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務實指的是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下,不斷地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規律,並在規律性認識的指導下去實踐。一個領導幹部不能在工作上做到求真務實,就無法真正地做到顧全大局。
◎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承諾◎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此話旨在告訴我們,不誠實守信、言行不一,就無法立足於世,也無法行而為人。作為領導,說話算數,絕對不打折扣,這是效率的開始,一旦令出不行,領導的威信以及組織的紀律都會蕩然無存。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作商鞅的人就已深刻地認識到誠信對於威信的重要性。商鞅是衛國人,來到秦國後,雖然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推行變法,但他知道,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國人,在秦國的官民中缺少必要的威信,這是推行變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商鞅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很多,但沒有人願意做,因為沒人相信如此輕而易舉就能得到這麼高的賞賜。看到這種情況,商鞅不得不將賞金提高到五十兩。這時,有個人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將木頭扛到了北門,沒想到真的獲得了五十兩賞金。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秦國。接下來,商鞅推行變法人們都不再懷疑了,變法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來了。秦國從此走上了強盛之路。
團隊的紀律是什麼?其實就是所有人都說話算數。如果一個領導幹部帶頭說話不算數,那麼其下屬自然就把工作不當一回事了。作為領導,說話算數,絕對不打折扣,這是效率的開始。
從字麵上看,誠信是指一個人誠實可信,讓人感覺靠得住,和這樣的人交往比較放心,起碼不會上當受騙。可以說,誠信是人的一種優良品格,是自律的一種體現,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同樣是關於誠信,在早於商鞅幾百年前有這樣一個故事。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是一個冰美人,從未對人笑過。為此,周幽王下令:“誰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賞他一千兩金子。”有人給他想出了點烽火戲諸侯的餿主意,以期博取褒姒一笑。
於是一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來犯,便興師動眾地帶兵去救援,卻沒想到到了城下看到這麼一幕:燈火輝煌,鼓樂喧天。諸侯們一打聽才知這隻是周幽王為了取悅娘娘而幹的荒唐事兒,諸侯敢怒不敢言,隻好憤然離去。褒姒見狀,果然淡然一笑。隻是沒有想到的是,不久後,西戎果真來犯,雖然點起了烽火,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都按兵不動。結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被殺,褒姒被俘,西周因此滅亡。
千百年來,《 烽火戲諸侯 》這部戲不斷被搬上舞台,但仍然有不少人把誠信視為兒戲,最終肯定沒有什麼好下場。一個領導若想做好管理,一旦承諾了,就絕對不能打折扣。
雖然曆史上因不講誠信而失去威信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汲取教訓,一旦走上領導崗位就忘乎所以、恣意妄為。很多單位的領導在下屬中沒有威信,說話沒人聽,原因就是平時不注意以誠立威,製訂政策不深思熟慮,亂表態,最後不能兌現,從而失信於下屬。連下屬都不相信你了,你還怎麼能搞好管理呢。
在某機關有一個王處長,他是一個喜歡給別人開空頭支票的人。前些時間,單位分來了一位剛畢業的小夥子,是學計算機專業的,當他第一天上班的時候,王處長就把他叫到辦公室,笑眯眯地對他說:“小張啊,我看了你的簡曆,很好啊,以後咱們單位的計算機就交給你了,有什麼故障你就幫忙給看看,如果有需要升級你就費費心給升一下。你日後一定前途無量,我最喜歡有專長的人了!”
聽到王處長這麼一說,小張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激動地說:“處長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果然,在之後的幾天小張天天加班,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氣,於是才幾天的工夫就把單位的電腦全部大修了一遍,而且還把計算機全部升級。王處長高興地對小張說:“不錯,像你這樣的人才,我一定要提拔,不過最近這段時間比較忙,得過一陣子。”
聽到這兒,小張恍如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來,不但工作特別積極、努力,而且隻要晚上有空就去王處長家裏教他兒子學電腦。其他同事看到小夥子這麼賣力,心中就知道是怎麼回事,都暗暗地搖頭,為他不值。
就這樣3個月過去了,王處長卻遲遲沒有提拔他的意思,小張實在是忍不住了,於是就去問王處長,而王處長卻支支吾吾地說:“這個嘛,我還得再研究一下。”
聽到這樣的話,小張心裏非常生氣,同事老李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剛來不久,可能不知道,在我們單位說話最沒數的人就是王處長了。你知道嗎,4年前,他還和我說要提拔我做科長呢!這不,到了現在我仍然還是一個科員。”這下小張不得不懷疑王處長的人品了,再也不像以前那麼幫助王處長了。不久,王處長的工作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失誤,這個時候沒有人願意幫他,最後他因為這次失誤被降職調走了,沒有一個人不拍手叫好。
分析王處長的遭遇就是在於輕易許諾,好話一籮筐,又不兌現承諾,威信全失。如此不講誠信的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不但沒人幫他,而且還牆倒眾人推,順勢推他一把,讓他一敗塗地。
然而,團隊要有效率,就必須要有紀律。要有紀律,領導幹部則必須做到誠信,隻有領導者先做到了誠信,才有資格讓下屬們言而有信,說到做到。慢慢地,所有的人都能按時完成任務了。
◎把實事求是作為考核員工的第一標準◎
領導幹部在考核下屬績效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全麵綜合的考核原則,絕不能因個人好惡,一葉障目,把事實顛倒。要讓員工在同一個平台上同時競爭。如果考核的時候做不到實事求是,任何員工都不能管好。
人是感情動物,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難免會被自己的個人情感和喜好所影響。作為一個領導幹部,在考核一個員工的時候,要努力做到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考核員工的第一標準。
劉春光是一家高級飯店的廚師,他工作非常努力。有一天,他被告從廚房往家裏拿菜。飯店經理知道後非常生氣,結果降低了劉春光一級工資,並給予警告處分。
劉春光什麼都沒有說,依然像往常一樣勤奮地工作。請假回家歸來的廚師長知道這事後,馬上找到了經理,對他說:“劉春光往家裏拿菜是跟我打過招呼的,他母親患癌症多年,現在已經到了晚期,他是獨生子,每天下班後都要去菜市場買菜,回家照顧母親。前段時間,我們飯店顧客多,廚房的工作量大,他沒有時間去菜市場買菜,就跟我說了,從廚房拿點菜回家,等發工資後再補上,這是他自己記錄的拿菜清單。”
經理接過清單一看,上麵記錄得清清楚楚,什麼時候拿的菜,品種是什麼,價錢是多少,曆曆在目。經理看過這個清單後,感慨地說:“我對情況了解得太少了,都怪我失職啊!”
當晚,經理和廚師長一起看望了劉春光的母親,恢複了他的工資並取消了對他的處分。
考核員工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根據員工的綜合表現進行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價。實際上,考核一個員工的績效跟考核一個人的品質有很多類似之處,很難做到“非此即彼”的判斷。員工可能在這件事上做得不好,但是事出有因,領導幹部不能被一時的表麵現象給蒙蔽了。所以,領導幹部一定要考慮周全,了解實情,隻有這樣才能讓員工心服口服。
某公司的一位主管對一位員工說:“小李,我昨天讓你寫的會議報告,你怎麼還沒交上來啊!沒有報告,你叫我怎麼開會。”
“不完全是那麼一回事。開發部的高總打了電話過來,說是會議推遲了,所以我就先做別的事情了……”
“我知道他打電話給你。但你要知道我先說過要看那份報告。”
“我知道,可是高總說有更重要的事情……”
“我不是早跟你說了嗎?我才不管誰跟你打電話。你是我部門的人,你應該聽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