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味高壓管製塑造不出良好的習慣(2 / 3)

接下來是太陽。太陽高掛在天上,輕柔溫暖,行人覺得春暖上身,漸覺有點熱,於是開始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太陽獲得了勝利。

人們把這種以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稱為“太陽效應”。太陽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使人的行為變為自覺。

“太陽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寬容比懲戒更有效。

生活中,我們也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在工作中不慎出了差錯,造成了損失,自己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深深地感到後悔、自責,既怕受到領導的批評,又覺得應該受到批評。就在等待領導批評處罰的時候,領導了解到你的心情和態度,沒有批評和處罰,而是告誡你認真地總結教訓,以實際行動盡可能地減少或挽回損失。還安慰你不要因為工作中的過失而背什麼思想包袱,以後還要繼續大膽工作。領導的這種態度,使你從中受到的教育,恐怕要比挨批評、受處罰還要深刻得多。

為什麼寬容諒解會產生如此奇效呢?這是因為,寬容是對人的過失和錯誤不予追究,諒解是對犯有過失和錯誤的人的深刻理解和極大信任。當一個人不慎犯有過失和錯誤,造成了損失和不良影響,自己心裏都會感到痛苦和內疚。這時,最需要的恰恰是理解和信任。這時候,別人給予的理解和信任,不但不會使人姑息自己,反而會更加使之加深痛苦和內疚,繼而認真反省,痛改前非。

一天,埃德蒙先生回家剛打開廳門,就聽見樓上的臥室有輕微的響聲,那種響聲對於他來說太熟悉了,是阿馬拉小提琴的聲音。

“有小偷!”埃德蒙先生快速衝上樓,果然,一個十幾歲的陌生少年正在那裏擺弄小提琴。

他頭發蓬亂,外套口袋還露出兩個金燭台,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小偷,埃德蒙先生用結實的身軀擋在了門口。

這時,埃德蒙先生看見少年的眼裏充滿了惶恐、膽怯和絕望。那不是一個孩子應該有的神情。

於是憤怒的表情頓時被微笑所代替,他親切地問道:“你是埃德蒙先生的外甥尼克嗎?我是他的管家。前兩天,埃德蒙先生說你要來,沒想到這麼早就到了!”

那個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應說:“我舅舅不在家嗎?那我先出去玩一會兒,待會兒再回來。”埃德蒙先生點點頭,然後問那位正準備將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也喜歡拉小提琴嗎?”

“是的,但拉的不好。”少年回答。

“那為什麼不拿著琴去練習一下,我想埃德蒙先生一定很高興聽到你的琴聲。”他語氣平緩地說。少年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拿起了小提琴。

路過客廳時,少年突然看見牆上掛著一張埃德蒙先生的半身像,身體猛然抖了一下,然後頭也不回地跑遠了。

埃德蒙先生確信那位少年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因為沒有哪一位主人公用管家的照片來裝飾客廳。

三年後,在一次音樂大賽中,埃德蒙先生應邀擔任決賽評委。最後,一位年輕的小提琴選手憑借雄厚的實力奪得了第一名!評判時,他一直覺得這位選手似曾相識,但又想不起在哪裏見過。頒獎大會結束後,這位選手拿著一隻小提琴匣子跑到埃德蒙先生的麵前,神情激動地問:

“埃德蒙先生,您還認識我嗎?”埃德蒙先生搖搖頭。

“您曾經送過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著,直到有了今天!”年輕人熱淚盈眶地說:“那時候,幾乎每一個人都把我當成垃圾,當您出現在門口時,我以為自己徹底完了,但是您寬恕了我,讓我在貧窮和苦難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變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無愧地將這把小提琴還給您了……”

琴匣打開了,埃德蒙先生一眼瞥見自己的那把阿馬拉小提琴正靜靜地躺在裏麵。他走上前緊緊地摟住了這個激動的年輕人,三年前的那一幕頓時重現在埃德蒙先生的眼前,原來他就是那個少年!埃德蒙先生眼睛濕潤了,少年沒有讓他失望。

運用容過的手段,埃德蒙先生成功地喚醒了孩子的良知,讓孩子徹底改正錯誤,走上正途。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由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總是容不得孩子有過失、犯過錯,認為必須嚴厲地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改過。但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往往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一些孩子甚至就越罵越疲,幹脆破罐子破摔了。因此當我們的孩子犯了某種錯誤或過失時,如果他自己對錯誤或過失的嚴重性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深深地感到後悔和內疚了,這時,做父母的不妨對孩子寬容一些,使其從父母的態度上進一步地感到內疚、悔恨和自責,從而達到徹底改正錯誤的目的。

