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快得起來(1 / 3)

工作要有條不紊,也要高效執行。可以說,執行是計劃與成功之間最關鍵的一環,它不是簡單的戰術,而是一整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係統流程。沒有執行,領導幹部的任何決策都不能得到實現。應該說,一個顧全大局的領導幹部不但要沉得住氣,也要快得起來,在工作過程中力求高效執行。

◎上級的命令要努力貫徹執行◎

沒有服從就沒有指揮,沒有指揮就談不上管理,無論我們對上級的指示有何看法,隻要這個指示不違反原則,一個識大體的領導幹部應該隻抱著一種態度——堅持執行。

堅決執行、絕對服從是一個顧全大局的領導幹部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一個人無論在什麼崗位,服從意識在決定成敗方麵都起著關鍵作用。要想在工作中成就一番事業,我們就必須做到服從安排、服從大局。隻有先服從了領導,服從了大局,我們才能談得上為公司付出了。

1861年,美國開始了內戰,但是美國總統林肯卻為了尋找一名合適的指揮官而非常頭疼。林肯篩選指揮官有自己的標準,就是要百分之百地執行他的命令,不為拖延找借口。最後,林肯選中了一名叫格蘭特的指揮官。

格蘭特從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到林肯欽點的指揮官,他的仕途可謂是平步青雲,在戰爭中總是被委以重任,而他也總能不負眾望,能夠快而有效地完成任務。

每一次格蘭特將軍贏得戰爭勝利之後,就會有很多人問他取勝的秘籍。後來,格蘭特成了美國的總統。有一次,他回到母校視察,一名西點軍校的學生就問格蘭特:“總統先生,請問您是被西點軍校什麼精神鼓舞著,促使您一直勇往直前?”

格蘭特淡淡地回答道:“堅決執行,絕對服從。”

堅決執行,其實就是服從大局。一個領導幹部應該做到對上級和領導安排的任務不打折扣,不講條件,積極擔當,堅決完成,把組織的需要作為行動目標,勤勉敬業、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關於“堅決執行,絕對服從”, 巴頓將軍在《 我所知道的戰爭年代 》裏寫了這麼一個故事。

他想提拔一個人,便把所有的候選人都召集在了一起,對他們說:“夥計們,我想在倉庫的後麵挖一條戰壕。這個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尺深。”然後他就走了。

巴頓將軍走後,這些士兵就聊了起來。

有的士兵說:“挖這個戰壕,人想藏也藏不住啊!一點用處都沒有,我才不幹呢。”大家都覺得沒有什麼用,都不打算幹。隻有一個人說了一句話:“管他有什麼用呢,巴頓這個老家夥,我不管他,我先幹再說。”於是,他就一個人拿起工具幹了起來。

最後,就是這名罵巴頓將軍的士兵得到了提升。

其實,執行力就是把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的能力。現代組織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執行力。無論多麼宏偉的藍圖,多麼正確的決策,多麼嚴謹的計劃,如果沒有高效的執行,最終的結果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執行力就沒有成功,執行才是硬道理。畢竟,構想再偉大,也要有人將它實踐出來,這一切,靠的就是執行力。

有個畢業於某名牌大學會計專業的小姑娘找到了一份工作。她第一天上班的時候,老板對他說:“小張啊,你想當會計啊!那麼你先要到基層磨煉6個月,熟悉熟悉公司的情況。”

小姑娘想不明白,作為公司的一名財務人員,為什麼還要去底層工作。不過,她並沒有想太多,決定先幹再說。於是,她來到了車間。她在一名老師傅的幫助下,在短短的3個月裏就把該學的技術都學了,並且還在廠裏舉行的技術比賽當中拿到了第一名。老板很是高興,他覺得她是個能沉得下心來認真做事的人。

6個月很快就過去了,老板找到了她,對她說:“小張啊,你是不是還想當會計啊?”

她知道老板這樣對她說肯定別有用意,就回答道:“我聽從您的安排。”

老板真誠地說:“其實,廠裏最需要的不是財務人員,而是管理人員。做財務的在哪裏都能找得到,但能把管理做好的人才卻很難得。我讓你去做車間主任,你覺得怎麼樣。”

就這樣,這名小姑娘在同學還在四處求職,尋找工作的時候,已經迅速地當上了車間主任,成了老板最重視的人才之一。

企業要想把計劃和目標變成現實,靠的就是員工們的執行力。可以說,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對於上級的命令,我們有時可能不太理解自己為何要這樣做,但是必須馬上執行。

比爾·蓋茨說:“在未來的10年內,我們所麵臨的挑戰就是執行力。”對於上級的命令,想不明白,那就不要想了,堅決執行,絕對服從就是了。

◎馬上行動,習慣拖延的人缺乏大局意識◎

無論什麼時候,對手頭的工作絕對不能放鬆,要立刻著手去辦。

湯姆·霍普金斯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大師”,他平均每天銷售一幢房子,至今仍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保持者,他的學生在全球超過500萬人。

當他的事業迎來頂峰的時候,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的成功秘訣,而每次有人問他秘訣的時候,他的答案都是4個字:“馬上行動!”

