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坑害的不僅僅是公司,更是我們自己。很明顯,一個總是拖延的人,是不可能做到顧全大局的。知道了拖延帶來的危害,我們就應當盡可能地克服這個壞毛病,而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馬上行動,絕不拖到下一刻”。當我們接到了新的工作任務,就應當第一時間切實地行動起來,列出自己的行動計劃,然後按照計劃去執行,一刻也不能耽擱。如此一來,我們的工作效率會迅速地提升。
誠然,許多人其實並不是刻意想要拖延,他們把事情拖得很久是因為他們喜歡等到萬事俱備之後再行動,但他們卻忽視了一個事實,條件不是等來的,而是創造出來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永遠等不到外部條件全都完善了的那一天,也就是說,很多工作都會有我們想象不到的困難。隻要行動起來,這些困難很有可能就會解決掉。即使暫時解決不了,我們心裏至少有了一個底,知道該往何處尋找辦法,解決問題。
歌德有一句名言:“隻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燒。一旦開始,完成在即。”任何時候,當我們感到拖延的惡習正悄悄地向自己靠近,或當此惡習已迅速纏上我們,使我們動彈不得時,我們都需要用這句話來警醒自己,以激發自己的工作積極性,做到絕不拖延,立即行動。
◎高效完成任務,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對於一個團隊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在關乎生死存亡的戰場上,絕對不存在第二次選擇的機會。一個領導幹部能否“第一次把事情做對”,不但關係到自己作為領導者的水平,更直接關係到團隊成員的利益,甚至整個公司的利益。
現在有很多員工,在做事的時候都不仔細想想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一接到任務馬上就開始行動,直到完成為止。雖說馬上執行、絕不拖延這是敬業的體現,但是現在的工作絕對不是不需要任何思考,實際上,大多數工作還是需要我們費盡心思去思考的。如果我們什麼都不想,就開始做一份工作,看起來自己很努力,但是最後的結果往往卻不盡如人意。看到下屬工作效率這麼低,作為領導的我們,有責任告訴他們問題出在了哪裏。
夏宇畢業後,好不容易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了一份做設計的工作。由於自己沒有什麼經驗,他擔心自己不努力工作的話,就會被老板解雇,所以,他工作起來比誰都賣命。
有一天,老板給了他一個活:給某一位客戶設計戶外燈箱廣告。由於完成任務的時間非常緊,夏宇就沒有仔細審核廣告的校樣。
當設計好的廣告送到客戶那裏,並準備安裝時,客戶發現了一個問題:在設計的廣告中弄錯了一個電話號碼——服務部的電話號碼被打錯了一個數字。
客戶對此很生氣。
本已疲憊不堪的夏宇一麵忙不迭地向客戶道歉,一麵表示馬上修改這個錯誤。忙了大半天才重新弄好。
事後,老板對他說:“夏宇,你工作很努力,我們都知道,但你也要注意點方法,就拿這件事情來說吧,如果事前認真一些,把事情做好,就沒有必要再耽誤一天的活了。”
聽到老板的話後,夏宇一個勁地說:“老板,對不起,我下次一定注意。”
我們無法得知夏宇是否還會犯這個錯誤,但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工作的時候沒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那麼結果勢必很難讓人滿意。更重要的是,在開始的時候一旦沒做好,到最後才發現錯了,結果還得重新來過。
這樣一來,我們就得花費雙倍的時間和精力來工作。就拿夏宇的經曆來說,他隻是不小心打錯了一個電話號碼,看起來這隻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錯誤,但是,這個錯誤卻可以給他造成一係列的麻煩和損失。如果修改後影響到燈箱效果的話,那麼還得重做。
如果一個普通員工沒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好,那麼隻是一個任務沒有很好地完成;如果一個部門領導這樣做的話,那麼就會浪費掉公司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更為可怕的是,這種錯誤往往不僅讓自己忙,還會放大到讓很多人跟著他忙,進而給公司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或形象損失。 因此,作為公司的領導幹部,當我們發現自己或下屬總在反複地做同一個任務的時候,就要想想自己的問題在哪兒。