寬容孩子非惡意的過錯,其實就是對孩子的信任和理解,這樣的教育方法會使孩子更好地反省自己,改正錯誤。

5.父母要允許孩子犯錯誤

教育學家認為,寬容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怕孩子犯錯誤、允許孩子犯錯誤,因為不斷犯錯誤,不斷吸取經驗教訓,正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強強5歲了,是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家夥,力氣大,活潑好動。媽媽常對別人誇獎強強說:“我從來不嬌慣孩子,強強自己穿衣服、吃飯,從來不用我們操心!”就像媽媽說的那樣,強強確實是個好孩子,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總想幫媽媽忙。

有一天,媽媽出門買菜,把強強一個人留在家裏看電視。強強看到電視中一個小朋友幫媽媽洗衣服的畫麵,於是決定自己也試試。他擰開水龍頭把家裏的幾個桶、幾隻盆全都盛滿了水,然後打開媽媽的衣櫃,把媽媽的衣服一件件地取了出來……

媽媽終於回來了,強強滿臉興奮地站在媽媽麵前,準備接受媽媽的表揚。

“我的天!你做了什麼啊?”媽媽看到浸泡在水裏的皮大衣、毛料套裙、羊毛衫,還有兩雙皮鞋,一時間氣得臉色發紫!在媽媽怒氣衝衝的斥責裏,強強驚恐萬狀、不知所措,終於嚇得“哇哇”大哭起來……

這位媽媽為兒子會動手做事而驕傲,但卻不能寬容兒子因好心而犯下的錯誤,而她的責罵必然會給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帶來沉重打擊。可以說,媽媽對孩子犯錯的處理態度和方法是不妥當的,應當首先問清楚具體的情況和原因,孩子完全是由於缺乏經驗,是好心做了錯事。這就應當給予寬容、諒解,然後再具體指導孩子如何打掃衛生。這樣既保護了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積極性,又使孩子學會了如何打掃衛生,就是一舉兩得,那有多好。

意大利著名女教育家瑪麗亞·蒙台梭利所倡導的教育方法就是“容過”,即不要怕孩子犯錯誤,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在蒙台梭利看來,父母怎樣對待孩子犯錯誤,及其怎樣對待孩子改正錯誤的態度才是重要的。尤其是父母對待孩子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方式、方法,將直接對孩子產生重大影響,決定孩子正確對待和處理錯誤的態度和行為。

那些被父母輕視的孩子,性格變得害羞、沮喪和恐懼的例子,在我們身邊舉不勝舉。“我做不好”,所以“我幹脆不做”——這就是孩子在犯錯誤之後,不能及時得到正確引導、矯正的結果。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允許孩子犯錯誤,讓孩子在錯誤中得到經驗和教訓,並從中學習到改正錯誤的方法。

蒙台梭利說在傳統的管教方式裏,孩子的訓練是受兩條準則的引導:獎賞和懲罰。大部分父母認為,改正孩子的錯誤和批評孩子是他們的主要任務,於是當孩子有了過失之後,他們就先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孩子一頓。在訓斥警告過孩子之後,有的父母會問一下孩子犯錯的原因,有的甚至連問都不問,這是極不恰當的。蒙台梭利認為家長應寬容孩子的錯誤、和顏悅色麵對孩子的錯誤,容許孩子逐漸改正過來。

有一位中國教育工作者去瑞士訪問,一位瑞士同行熱情地邀請中國人去他家裏做客。閑談了一會兒後,主人就帶著中國客人去樓上看他三歲的兒子。當他們來到孩子的小房間時,發現那個調皮的小家夥正在製造一場“災難”:他用剪刀把窗簾剪出了好多洞,又把那些碎布片用膠水沾在牆上。中國客人想,這位父親一定會狠狠地罵孩子幾句,甚至打他一頓,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爸爸興奮地衝上去抱起了兒子:“哦,寶貝!你簡直是個天才,這麼小就會用膠水和剪刀了!不過我的孩子,你最好別動床單、窗簾什麼的,那可是你媽媽的寶貝!晚上爸爸再教你怎麼使用它們!”小家夥乖乖地交出了“凶器”,跑到一邊玩模型車去了!中國客人目瞪口呆地問:“你不教訓孩子幾句嗎?我以為你至少應該讓他知道自己闖了多大禍!”主人笑著說:“不,犯錯是專屬於小孩子的自由,我不能粗暴地打他,罵他,我不希望孩子犯錯,但更不希望孩子因為害怕犯錯,就什麼都不去做!”

