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不要讓家長的“差一點”成為孩子的“差很多”(3 / 3)

“過去你也恨他嗎?”媽媽問道。

托利若有所思地說:“我過去並不恨他,因為那時他什麼事都依著我,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哦,你是說,米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會在每件事上都依著你了,對嗎?”媽媽從托利的談話中知道了米克的變化。

“不過,我覺得他現在更有趣了。”托利耷拉著腦袋說。

“看樣子你確實更喜歡他這樣。”媽媽發現托利並不是完全否定米克的改變。

“對,但是我很難不去指揮他。對此,我已經養成了習慣。如果偶爾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或許我們就不會吵這麼多架了。現在我覺得他並沒有錯。或許,媽媽,我以前可能對他太霸道了。”

在這個故事中,媽媽溫和地和兒子探討了與朋友交往的問題,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中,媽媽為孩子的煩惱做出了提示,而孩子也在媽媽的點撥中,慢慢理清了思路,並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多麼難得的媽媽,托利真應該為有這樣了解自己心理的媽媽而歡呼!

父母以溫和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高明的教育方法。家長隻有掌握了這一點,才能成功地運用批評點撥的教育方法,才能實現與孩子的良好溝通。

(1)以溫和的態度讓孩子不懼怕交流

父母以溫和的態度對孩子,孩子在麵對父母時就不會因為害怕父母而緊張、恐懼,也不會因為反感父母的訓斥而產生對抗甚至仇視的心理,孩子會用一種平靜的心情和父母交流,會認真聽取父母的意見,也隻有在這種基礎上,點撥才能發揮效用。

(2)以溫和的態度鼓勵孩子說出真正的想法

當父母以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與孩子平等地交流時,孩子會覺得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尊重,而父母溫柔的眼神、鼓勵的話語讓孩子產生傾訴的欲望,會使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想法都告訴父母。

(3)以溫和的態度拉近親子距離

態度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與人交流時用什麼樣的態度,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如何,即使是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也不可忽視這個問題。溫和的態度是一個人良好修養的體現,溫柔的眼神、微笑的表情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使孩子樂於親近父母。

批評點撥重在提示、引導,而不是灌輸,因此父母一定要把握自己的態度和教育的方法,這樣才能讓孩子產生自覺的行動,達到教育的目的。

7.藝術地批評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接受

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時,批評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批評的方式也有正確錯誤之分,而方法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虛心接受父母的批評,因此批評孩子也一定要有藝術技巧。

家長對孩子進行批評是為了抑製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良性格與不良學習態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正確運用批評的心理學原則與心理藝術,否則就可能適得其反。除了批評不可過度之外,還應該忌諱以下幾點:

第一,對小錯誤揪住不放。

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最優秀的,為此,他們不能忍受孩子犯錯誤,大到考試成績是否理想,小到扣子是否係好,頭發是否梳理成父母喜歡的發式,一切的一切,他們都要插手。

事實上,隻要孩子不是犯錯過大,對一些不符合父母標準的小錯誤,父母可以加以提醒,不需要橫加指責。過多地指責會使孩子常常處於無地自容的境地,尤其是在生人麵前斥責孩子,對孩子的打擊更大。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消極的思想,如“我不行”、“我幹不了”等,埋下自卑的種子。

對於小錯誤,父母應當保留孩子的麵子,做出適當的提醒。對於大錯誤,父母同樣應該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防止批評過度。

第二,不分青紅皂白亂批評。

一位工作了一天的母親下班後,看到孩子看電視,就板著臉對孩子說:“你怎麼一放學回家就看電視,你這樣能夠把作業做好嗎?我辛苦供養你,你就是這樣回報我的嗎?”

孩子馬上說:“媽媽,您不了解情況別亂批評,怎麼能說我一回家就看電視呢?我回來已經做了一小時的作業了,我剛看了幾分鍾您就說我老看電視。”

他媽媽說:“你還說沒看電視,太不聽話了,我看你考試怎麼辦。考不好再跟你算賬。”母子倆為此爭吵了起來。母親批評孩子是為了使孩子專心致誌做作業,批評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引得母子倆心裏都不愉快,實際上也影響了孩子做作業的情緒。

批評要合理,批評合理才能使孩子從心理上產生接受感。家長對孩子進行批評首先要把孩子不良行為的事實搞清楚,事實不清,誇大其詞會使孩子產生拒絕心理。

第三,批評孩子時翻舊賬。

一位初中學生把自行車鑰匙丟了,回家後告訴了媽媽,沒想到媽媽借題發揮說:“上個月叫你去買菜丟了10塊錢,剛買的新圓珠筆沒玩多長時間也丟了,半年前買的籃球沒用多長時間也找不著了。”本已內疚的孩子更加內疚地低下了頭。

一些父母批評孩子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東拉西扯,翻老賬,把上星期,甚至一年前、兩年前孩子的過失都放在一塊算總賬。這樣就衝淡了要批評過失的主題,孩子也不知道挨批評的重點是什麼,讓他改正什麼也不清楚,容易使孩子產生消極情緒。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總是有缺點,這樣會使孩子失去信心。

