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有想法:孩子是對的,但父母不理解(1 / 2)

教子箴言

有自己的想法的人才有獨立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尊重孩子的想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做一個有主見的人。這樣,孩子才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去麵對困難。

媽媽教華華畫水彩畫,教他用色彩繽紛的水彩筆來描繪自己心目中的秋天。華華拿著彩筆畫了許多交叉的斜線,然後又在每條斜線上畫了許多“彈簧線”。讓他的整個畫麵顯得亂糟糟的。媽媽看了,有些生氣,以為他在毫無目的的瞎畫,便問道:“華華,你在畫什麼呀?是不是不會畫呀?”華華抬起頭望著媽媽,然後肯定地說:“不是。媽媽,我在畫豆角架呢!前幾天去奶奶家時,看到他家院裏的豆角架就是這個樣子的。”聽到這裏,媽媽才恍然大悟!高興地說:“華華,你可真棒!別人都沒有想到要畫豆角架你卻想到了!說明你平時觀察特別仔細!”

華華的畫看上去不很美觀,畫麵也比較亂,但他的畫真實,是孩子繪畫中美的價值所在!也是有目的、有想法的,而且還發揮了他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華華幸運的避過了一次小小的“挫折”,因為他有一個願意了解孩子的心的好媽媽。

延伸閱讀讓孩子有自己“掌舵”的準備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遇到問題,需要解決的時候,都習慣去依賴大人的決策,而很少有自己的想法。

茜茜今年15歲了,是一個很文靜的孩子,但她從來都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什麼都要爸爸媽媽給她拿主意。穿什麼樣的衣服,梳什麼樣的發型,買什麼樣的書包,所有的一切,都讓父母給她做主。她的口頭禪就是“你說怎麼樣”“你覺得呢?”而從來都不會說“我想”“我認為”之類的話。她總是把別人的話奉為“聖旨”,誠惶誠恐的。

一般來說,在比較專製的家庭裏,家長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嘮叨,孩子往往就喪失了自己做主的權利。沒有自由,一切都在家長的控製範圍內。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變得沒主見,或者一旦自己可以“做主”了就誰的言論也聽不進去。

易卜生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那麼,要培養孩子做一個掌握自己命運的舵手,家長又應該怎樣去做呢?

重視孩子的每一個想法

孩子大都喜歡分享他見到的一些人或事,家長千萬不要嫌孩子囉嗦和麻煩,因為這種“嘮叨”恰好是孩子自主意識的最早的體現,他是試圖向成人表達他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因此,家長不僅要靜聽孩子的“嘮叨”,還要鼓勵孩子多“嘮叨”。

家長可以隨時隨地提醒孩子注意觀察事物,給他們探索的機會。觀察之後,還應問一問他看見了些什麼,學會了些什麼。當孩子向家長作“報告”時,家長留意傾聽並適時點撥,會令孩子得到鼓舞。

不少家長覺得孩子說話時的語句、用詞不夠成熟,就喜歡搶過孩子的“話頭”來說,這樣做無疑是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機會,同時也會讓孩子對以後的表達失去信心。因此,在孩子想說話的時候,即使他表達不準確,家長也應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意思表達出來,而不要搶做孩子的“代言人”。

家長要給孩子充分的辯解機會,別把孩子為自己爭辯的話當作“頂嘴”;孩子與他人爭吵時,家長也不必立即去調解糾紛,可以在旁聆聽和觀察,看孩子說話是否合理,是否有條理。這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大有益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