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2 / 3)

永樂帝哈哈一笑,好似沒聽懂黃淮話裏的深意,反而點頭道:“朕早年有幸隨中山王學習兵法謀略,瑄兒乃朕義子,一身所學均為朕和義兄教導。若能同中山王開平王並舉,不獨朕之幸,更為大明之幸!”

話音落下,眾人頓時一靜。

出言挑撥不成,卻給皇帝遞了梯子,黃淮瞬間臉色發白。

旁人沒有察覺,他卻看得清楚,天子掃過來的目光,好似在看一個死物。

漢王對他冷笑,趙王借舉杯之機,左手似無意的抹了一下脖子。

抹脖子就抹脖子,為何卻對他笑得滿臉惡意?

眾人落座,黃淮慢了一拍。胡濙拉了他一下,坐在另一邊的胡廣卻好似沒看到一般,轉過頭,徑自同教導平王世子學問的侍詔鄭禮說得熱絡。

沈瑄沒理會黃淮,飲盡杯中酒,突然道:“陛下,臣不勝酒力。”

說罷,放下酒杯,捧起飯碗,開吃。

自從興寧伯公然在宴會中熱水泡飯,每次宮宴,都會備上饅頭餅子和米飯。

沈瑄吃得很快,轉眼間兩碗飯下肚。

永樂帝看他吃得香,也捧起了飯碗。

皇帝停酒,誰敢繼續推杯換盞?

於是,伴著宮廷樂舞,文武勳貴一同低頭扒飯。

同理,皇帝不放下筷子,就是硬塞,也不能停,必須吃!

宮人宦官目不斜視,嘴角卻控製不住的抖動。

這位國公,三碗了。

那位侯爺,五個餅子下肚了。

眼前這桌應該是六部天官吧?飯盆添了兩次,還沒吃飽?

宦官宮人們交換著眼神,宮宴過後,怕是太醫院的門檻要被踩斷。

這麼吃,不撐出病來才怪!

可惜,皇帝一直沒停,皇帝的親兒子和幹兒子剛吃了半飽,朱能病體康複,飯量已然超過了張輔。從交趾回來的將領,夠級別參加宮宴的,也是個頂個能吃。

宮宴之上,很快呈現出兩級分化。

一方是以定國公為代表,痛快的吃個不停。

另一方以翰林院六科為典範,痛苦的往嘴裏裏硬塞。

六部大理寺都察院屬於中間派,不能豪邁,數米粒總是沒問題。

終於,沈瑄停下了筷子,眾人以為他吃飽了,結果卻聽他道:“可有麥餅?”

定國公的飯量,遠非一般人能夠企及,連永樂帝都有些扛不住了。

朱棣放下碗,宮人立刻送上燉湯。永樂帝一邊喝,一邊舒了口氣,到底上了年紀,比不得年輕人。想當年,他也是三碗吃完,不足半飽。

吃完了兩個麥餅,沈瑄沒有再取,放下筷子,鄭重道:“陛下,臣欲告假數日。”

朱棣點頭,表示理解,“出征在外一載有餘,當是辛苦。回府好生歇息。”

“謝陛下。”沈瑄再抱拳,“臣尚有一事不明。”

“何事?”

“臣聽聞興寧伯日前當街行凶,被械至應天府?”

“這是誤會。”朱棣眉頭一皺,道,“朕已下令應天府查明,興寧伯無罪。”

穀王聯合曹國公造反,平王妃欲加害皇後,平王也被牽扯進去,這樣的事絕不能在群臣前漏出口風。

沒等永樂帝鬆口氣,沈瑄又道:“既如此,臣請陛下恩準,許臣自由出入錦衣獄。”

朱棣表情僵住了。

原來是在這等著他?

“臣同楊指揮使有舊。”沈瑄道,“欲-同楊指揮使切磋一番。”

有舊,切磋武藝,自由出入詔獄,有必然聯係嗎?

朱高煦和朱高燧互看一眼,不說話了。

朱能按住想出言的張輔,搖搖頭,老實坐著,不許動!

武將們麵麵相覷,大部分不知內情,以為定國公真要同錦衣衛指揮使切磋。

文臣們瞪大了眼睛,很是興奮。

武將勳貴和錦衣衛,無論誰勝誰負,其中都大有文章可做!

許久,朱棣才開口道:“朕準了。”

群臣腦袋上都冒出連串的問號,是準定國公自由出入錦衣獄,還是準他和錦衣衛指揮使自由切磋?

沈瑄卻沒有提出疑問,立刻行禮道:“謝陛下!”

“恩。”朱棣猶豫片刻,還是補充了一句,“點到即止。”

出入詔獄沒關係,和楊鐸比武也沒關係,但不能傷人,更不許拆房子!

沈瑄點頭,“臣盡量。”

什麼叫盡量?

朱棣額頭陡然間-暴-起青筋,手下意識摸向腰間。

沈瑄十分淡定,朱高煦和朱高燧同時縮了一下脖子,老爹這個動作他們太熟悉了,明顯是在找鞭子,準備抽-人!

借口“公務”沒有參加宴會的楊鐸,聽聞屬下回報,再次起了將興寧伯攆出詔獄的念頭。

“指揮?”

“罷了。”楊鐸負手,攥緊手中的荷包,“定國公來時,不必阻攔。引他至興寧伯處即可。”

“是!”

校尉領命退下,楊鐸垂眸沉思,是否,他該請旨出京一些時日?

搖搖頭,還是算了。

無論他在或不在,隻要興寧伯不走,詔獄隨時有被拆毀的風險,一個不小心,連北鎮撫司都要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