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過於溺愛會讓孩子習慣於任性而依賴(2 / 3)

洛克菲勒家族讓孩子這樣做當然不是因為吝於給孩子零花錢,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通過這種方式鼓勵並培養孩子艱苦自立的品格和勤勞節儉的美德。那小賬本上記載的不僅僅是孩子打工的流水賬,更是孩子接受考驗和磨煉的經曆!

家長不能總是把孩子關在自家的大門之內,像老母雞那樣,時時刻刻都把孩子攏在自己的身邊。那樣,他們就永遠學不會獨立活動,獨立生活和獨立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應當打開家庭“城堡”的大門,把孩子放到社會生活中去,以社會為“課堂”,以社會生活為“教材”,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在社會實踐中增長見識,開擴眼界,經受磨煉,增長才幹,提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不經一番嚴霜苦,哪有梅花撲鼻香”,真正愛孩子就要放手讓孩子獨立闖蕩,這樣孩子才能在風雨磨煉中成為有用的人才。

3.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

一些父母認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沒道理讓孩子受委屈,怎麼也不能比別的孩子差。在這種心態下,父母對孩子幾乎是有求必應,孩子要什麼就給買什麼,於是一些孩子拚命追求物質享受,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同時對自己的東西又不珍惜。孩子一旦養成了大手大腳的壞習慣就很難改正,而一個性格驕奢的孩子也是很難有什麼作為的。

據調查統計,目前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不少學生從小嬌生慣養,沾染上了花錢如流水的壞習慣,以至於到了經濟拮據、無以為繼時,從小偷小摸開始,逐步淪為罪犯。這些事例足以使我們深思!

教育學家告誡父母們:不要一味地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願望和要求。隻要是孩子看到的和喜愛的東西,當父母的無條件地給孩子去買,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父母們應當教育孩子不能隻想到他自己,還應該想到別人,至少應當想到家庭中的成員。這一點看起來很簡單,卻常為許多父母所忽視。不少當父母的人,總是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生怕孩子不高興,孩子要什麼就給他什麼。不但自己主動地讓出自己應有的一份,還要求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也都讓出應有的一份給孩子。這樣的父母,往往沒有想到孩子的要求是無盡的。你今天滿足了他這個要求,他覺得有求必應,於是明天又提出新的要求。這樣做無意中縱容了孩子,培養了孩子的利己主義思想。時間長了,不但養成了孩子不尊重別人和不尊敬長輩的壞習慣,而且,在達不到目的或願望得不到滿足時,他們還可能由失望轉變為消沉。

另外,當父母的以身作則,厲行勤儉,也是“訓儉”的一個好辦法。

在童年的撒切爾夫人眼裏,父親羅伯茨是個極其吝嗇的人。有一次,11歲的撒切爾夫人求父親給自己買輛自行車騎著玩,父親卻拒絕了,他的商店生意很好,家裏也很富裕,但他認為女兒還沒上中學,不需要自行車代步,不是非花不可的錢,一分也不花。

羅伯茨經常對女兒講自己是如何勤儉節約的,他說起自己年輕時找到的第一個工作每周隻能賺十四個先令,其中十二個先令交給房東,其餘兩個,他自己隻用一個,存起一個。

羅伯茨在家裏精打細算,省吃儉用,但他對外人卻很慷慨,他經常把食品與金錢送給窮人。他對女兒說:“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能否給人以實際幫助。不要像有些人那樣,認為從床上爬起來到市場抗議一下,就是幫助了窮人。重要的是你用你微薄的收入幹了些什麼?”

這些教育,使撒切爾夫人形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節儉是一種美德,家長們都應當理直氣壯地教育孩子節儉,讓孩子懂得不是要買什麼就能買什麼,衣、食、住、行等各方麵都不能奢侈,隻有這樣,才是在為孩子做長遠打算。

不能一味地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教導孩子不要盲目地跟別人攀比,因為不管怎樣,都有人比他更好,或比他更壞。

4.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藝術地拒絕

一味溺愛孩子,事事順孩子的意,就會讓孩子養成諸多不良性格,因此對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就一定要拒絕,這樣才會讓孩子變得懂事起來。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經常會感歎:“我們小時候什麼也沒有還不是每天高高興興,現在的孩子什麼都有,卻老是不滿足。”確實,由於家長們習慣於過問孩子們的物質需要,過分給予子女物質享受,使孩子的性格變得驕奢、自負、貪婪,到頭來,想管都沒法管了。

