信,這麼說是在保護自己。
“哦,此人可在?”夾穀之奇問道。
“王連,快來拜見大人。”馬之貞朝著王連招手。
王連隻好把韁繩交給身邊的士兵,來到跟前,拱手道:“王連見過夾穀大人。”
“年輕英俊,氣度不凡!”夾穀之奇讚了一句,又問:“王連,除了水利,還曾學過哪些?”
“懂一些易經。”王連回道。
“前日我夢見火中取木,此為何意?”
“大人,我隻是略知一二,不敢妄言。”王連推辭道。
“但講無妨!”
“木為風,風從火出,可為風火家人一卦,恕在下鬥膽直言,大人正要回家。”王連道。
“哈哈,果然不凡。”夾穀之奇大笑,點頭道:“你說得沒錯,母親身體染恙,我正要回家探望。”
“正值木旺之季,老夫人可保無憂。”王連當然要這麼說。
“借你吉言。”夾穀之奇道,又問馬之貞,“既然遇到,且給我講講,運河是如何規劃的?”
“王連比下官更為熟悉。”
馬之貞將此事推給了王連,夾穀之奇這麼問,還是有些信不過這個年輕人,想要當麵考考他。
本想低調些,看來是躲不過去了,王連隻好拿出完善的設計圖,向夾穀之奇講解起來。都有精確的數字,這讓夾穀之奇非常滿意,不住地點頭,“王連,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承蒙大人誇獎,隻想替馬大人分憂。”王連道。
“修建這條運河,需要多少民工?”夾穀之奇打聽道。
“三萬人,半年可完成。”
“若是如此,豈不是要黑白勞作?”
“在下認為,工人隻能每日勞作四個時辰。”王連推廣他的八小時工作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