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兩種特殊的推銷手段(7)(3 / 3)

第二,更重要的因素是,電子郵件能夠幫助企業改進自己的流程和關係利益,這兩種利益再加上功能利益,就構成了差異化的三個領域1。在流程層麵,企業能夠利用電子郵件簡化和客戶互動的過程。例如,亞馬遜公司就創新地利用一次點擊式係統,大大簡化了原本費時勞神的網上購買流程。有些航空公司,如聯合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也利用電子郵件,簡化、改進操作流程,降低飛行成本,升級出票通知流程。企業還可利用電子郵件和客戶建立較強的關係。

例如,惠普公司在客戶采購後,成功地與客戶建立了牢固的關係。另外,惠普公司還發送個人化的跟蹤郵件,向惠普產品的購買者提供各種服務或產品的建議,例如,為選定產品提出維護建議,延長其保修期,此舉增加了惠普公司的產品銷量。比如,由於有些女性反應自己日照過多,寶潔就在一次促銷活動中,給她們發送如何保護皮膚不受傷害的建議。還有,借助電子郵件,企業可以設計、推出各種檢測方法,並可用幾乎實時的方式衡量結果,作出相應調整。研究表明,80%以上的電子郵件回複,是在48個小時內接收到的,有些公司甚至做到了以小時為單位,衡量、跟蹤、優化營銷活動。

雖然收益驚人,但電子郵件這種媒質成本卻異常低廉,每封電子郵件的成本在3至4美分之間,而一般信函的成本為75美分到2美元之間,打電話的成本為1至3美元之間,都比電子郵件貴得多。另外,電子郵件促銷活動不僅能產生回複率數據,而且還能提供退回率、閱讀率、退訂率等信息。顯然,很多企業開始把電子郵件當成網絡營銷的“法寶”。很多企業,特別是直接營銷業務部門非常強大的企業,開始積極考慮如何把電子郵件轉化為營銷溝通計劃的核心工具。

1.未來的5大難題雖然電子郵件功能強大,優勢顯著,該媒質的前景卻陰雲密布,稍有不慎,其有效性就會灰飛煙滅。由於以下因素的作用,該趨勢還將上揚。

1)對新媒質的厭倦。對新媒質的興趣總是很難持久。網上廣告條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一開始,因為廣告條的媒質效果豐富,反饋率一度很高,但是沒過多久,反饋率就開始直線下降,因為消費者已經厭倦了這種媒質。這對電子郵件來說無疑是前車之鑒。事實上,html格式和文本格式郵件的反饋率差距正在縮小,這也說明電子郵件有可能重蹈覆轍。

2)郵箱爆炸。1999年,消費者每個月平均收到三封促銷郵件。朱庇特傳播公司指出,由於各類企業都將意識到電子郵件營銷的顯著經濟效果,到2005年,消費者每個月預計會平均收到130封郵件。但是,到了電子郵件多如牛毛的時候,現在的閱讀率(40-60%)就難以維持了。在2000年的三四季度之間,金融服務企業的電子郵件“閱讀率”就已經下降了10%。

3)消費者將簡化自己的互動行為。大部分網絡用戶看重的是互聯網的方便和直接,反而把“貨比三家”放到次要位置。因此,到了電子郵件多不勝數的時候,他們就有可能把收件人的選擇縮小到少數幾個他們信賴的公司。

4)過濾軟件的出現。麵對廣告郵件的狂轟亂炸,消費者將利用過濾軟件(如Yahoo公司現在提供的過濾器),自動排除不想收閱的郵件。

5)限製性法規。政府和立法機構將製定嚴格的個人隱私保護法律,繼續加強立法監督,使得客戶數據庫的建立越來越難。麵對上述難題,營銷經理人必須快速反應,製定並強化電子郵件營銷的方法,把電子郵件的營銷潛力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