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夾穀之奇(2 / 2)

夾穀之奇和馬之貞的眉頭同時皺了起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按照朝廷的規定,隻怕每天至少工作六個時辰,也就是十二個小時。很多工程更是多達八個時辰,除了睡覺就是幹活,而且還都是漢人。

“馬大人,你如何看待?”夾穀之奇問。

“隻是內弟一時衝動之言,不可行。”馬之貞道。

“王連,你因何如此講?”

“四個時辰正好,可以歇過來,不然會把人累死。從古至今,死在勞役上的百姓,不可盡數,可憐可歎!”王連堅持道。

夾穀之奇沉默了,他何嚐不知道這點,但工時減少勢必就會拖延工期,繼續追問:“時長這麼短,如何完工?”

“能完成,可以用顛倒車,快速將土石從下方運到岸邊。”王連道。

“顛倒車?”馬之貞也愣了,之前從未聽說過。

對此,王連很無語,他在隋朝時使用的這款設備,竟然沒流傳下來,不光如此,他的名字也被唐宋兩代六百多年的時光給抹掉了。

王連簡單講述了顛倒車的原理,兩位大人聽得很認真,最後,夾穀之奇道:“馬大人,莫要小視此事,亦不可擅做主張,可去大都找郭令史商議。”

“屬下遵命!”

夾穀之奇的車隊離開,繼續向東而去,馬之貞微微搖頭,帶著王連等人上馬,一路奔馳,重返東昌。

從交談中,王連得知了一個情況,雖然元朝大量重用漢人官員,但普通漢人的社會地位卻很低,蒙人是一等公民,其次是北部少數民族,漢人是三等,南人位置最低,甚至到了可以買賣的程度。

王連提出的八小時工作製,等於為漢人爭取利益,同樣是身為漢人的馬之貞內心是讚同的,但實施起來,難度卻很大。之前開鑿濟州河,已經死了很多人,馬之貞深感痛心,卻也是無可奈何。

回頭府宅後,馬之貞請王連喝酒,席間直接說道:“王連,我所憂慮者,工長四個時辰,會引起皇上的反感。”

“大人,恕我直言,應該要爭取一下,每日高強度勞動,體力透支,效率也低,工期依然得不到保證。實在不行,再想其他辦法。”王連道。

“隻能如此,可惜,郭令史也是漢人,提議未必能被采納,而當朝宰相桑哥,又不肯為漢人說話,也不好接近。”馬之貞感慨道。

發生這種事情,也是王連不曾想到的,開鑿會通河工程,竟然附加了一場為漢人民工爭取權益的事件。

歇息幾日後,馬之貞安排好車馬,帶著王連一道趕往大都,去見郭守敬。

距離不算遠,三天後便到了,麵前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城池,據馬之貞介紹,大都規劃周長近三萬米,有十一個城門,分別叫做和義、平則、崇仁、齊化、安貞、光熙、麗化等,整座城市布局及名稱,都是依據《周禮》安排,皇上非常推崇漢文化。

忽必烈重視漢文化,自幼便苦心研讀,卻對漢人百姓很苛刻。在潛意識裏,他還是以蒙為尊,認為自己民族的血統優秀,正是這種思想的延續,才導致強大的元朝,不到百年光景,便被明朝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