其實,孩子的心靈本是一片白紙,他們的思想、行為與父母的思想、教養方式、行為準則息息相關。可是人的欲望永無止境,小孩亦是如此,甚至更為強烈。本來,孩子是沒有自立能力的,他的需求很自然要靠家長來滿足。可今天的孩子生活在現代社會,他們不僅從父母身上也從電視上、從大街上、從網絡中看到這多姿多彩的繁華世界,他們的視野寬廣,他們的欲望也變得強烈。而家長們管這些事的體現就是千方百計予以滿足,唯恐落在他人之後。不要說以有限的精力、財力、時間去滿足孩子無休無止、花樣翻新的欲望幾乎是不可能的。其實,對孩子的需求全部都予以滿足首先就是一種大錯誤。過於遷就孩子,等於促使孩子養成隨心所欲、唯我獨尊的不良思想,勢必導致他們在日後邁入社會,進入實際學習、工作、交往中碰得頭破血流,諸事不順。

基於上述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能不管。對孩子非分的需求也不要遷就,即便對孩子正當的要求,有時基於家庭的經濟條件,或者出於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未必一定全部滿足。但是,不要遷就孩子必須講究方法。小孩雖小,可心裏明白,自己所依靠、所依賴的就是父母,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輕易甚至粗暴地拒絕孩子的需求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受到損傷,產生不安全、無所適從的感覺。當你準備不遷就孩子的要求時,要三思而後行,決定之後就把自己的理由坦率認真地告訴孩子,要相信孩子的認知能力,使孩子最大限度地理解自己的做法,要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感到家長不是通過幹涉自己的自由來管自己,而是自己的要求過分,或者家裏的確有困難。讓孩子自幼明白道理與克己節製,心理有承受一定的挫折的能力,這對他們今後的生活道路亦是大有裨益的。

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是有必要的,但也是注意方式、方法,掌握一些方法、策略更是不可或缺。

比如家長在拒絕孩子的同時,答應他如果條件許可,一定會滿足他的合理要求,但必須信守諾言,千萬不要自以為孩子過後就會遺忘。信守諾言,不僅會樹立自己的威信,在孩子方麵,也會感到父母管自己是真正關心愛護自己的。還有,家長假若眼光敏銳,注意觀察孩子,出乎孩子的預料,主動滿足孩子心中渴望而又沒有說出來的願望,更會事半功倍,令父母與孩子間的感情融洽,並逐步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賴的關係。

許多家庭的家長尤其是祖父母都有追著孩子吃飯的習慣。攝取足夠的營養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所以在進餐的問題上父母會同孩子發生很多爭執。例如在家中母親精心地準備了晚餐,孩子卻提出要吃另一種食物。這裏麵不僅是一個進餐的問題,也經常是孩子與父母進行的權利鬥爭。孩子很懂得父母對他飲食的關心,因此相信有了操縱父母的砝碼。事實證明他們在這一點上是有眼光的,父母不忍心孩子挨餓缺乏營養,往往屈從於孩子的要求,或者另備食物,或者帶著孩子去買他愛吃的食品。在這個問題上家長朋友應該更理智一些,事實上孩子一頓不吃飯,對他的健康並無太大影響。如果一味滿足他的要求,反而容易養成他偏食的習慣。有了這樣的經驗,孩子受到了鼓舞,認為可以用他的意願來控製媽媽,甚至發展到脾氣到來時打媽媽幾拳,媽媽就是這樣用自己的心血培養出一個自私自利為社會所不能容忍的怪物。媽媽這樣做的結果不但犧牲了自己應享有的權利,也為孩子將來的生活埋下了隱患。

生活中常遇到的情況是孩子堅持要買新玩具,被母親拒絕。孩子質問母親為何剛才替自己買了新衣服,現在卻不肯買玩具給他玩?並以哭鬧相威脅。母親可能怒火衝天,當眾大罵或給孩子一巴掌,結果孩子在回家路上大哭不止,做母親的不但十分尷尬,甚至其他家人也會受到牽連和騷擾。母親在孩子的苦苦哀求下,不如先遂了孩子的願望,待回家再慢慢教導:“你看你的玩具已經多得沒處放了,你還要添置新的。阿姨家濤濤的一個小坦克玩好久了也沒有換,一件心愛的玩具才是最重要的,比你每天換新的要強。”這種低調處理會出乎孩子的意料之外,會令孩子歉疚,他的腦海中可能會出現另一個他,叫自己以後不要提無理要求。

如果父母對孩子無論什麼事總是最終妥協、同意,允許其破壞規矩,自己就會顯得很軟弱,不堅決,沒主見。孩子的行為就會表現出對自己的不尊重,不停地接受孩子破壞規矩,每一次破壞規矩的行為似乎都不無道理,但如果把這些都放在一起,父母就該好好考慮考慮了。孩子們有時就是在父母的妥協中放任自己的。