以上的批評方法常常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反效果。

正如讚賞孩子是一種藝術一樣,批評孩子也可以很藝術,以下是一些較為合理的批評技巧,希望能有助於家長朋友更好地管教自己的孩子。

(1)語氣一定要平和

一邊是大聲哭鬧的孩子,一邊是嚴厲訓斥孩子的母親。每遇到這種情景,就讓人聯想起下麵的一項研究。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語言研究小組與美國海軍共同合作,試圖從心理學角度證明《聖經》中“溫和的問答可消除憤怒”這句話的真實性。這項研究最初的目的,是想調查發布命令時最合適的聲音高度。他們使用電話和船上的傳聲筒,用各種高度的聲音進行提問,結果顯示,發問人的聲調越高,答話人的聲調就越高,否則,就相反。類似地,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霍布蘭特所進行的研究也表明,溫和的講課方式比辯論式、演說式的講課方式更能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

這些研究給教育者一定的啟示。即麵對大聲哭鬧的孩子,若母親也提高聲音去責備,孩子的哭聲隻能越發尖銳。甚至可以說,母親的高聲調才是孩子大聲哭叫的原因。事實上,母子間的這種爭執會越來越嚴重,一直持續到有一方精疲力竭為止。相信大家都見過這種情形。

由此我們歸納出結論,即與平時說話相比,批評孩子時更應該壓低聲音。低沉的聲音與高亢的情緒成對比,可令人感到理性。換句話說,壓低聲音講話,不僅給對方以理智的感覺,事實上也能使自己變得理智。這樣,我們才能不受感情的支配,才能冷靜地觀察對方,引導哭叫的孩子回到理性的世界。

(2)心平氣和地批評

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就打遊戲機,他媽媽看見後就罵他一頓,結果這孩子還是照樣回家之後就先玩遊戲,因為他放學比他媽媽先到家,後來他媽媽也覺得總這樣訓斥他,也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媽媽就主動和孩子談心,並主動承認過去批評他時態度不好,同時又幫他分析玩遊戲的害處。母子倆通過談心有了共識,孩子當場表示,以後要克服回家先玩遊戲的習慣。此後,孩子終於改掉了這個習慣,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了。

批評孩子時,要心平氣和、態度和藹,這樣孩子就會更容易接受些。如果粗聲粗氣,拍桌子瞪眼,氣氛緊張,孩子往往會為應付批評,為了避免挨罵挨打而撒謊為自己的錯誤辯護,這樣就很難收到好的效果。

(3)利用外人來批評孩子

有時父母一百次的責備,莫如別人的一句話有效。

有的母親說:“我家的孩子太調皮,不能帶到別人家去。”的確,有時把孩子帶到親戚家或熟人家去時,孩子舉止不禮貌,會令母親不好意思,很為難。因為孩子知道父母在別人家不會過分批評自己。並且,往往當母親一責備孩子時,這家人就會說:“行啦,孩子嘛,何必對他太嚴苛。”這時,孩子抓住了大人的這種心理,會更加鬧得起勁。

在這種情況下,大人與其自己批評,不如試著問主人:“你家能允許孩子這樣淘氣?”雖然許多人不會說“不允許”,但這時對方的態度也會令孩子懂得自己這樣做是不受歡迎的。而且以“做客是不能這樣淘氣的”這種規矩來要求孩子,反而能很容易地進行禮節教育。因為孩子對他人比對自己的父母更強烈地感受到“社會”。

不妨利用孩子不得不聽別人的話的心理,將其帶到別人家拜訪,趁機積極靈活地利用別人家作為讓孩子學習禮節的場所。當然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事先與對方家裏協調好。例如,讓對方家的主人按照自己家的規矩要求孩子,這樣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4)對孩子要責罰有度

不要孩子每做錯一件事就責罰他一次。如果是這樣的話,孩子一天大概會被責罰上百次。吹毛求疵對父母和孩子都是不好的,可能會滋長孩子的對立情緒,以致形成逆反性格。因而,父母要懂得可以不挑剔的時候就不要挑剔。

父母要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時,會有些什麼樣的行為。了解以後,就不會對孩子的某些舉動過於憂慮或生氣了。懲罰一定要合情合理,假如孩子偷拿了小朋友的玩具,教導孩子把東西還回去並且向小朋友道歉;假如孩子在家中亂丟東西,那麼,整理東西的工作就要讓孩子來做;要是孩子耍脾氣,又踢又叫又捶,就要讓他一個人待在房間裏直到恢複平靜為止。

責罰孩子的時候不要過於嚴苛,責罰一定不要變成虐待或是傷害,責罰的時間也不宜太長。更不要用嘲笑辱罵的方式來責罰孩子,嘲笑辱罵的字眼會長久地烙在孩子的心中,使孩子變得孤僻、易怒、彷徨和多疑。

不良性格的形成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在孩子有不良行為發生時,就要及時製止批評,也隻有及時合理的批評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8.慎始才能善終

為什麼專家一再強調挖掘孩子的潛能要從小從點滴抓起呢?就因為習慣的養成往往是從第一次開始的,而一旦養成了某種習慣,它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的性格。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注意“第一次”這個教育時機。

顏顏是一個可愛的8歲小女孩,她的父母非常注意對她的性格培養。自從她會爬開始,每次摔跤,父母都不主動抱她,而是鼓勵她:“自己爬起來,你真棒!”