這位瑞士父親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反省、深思,這種教育方法也是對“容過計”的一種很好的闡釋,僅僅寬容孩子的錯誤是不夠的,還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如果父母們總是把錯誤看成是罪魁禍首,甚至不惜一切地避免孩子犯錯誤,那麼孩子就會漸漸變得畏縮,什麼也不敢去嚐試。

當然,允許孩子犯錯誤,還有一個允許到什麼程度的問題,這就要求父母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設立一個合理的限製尺度。

我們給孩子的自由是限製之內的自由。比如給予孩子在家中自由活動的自由;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支配時間的自由;孩子自己選擇學習或娛樂的自由;自己選擇獨處或與其他孩子交往的自由……我們所給予孩子的這些自由,應當是在限製之內的——孩子不可以幹擾或傷害別人!這就是明確而堅定的合理限製。

允許孩子犯錯誤,也是為了讓孩子從中學會處理錯誤的方式、方法,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6.播種寬容才能收獲良好習慣的果實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每個孩子都多多少少有點小毛病、小缺點。所以父母一定要寬容、體諒孩子,給他們改進的機會,這樣孩子才能逐漸養成好習慣。

孩子年齡雖小,但也有很強的自尊心,父母一旦對他們的缺點或缺陷表現出強烈的厭惡感,孩子稚嫩的心靈就會受傷,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7歲的婷婷是個很可愛的小女孩,但卻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說謊。父母為此非常生氣,一旦發現孩子撒謊就對她又打又罵。有一次,媽媽去接婷婷放學時,老師告訴媽媽,婷婷在學校打破了一個花瓶,但卻不承認是自己做的。媽媽非常生氣,她立刻把婷婷從自己身邊推開,大聲說:“又撒謊!這樣壞的孩子丟掉算了!”婷婷站在角落裏,驚恐地看著媽媽,第二天婷婷就離家出走了。

麵對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總是容易期望過高,有時候期望孩子能像自己一樣有成就,更多的是希望孩子青出於藍勝於藍。對孩子的行為過分挑剔成了大多數家長常犯的錯誤。這些家長時時刻刻盯著孩子,當他們有些事情做得不好或不對時,就急切地去糾正,直到他們完全無誤才肯罷休。

不論是頭腦還是容貌方麵的缺點,都不應成為父母責罵孩子的題材。我們常見到這樣一種母親:刀子嘴,豆腐心。她們愛護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生活上關心備至。孩子在外麵如果受了頑皮孩子的欺侮,她們會心疼得說不出話來,總要去討一個公道。但是當孩子不讀書或不聽話時,她們也什麼話都罵得出來。她們時常罵些過頭話:“笨蛋!你怎麼這麼蠢呢?什麼功課也不會做。你真是蠢死了?這樣蠢,還不如死了的好!真把我氣死啦!”罵過,自己氣消了,對孩子又愛護如前。但是她卻不知道,也從未認識到她這種刀子嘴,對孩子心靈的傷害有多大!

做父母的沒有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的,正是由於這種心疼與憂慮使他們對孩子的某些缺陷更加感到無奈與怨恨,因而在生氣時,或孩子不聽話時,這種對上天不公的怨恨就淋漓盡致地發泄出來了。盡管不是真正地嫌棄自己的孩子,所說的話也不過是一時氣話,然而它無意間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一句話,父母絕不能嫌棄自己的孩子。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好性格,那麼就一定不要苛責他們,傷害他們。

性格的培養也要講究方法,父母要做的是:用寬容代替懲罰,給孩子尊重和耐心。

在美國經典電影《師生情》裏有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優秀的白人教師,他在給一名長期受到種族歧視的黑人孩子上課時,耐心地鼓勵他說:“孩子,老師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你不要緊張,仔細數數老師這隻手究竟有幾個手指?”

那孩子緩緩地抬起頭,漲紅了臉,盯著老師的5個手指,數了半天,終於鼓起勇氣,開口說:3個。

麵對這樣的結果,這位偉大的老師沒有責備,也沒有泄氣,而是依然滿懷熱情地說:“太好了,孩子你簡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就少數了兩個。”

老師的鼓勵像久旱的土地遇上了甘霖,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

這個電影片斷曾深深感染了許多的老師和父母,令人永生難忘。

積極的心態對於孩子的智力發展,好性格的形成影響很大。一個自以為自己不如別人的孩子,總是傾向於向人們說自己不行,而爸爸把孩子的一次失敗或一時的弱點作為缺陷講給人家聽時,孩子的自責就會得到強化,並逐漸地在心理上凝固成一種本非事實的事實,這會使孩子由一般的自責轉變成自我失敗主義心理,嚴重地壓抑了孩子的進取心和創造性。

在對待孩子不良行為的問題上,很多家長缺乏寬容與耐心,一看到孩子有不好的行為,馬上開始粗暴的責備。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讓孩子感到心灰意冷,即使有心悔過,在父母粗暴的行為下,也變得越來越無所謂了。

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隻要他有悔改的想法,做家長的都要給他重新開始的機會,不肯原諒已經悔改的孩子,隻會讓他越走越遠。因為這世上,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毛病再多的孩子,在恰當的教育下,也會發生讓你驚訝的、奇跡般的改變,關鍵是家長們要有一顆充滿愛的、寬容的心。