真正愛孩子不是事事順他們的意,而是意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巧妙地拒絕他們的無理要求,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且健康成長。

5.讓孩子從小學著吃點苦

現在的孩子大多由父母寵著、愛著,泡在糖罐裏,就像溫室裏的花朵一樣,難以經受風吹雨打,而這樣的孩子也很難適應未來“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因此家長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吃點苦。

中國的一些父母們,因為自己小時候吃了不少苦,因而打定主意堅決不讓孩子再吃苦,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保護孩子。一些孩子甚至上了高中還不會洗衣服,不會照顧自己,所有跟“吃苦”有關的事全由家長代勞,然而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隻能培養出一些嬌氣、隻會依賴父母、又吃不了苦的孩子。

在一次夏令營裏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按照計劃,60名孩子要長途步行40公裏,途中自己做飯,搭帳篷,行程是3天。可在第一天上午,就有6個孩子哭著給家裏打電話,抱怨說太艱苦了,要背著很重的包走那麼遠的路,而一個女孩則哭著非要爸爸馬上來接她。結果到終點時,60名孩子隻剩下37個,其餘的孩子都因為吃不了苦,中途放棄了。隨團的一位醫生感歎地說:“現在的孩子太嬌了,現在連這麼一點苦都吃不了,以後到社會上怎麼辦啊!”

這樣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可一些家長仍在執迷不悟地“保護”孩子,生怕孩子受罪。然而,就在許多家長挖空心思地滿足子女的各種要求時,美國人卻千方百計地對他們的孩子進行“吃苦教育”。為了讓孩子了解過去困難的日子,美國一家學校給孩子們做了“憶苦飯”,結果,孩子則麵對當年大人吃過的黑麵包嚎啕大哭,拒食3天。校方毫不動搖,第4天,孩子終於咽下了這頓憶苦飯。在美國的許多孤島或森林裏,人們常常可以看見美國小學生的身影。他們在沒有老師帶領的情況下,麵對著既無水源又無淡水的可怕的自然界,安營紮寨,尋覓野果充饑,撿拾柴草,尋找水源,自己營救自己。一位孩子參加野外訓練歸來後,感慨地對老師說:“我以前以為供我們享受的一切現代化設施都是本來就有的,荒島的曆險才使我明白,人生來兩手空空,一切都是勞動創造的。過去老師講勞動光榮,我們沒什麼感覺,如今才真正理解了這個詞的含意。”

而日本的家長也說:“在送給孩子幸福之前,先要送給他們苦難。”在日本的幼兒園裏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逢冬天,孩子都要赤身裸體於風雪之中滾爬跌打一定的時間。天寒地凍,不少孩子嘴唇凍得發紫,但在一旁的家長們個個硬著心腸,沒有一個上前摟住自己的孩子。他們知道,這樣不僅換來孩子真正的健康,而且還能鍛煉孩子麵對艱苦與挫折的意誌。

能吃苦中苦,方得甜上甜。一些教育學家建議家長們運用“苦磨計”教育孩子,多給孩子吃些苦,讓孩子體會生存的艱辛,逐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生存毅力。

吳總的兒子多多6歲了,有一天吳總帶他去劇院看演出,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了,多多嚷著肚子餓,要回家吃晚飯,沒想到車子偏偏壞在了半路上,怎麼辦呢?吳總想了一下,就對兒子說:“多多,現在離咱們家隻有3公裏左右了,爸爸打電話叫人來把車拖走,咱們走回家去吧!”多多不高興地說:“爸爸,好餓啊!咱們打車回去吧!”“不行!”爸爸一下嚴肅起來:“這麼點苦都吃不了嗎?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曾餓著肚子走30裏山路呢!”於是父子倆開始沿著馬路往家裏走,3公裏的路整整走了一個小時。有人問吳總為什麼要這樣做,吳總回答說:“為了讓孩子能夠吃點苦。”

美國的芭貝拉·羅斯說:“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相伴而來的。”兒童教育學家們普遍接受的一種觀點是:戰勝生活中挫折和困難的勇氣,是在童年時開始樹立和發展的。因此為了孩子著想,父母們必須盡早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讓他們自小受到艱難困苦的磨練,有了吃苦精神孩子們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為了讓孩子在將來少吃苦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不妨適當讓孩子吃些苦,培養孩子的意誌和毅力,讓他們將來能夠適應充滿競爭的社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