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成功法則——銷售技巧(4)(2 / 3)

(2)追求品牌的心理。

現在有很多客戶在選購商品時都十分關注品牌,這一點在經濟發達地區或者在年輕客戶群體和收入水平較高的客戶群體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針對這一心理,現在很多商家都運用多種方式提高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如增強廣告宣傳攻勢、利用名人效應等等。在與這些客戶進行溝通的時候,銷售人員可以利用各類名人來推銷自己的產品,也可以不斷強化企業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加深客戶對本企業的品牌認知度。

(3)審美心理。

有些客戶在衡量產品優劣時,其個人審美意識總是情不自禁地占據上風,所以他們更注重產品的視覺效果。敏銳的銷售人員幾乎從這些客戶平時的生活習慣中就可以掌握他們的這一心理。比如,他們平時肯定對自身穿著和使用物品的包裝、款式、造型等相當在意。因此,銷售人員可以從鮮豔的包裝、新穎的款式、個性十足的造型以及具有藝術美的整體風格著手,以此激起客戶積極的視覺體驗,從而做出購買決定。

(4)獵奇心理。

一些客戶尤其對那些新奇事物和現象產生注意和愛好,這些客戶喜歡主動尋求新的產品信息。如果你的產品具有某些新功能、新款式,可以為客戶提供新享受、新刺激,那就要盡可能地將這些新奇特點展示給客戶。像“經久耐用”等推銷專用語,對這些客戶來說往往不會發生任何積極效果。

此外,還具有:

1.警惕、戒備心理:準備拒人於千裏的狀態。有上當受騙的經驗,會提出一些諸如“你的產品是不是假的?”、“你的公司在哪裏?”、“質量不知好不好?”、“價格給我是不是比別人高?”等話。

2.拒絕心理:推銷員推銷時,第一次到客戶處往往會受到客戶的斷然拒絕,所表現的態度是對推銷員的不信任,因為客戶根本就沒有去了解產品。

3.厭惡心理:有些客戶雖然對產品有好奇心態,但由於不喜歡直接上門式推銷,寧願自己去批發商拿貨。以上三種是需要推銷員不斷拜訪和誠意去打動顧客,單憑推銷技巧沒有誠意,是得不到客戶信任。即使購買了第一次,客戶也未必盡力介紹產品。客戶的信任是推銷活力的源泉。

4.有興趣想買心理:對產品有一定認識,用技巧,一般容易推銷成交。

5.占有心理:不一定熟悉產品,抱著人有我有心態,較易接受推銷員的產品。也有購買心理分為七大階段:

(1)注意;

(2)興趣;

(3)聯想;

(4)欲望;

(5)比較;

(6)確實;

(7)決定。

以上論述中,並非獨立,而是聯係或同時產生的,推銷過程是千變萬化的,不要被書本理論套住,隻有臨場注意觀察、發揮、隨機應變把握機會,才能靈活促成交易。

二、誘發欲望

推銷前要有相信客戶的購買能力的信心,一次的拒絕並不等於永遠拒絕,拒絕的因素可能是對人有成見,或產品質量,服務跟不上等等,要成功地把產品推銷出去,就要想辦法引起客戶的購買欲,如營造氣氛,通過商談技巧讓客戶順著自己的思路順暢交談,完成交易。

跟顧客介紹時,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說明,適當時機,不妨讚美奉承客戶,婉轉的讚美能讓顧客開心,使對方強硬拒絕的態度軟化,消除戒心。在價格年,讓顧客相信最實在的價錢,推銷過程中,可用一些東西做道具,如產品介紹或實物、香煙等,洽談中出現僵局時,利用小道具調節,引開話題或視線,多些時間思考,說話時要用充滿自信的身體語言和語氣感染客戶,使顧客能感受到熱情和對產品的信心。有時可通過攀比心理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

如:“這價格已經是最低的了。”雙目注視著客戶表情。“張老板,您附近的鴻發商店剛訂了兩箱貨,已經是第二次拿貨,時間沒多久鴻發商店就賣完了。”

條件許可的話,能給客戶看其他顧客的訂貨單或送貨單,則更能打動顧客的心。

“不會吧?”張老板半信半疑。

“張老板,我騙您有什麼好處呢。”推銷員微笑看著張老板,“您看,這是鴻發的送貨單,另外幾張訂單是其它商鋪的,您的鋪麵比鴻發要大,如果早拿貨,應該比鴻發商店的生意好很多。”

張老板有些動心,猶豫。

“這樣吧,您是剛開始試銷這產品,拿一箱先試試,好銷了,再多拿幾箱。”

準備開單。

“好吧,就拿一箱賣,……”成功了。

經過暗示不買吃虧少賺錢法,絕對要買的商談方法,誘發客戶有購買的需要,替客戶下決策,果斷地使客戶下決心購買產品。

誘發好奇心

誘發好奇心的方法是在見麵之初直接向可能買主說明情況或提出問題,故意講一些能夠激發他們好奇心的話,將他們的思想引到你可能為他提供的好處上。如一個推銷員對一個多次拒絕見他的顧客遞上一張紙條,上麵寫道:“請您給我十分鍾好嗎我想為一個生意上的問題征求您的意見。”紙條誘發了采購經理的好奇心——他要向我請教什麼問題呢同時也滿足了他的虛榮心——他向我請教!這樣,結果很明顯,推銷員應邀進入辦公室。但當誘發好奇心的提問方法變得近乎耍花招時,用這種方法往往很少獲益,而且一旦顧客發現自己上了當,你的計劃就會全部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