阿格尼絲是個漂亮、聰明的女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有一個缺點就是不夠誠實,常常撒謊。媽媽一直想幫女兒糾正這個壞毛病。

有一天,阿格尼絲的媽媽接到一個莫名其妙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凱瑟琳的母親,她指責阿格尼絲媽媽沒有好好管教自己的女兒。一頭霧水的阿格尼絲媽媽直到凱瑟琳媽媽平靜下來才明白致使她如此怒不可遏的原因。

原來,周末出去度假的凱瑟琳一家回來後發現,家裏地上撒滿了打碎的雞蛋,屋裏被弄得臭氣熏天,而這些就是阿格尼絲帶人做的。因為阿格尼絲的男朋友威爾遜最近和她分手,而開始和凱瑟琳約會,心有怨恨的阿格尼絲於是帶了幾個朋友來報複凱瑟琳。

阿格尼絲的媽媽很清楚自己女兒一貫的潑辣作風,她開始相信這是女兒的作為,於是她說:“讓我先同她談一談,再給你回話,我為你的不幸感到抱歉。”

等到阿格尼絲回到家,媽媽問她:“凱瑟琳的媽媽打電話來了,說你把雞蛋扔進了他們的屋子裏,你能不能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沒有,媽媽。”阿格尼絲嘴上十分肯定地說。

“那好吧,我打電話給凱瑟琳媽媽。”阿格尼絲媽媽說。她撥通了凱瑟琳家的電話:“你好,我是阿格尼絲媽媽。我想你是誤會了我女兒,她不會做這樣的事情,我希望你停止向別人傳播不利於她的消息。而且,我希望你能向我和我的女兒道歉,因為你錯怪了她……”

一旁的阿格尼絲很是感激母親這樣為自己辯護,但同時,她也因為自己向媽媽撒了謊而難過得無地自容。她覺得應該告訴媽媽真相,不讓媽媽為自己背黑鍋。她做了個手勢告訴媽媽掛電話。

媽媽照做了,她早就從阿格尼絲不自然的表情中看出了事實的真相,但是她決定把這個坦白的機會留給女兒。媽媽靜靜地坐著等阿格尼絲開口。

“我和威爾遜分手了,都是因為凱瑟琳,因此我一怒之下買了幾十個雞蛋扔進了她家裏。你知道我心裏有多麼難過……”

阿格尼絲含著淚說完,等著媽媽大發雷霆,但出乎她意料的是,媽媽並沒有發火,反而跟她講起自己過去的類似經曆。

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後,阿格尼絲感覺到了母親的愛與理解,這也給了她糾正自己錯誤的勇氣,她勇敢地打電話給凱瑟琳的母親,承認了錯誤,並願意做一切來補償自己所犯的過失。

這件事情之後,阿格尼絲真的很少再撒謊了,因為她覺得說謊話無法麵對她如此寬容的媽媽。

對待有不良性格的孩子,我們也應該像阿格尼絲的媽媽一樣,給予孩子愛與理解、寬容和耐心,讓他們自己認識自身所犯的錯誤。如果一味以強硬的方式來解決的話,往往達不到自己預期的目標,反而使孩子與自己產生隔膜。

生活中,有不少“刀子嘴,豆腐心”式的家長,他們隻知道自己的用心是好的,但卻沒有想到他們的“刀子嘴”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培養孩子的好性格是需要耐心的,如果能對孩子多一點包容,那麼就一定能達到好的教育效果。

7.引導孩子在“淘氣”中有所得

孩子淘氣是最讓父母心煩的,他們精力旺盛,不停地惹事生非,給父母帶來了無盡的麻煩。對於這樣的孩子,一般家長的教育策略就是:嚴加管教,然而這樣做效果並不好。有的孩子越管越“皮”,處處和父母對著幹,無法無天地淘氣;有的孩子被家長管的老老實實,對什麼都沒興趣,家長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其實對淘氣孩子的最佳管教方式是:在約束中縱容。這是對縱容計的一種活用:縱容孩子淘氣,但要注意引導孩子向好的方麵發展,讓孩子在淘氣中學到東西。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非常淘氣,好在他有一個開明的母親,從來不會嚴厲地壓抑他的天性。有一天上課時,一名女學生突然發出一聲驚叫:“蛇!”全班頓時炸開了鍋,一片呼叫聲。一些學生爬上了桌子,還有一些往教室外逃。年輕的女教師慌了手腳。這個孩子卻鎮定地趴在桌子底下,伸手一把抓住一條蜥蜴,往一個小紙盒裏一塞放進書包,若無其事地坐到位置上。班主任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狠狠批評了一頓,並找來了孩子母親。其他老師都反映:這個孩子是個淘氣包,貪玩,常捉弄女同學,學習成績不好。希望家長多配合學校對他進行批評教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