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把握你的準客戶(3)(2 / 2)

一個人一旦顯示出認真的神情,就說明在他的心裏很看重這件事。客戶如果顯出認真的神情,就說明他心裏很喜歡這件產品,業務人員應該把握好這樣的成交機會。

(2)聽完有關產品的介紹後,客戶可能會彼此間相互對望,有人動一動眉毛,或者眼神裏傳遞著“你的意見怎麼樣”這種神情時,表示出他在征求他人同意。事實上,客戶向其他人征詢意見就說明他有購買的意願了,隻是在行動上還有些猶豫。

肖蘭和男友劉鵬結伴來到一家服裝店,肖蘭轉了半天,卻為選擇何種款式而猶豫不決,而劉鵬則在櫃台周圍閑逛,心不在焉地打量著她這邊。

最後,肖蘭招呼男友說:“我都不知道選擇哪一款好了,你過來幫我選一下吧!”

劉鵬說:“你不是有這樣的嗎?幹嗎還買這種?”然後懶洋洋地湊了過去。

他比了比肖蘭看好的兩款衣服後,抬頭對她說:“我覺得人家業務人員說得都挺好,我選中的你不見得讚同……所以還是你自己決定好了。”

不少業務人員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接待這兩個客戶的訣竅,是設法使不購買產品的同伴男士站在自己一邊,一起說服女客戶。

這時,業務人員對男客戶說:“先生,您的朋友好像難以決定,您來看看怎麼樣?依我看,這款最適合了……”

劉鵬這時就可能得意地說:“我剛才就覺得這個不錯,別再猶豫了,聽這位姑娘的沒錯!”

肖蘭終於被打動了:“真的很適合我嗎?好,就買它吧!”

就像事例中描述的一樣,在客戶猶豫不決的時候,如果客戶身邊的其他人能給他一個肯定的意見,客戶肯定會及時購買。所以,業務人員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把握好機會,充分調動起客戶身邊的人,使其幫助自己說服客戶。

(3)有時客戶會百無聊賴地坐在椅子上,或是看著自己的同伴顯出困惑的神情,這時業務人員就應當主動上前,對客戶說:“來,咱們先試用一下。”這種方式可能會使客戶不再覺得無聊,還能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產生認同感的效果。在客戶決定購買時,便可能以這種認同感為參考依據,即客戶已把自己身旁的業務人員當成好友看待了。有這種認同感相助,你的交易豈有不成之理?

(4)還有些客戶開始口若懸河,將手臂放在桌上,積極參加討論;而另一些客戶則鎮靜自若,專心傾聽,隻偶然問一下付款方法。無論是哪一種姿態,客戶隻要稍微一表示對產品有濃厚的興趣,就已準備購買了。

若客戶老問:“這車子的時速最快可達多少公裏?”此時,客戶不僅已對產品發生興趣,同時也意味著準備購買了。一個人隻有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會有很多問題可問。如果客戶對業務人員的產品一點也不感興趣,他會懶得問任何問題。麵對這樣的客戶,業務人員一定要讓客戶親自感受一下或者實際操作一下。

雖然每個人產生購買意向的表現都會不同,但隻要業務人員能夠把握好這些信號,就能很好地幫助自己達成交易。

識別對手的談判風格

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客戶有著迥然不同的談判風格,其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直接導致他們的談判風格不同。認同他們的風格亦可,不認同亦可,你隻需要尋找其中對你有利的因素就行。但是,在談判中你不能對這些不同的談判風格產生誤解,更不能失禮於人,否則,你就有可能因此而失去許多談判成交的契機。

因性格而改變談判結果的例子比比皆是,業務人員在業務洽談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物,買方市場下,作為賣方的業務人員更容易做出讓步。客戶總會提出一些業務人員難以接受的要求,隨後不斷地施加壓力,迫使業務洽談中處於弱勢的一方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對方的要求。業務人員為避免因對手談判風格而產生的差錯,就需要及時采取最佳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以期調整不利因素而達到自己談判的目標,因此,業務人員要從根本著手,真實了解他們的談判風格。

經驗豐富的人

這將是業務人員在長期工作中遇到得最多的對手。這樣的人在長期的商務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常在不利於己的業務洽談中占上風,他們是真正的談判高手、專家。

談判前,這種人通常要對你們的公司、你們的產品以及你進行了解,如公司的經營項目、規模、資金、經營作風以及有關產品的行情和你一貫的風格等。一旦他們與你坐在一起談判,那麼可以肯定地說,他們已對這場談判有了百分之八十的把握,因為他們已經對此項談判進行了周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