有了第一次,不管摔得多厲害,顏顏都能自己爬起來,還會拍拍小手和衣服上的灰塵。媽媽說:她以後會遇到比摔跤更需要自己應付的事情,我希望她永遠記住“我能!我會!我很棒!”顏顏一天天長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日益強烈,吃飯、穿襪子、戴帽子……什麼事情她都要自己試一試。盡管幾乎每次父母都要“返工”,花的時間比直接代辦多得多,但如果第一次不給她自己試的機會,無異於剝奪了孩子學習、實踐的權利。

有一次,媽媽帶她去修鞋。鞋匠給顧客準備了一張小凳子,顏顏坐在凳子邊兒上,拍拍空出的一大半地兒:“媽媽坐這兒!”媽媽感動得一時說不出話來,修鞋的老師傅誇道:“嗬,這麼小就知道心疼人了,真不錯!”顏顏一聽,又得意又害羞,小臉都紅了。這是顏顏第一次會心疼媽媽,也是第一次聽到“心疼人,不錯!”這個評價,以後再要她為別人做什麼,一提“心疼人”她就很樂意。

顏顏個子高,所以每次出去玩兒,父母都鼓勵她不要大人抱,自己走。一次去動物園前,爸爸先和顏顏講好條件讓她自己走,可一下車,顏顏習慣性地說:“爸爸……爸爸要……”顏顏的父親蹲下來,故意問她:“你要幹什麼啊?”顏顏漲紅了臉,仿佛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十分不情願地說:“爸爸……牽著!”

麵對孩子的童稚,顏顏的父親立刻意識到她第一次表現出控製意誌的能力,是個了不起的進步,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讚美,於是顏顏走得更來勁兒了。

孩子剛上小學時,第一次放學回來,父母就不失時機地告訴她,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應該是寫作業,學習完後才能玩。所以孩子從上學到現在,無論是星期天還是節假日,“學習完再玩”已經成了孩子一種良好的行為模式。

學習完後,將桌椅、書包整理好,睡覺前看幾頁課外書等習慣,也已經成了顏顏生活的樂章中不可缺少的音符。這一切都源於做父母的“第一次”的指導,所以,隻有不輕易放棄第一次,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而對孩子第一次的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一天,顏顏的奶奶買西瓜回來複秤,生氣地說:“這個混蛋,少了2兩!”在旁邊玩的顏顏聽到了,不一會兒就用上了:“西瓜是混蛋!”大家都覺得好玩,哈哈大笑,顏顏就把大人的笑當成了誇獎,後來這個詞就怎麼也改不了了。看,第一次的壞影響多可怕!

從顏顏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幾個第一次,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孩子以後是否會依賴這個行為模式一直走下去,關鍵就在於他第一次得到的外界回應如何。因此,父母們在培養孩子好性格的同時,要特別注重第一次。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仿佛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試想,如果繩索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纏好,即使你再纏上100道繩索,也隻能越纏越歪。因此,要先打好基礎,注重第一次或前幾次良好行為出現後的鼓勵和強化,以及不良行為出現後的教育與矯正。這樣,在每天纏上新的“繩索”的時候,習慣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習慣培養要特別重視孩子第一次出現的行為。比方說,小孩第一次罵人的時候,他就特別注意看大人的反應,大人這個時候千萬別笑,如果你笑,還誇他“孩子真聰明,嘴巴真巧”,這孩子第二次還罵,而且會罵得更厲害。小孩子並不知道他的行為的後果,他隻關心大人的反應。所以對孩子的第一次罵人,最好的反應就是不理他,沒有一個人理他,冷淡他,讓孩子自討沒趣,他就會明白:“這不是好事情,別人都不喜歡。”以後也就不會故意去強化這種行為了。

教育家陳鶴琴對此曾有過精彩的論述,他認為:“無論什麼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錯,第二次就容易做錯。兒童種種壞的習慣和不良的性格,都是由於開始學的時候,他們的教師或父母沒有留意去指導他們的緣故,以致後來一誤再誤,成為第二天性;所以要把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時候教好。所以,對於第一次的動作,做父母和教師的要格外留意指導,以免錯誤。”

“第一次”是養成良好習慣、良好性格的開端,“第一次”也是形成不良習慣的開始,因此父母們必須把握好第一次的教育,隻有慎始才能善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