“馬上行動”是霍普金斯的成功秘訣。

“馬上行動”強調的就是高效的執行力。其實誰都知道“馬上行動”的重要性,但是有些人在麵對工作的時候,腳步卻始終停留在猶豫不決的起點上,他們總是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拖著自己前進的腳步不得向前,給自己製造各種問題:我要是失敗了怎麼辦?我準備得可能還不夠充分,現在也許時機還不到;這樣就開始太倉促,等等。

有些員工可能還有這樣的想法:“反正上司沒規定今天必須完成,那麼拖到明天也沒什麼關係吧。”結果,你拖一天,那麼你的下屬可能就會拖兩天,這樣一來,又怎麼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呢。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領導幹部和下屬很容易就會養成拖延的習慣。一位優秀的領導應該很清楚,拖延最終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可以肯定升遷和獎勵是永遠不會落在慣於拖延工作的人身上的。

戴維畢業於美國某一名校,是一家遊戲公司的網站編輯,他各方麵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不過,他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在工作中拖拖拉拉的,時常不能按時完成老板布置的工作任務。

一次,老板將新簽約的一個遊戲開發方案交給戴維來完成,規定的時間是兩天。戴維接過任務,心想加上今天的話,有3天時間,自己完全沒有必要那麼急著工作,不如先看看微博,瀏覽一下新聞。

當戴維玩得差不多了,正準備開始工作的時候,卻到了下班的時間。

戴維說:“沒事,反正還有兩天。”到了第二天,戴維開始不慌不忙地為工作準備著,卻沒想到剛開始一個小時,就被老板叫去參加一個學習研討會,耽誤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不過,他還是這樣告訴自己:“不著急,反正明天還有一整天時間。”

第二天到了公司,戴維想起了以前玩的一款遊戲,決定先玩一會兒再工作。正當戴維玩得忘乎所以時,老板的電話來了,“戴維,工作完成了嗎?其他同事都交任務了,你呢?”

戴維趕緊以學習耽誤了時間為借口,從老板那裏爭取到了一天的時間,並最終完成了策劃方案。但由於策劃方案寫得倉促,幾乎沒有什麼新意,連修改的時間都沒有,最後客戶不滿意他的策劃方案。戴維受到了老板的批評。

在職場中,像戴維這樣的人並不少見,他們的問題不是工作能力不行,而是工作態度的問題。這種離工作期限越來越近,心裏雖焦灼萬分,表麵也已按捺不住,卻依然磨蹭著不開工的人,即使他是天才,但對於企業的老板來說,跟庸才也沒什麼兩樣!

對於公司來說,我們拖延所造成的後果或許會在其他同事的勤奮當中得到彌補,而我們自己呢?拖延所帶來的惡果隻能讓我們自己來承擔。今天你把工作推到明天,明天把工作推到後天,許多成功的機會就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中失去了。作為公司的領導幹部,我們一方麵要做到自己不拖延,同時也要讓下屬拒絕拖延,並知道拖延的危害性有多大。

有一次,美孚石油公司CEO李·雷蒙德準備到某分公司去巡視工作。當到達休斯敦一個區加油站的時候,已經是下午3點了,他看見油價告示牌上寫的竟然還是昨天的油價,而在今天早上9點,美孚總部就已經下令將每加侖的油價下調5美分了。為此,李·雷蒙德非常生氣,立即讓助手找來了加油站的主管詹姆斯。

李·雷蒙德根本沒給匆忙跑來的詹姆斯喘息的時間,就指著報價牌大聲斥責他道:“先生,你是不是還在做著昨天的美夢!要知道,你的拖延已經給我們公司的名譽造成了很大損失,因為你們收取的單價比總部公布的單價高出了5美分。每一個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可以在任何場合嘲笑我們的管理水平,如果讓某位喜歡‘熱鬧’的記者得知了這件事,你很可能就會在明天的《紐約晚報》上看到諸如‘美孚石油公司說油價下調,但卻沒有’之類的文章。你知道不知道,就是因為你的拖延,很可能會讓我們的公司被傳為笑柄!”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詹姆斯連忙說道:“您說得對,我立刻去把油價改過來!”於是喘息未定的主管一刻也沒有耽擱地把油價改了過來。看見告示牌上的油價得到更正以後,李·雷蒙德麵帶微笑語重心長地對詹姆斯說:“如果我告訴你,你腰間的皮帶斷了,你打算過一會兒去更換它或修理它,那麼,當眾出醜的隻有你自己。你要記住,任何拖延受害的不僅僅是公司,更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