詹姆斯是一名比較有名氣的企業顧問。
有一天,一個企業家來做谘詢,他對詹姆斯抱怨地說道:“我的工廠總是不能按期完成生產計劃,總是延期發貨,客戶們為此怨聲載道。為了趕工期,我不得不又招了100名工人加班加點地趕工,但是生產進展永遠都趕不上增加的訂單。”
詹姆斯去他的工廠考察了一番:那是一家非常現代化的大工廠,生產設備非常先進;有7條裝配線可以把不同的部件組裝在一起;在每條裝配線的盡頭都設置了檢查站,一旦哪個環節出現問題,質檢人員就會記錄在一張單子上。而幾乎每台機器都會在某個環節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出現問題的產品被送到返工站,那裏搭建了幾個工作間,由最有經驗的工人負責返工的工作。返工之後,產品就可以出廠發給客戶了。
詹姆斯在考察的整個過程中沒有說一句話。午餐的時候,企業家終於忍不住問詹姆斯:“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返工的次數?”他還列舉了一些不能不返工的條件:
1.機器在生產過程中是不可能不出現錯誤和問題的。
2.所有的工人都很努力,大家都沒有偷懶工作,為了工作,他們甚至可以工作到夜裏12點,這已經是工作的極限了。
3.我們的技術已經是最先進的了。
詹姆斯笑道:“我給你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取消返工區。不妨試一下。”
“把返工區取消?哦,不,先生,您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啊?這樣的話,返工的產品在哪裏重新修複加工?要知道返工的產品占了全部產品的30%!”
詹姆斯說:“我當然不是在開玩笑,你隻要做一件事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而且以後永遠都不會出現返工。我希望你能嚐試一下,當你嚐試了,肯定會吃驚的。”
“這是不可能的!”企業家叫道。
詹姆斯先生沒有說話,隻是拿出紙筆,寫下了這樣的建議:
1.立刻把返工站關閉,讓那裏的工作人員回到各自的生產線當中去,做指導員和培訓員。
2.在生產線盡頭擺上3張桌子,讓質量工程師、設計工程師和專業工程師各管一張。
3.將出現的缺陷按“供應商的問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設計的問題”進行分類,並且堅持永遠、徹底地解決和消除這些問題。
4.將機器送回生產線修理。
5.建立“零缺陷”的工作執行標準。
這位企業家雖然不相信如此簡單就能解決他的問題,但還是按照詹姆斯的建議進行了改進。結果,他們發現了許多問題。比如,訂購零件時,隻看價格高低;沒有對生產線的工人進行很好的培訓;有的人接受了這樣一種觀念,就是一切都需要返工。
幾星期之後,這位企業家吃驚地發現,生產進度發生了質的飛躍,無論訂單如何增加,他們總是能夠按時甚至提前完成。不僅如此,他們還在製造車間立了一個標誌板,上麵寫著生產無故障、無缺陷產品的天數。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越來越大,且他們還學會了檢查新產品的好方法:工人一邊裝配,一邊將出現的問題提出來並解決掉。不僅如此,一般情況,工人們每天隻要工作8小時就能完成任務。
最讓企業家興奮和自豪的是,由於員工們生產速度快,提供的產品質量穩定、性能可靠,很快便占據了本行業最大的市場份額。日本企業原本已進入了這一市場,但由於看到該公司的領先水平,最終選擇了退出。這家企業也成了所屬行業中第一家打敗日本企業的美國企業。
取消返工區,其實就是告訴大家:第一次就要做對。這樣看來,“第一次做對”是如此的重要。公司的領導必須要給下屬灌輸這樣的觀念:要想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就必須第一次就做好。
◎有時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現代企業已經進入了全新的時代,企業過去贏得競爭優勢的方式,如成本、質量、技術等很難再取得優勢,代之而起的是一種不斷變化的贏得和維持競爭優勢的全新的方式。一個真正具有大局意識的人就應該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在短跑比賽中,沒有一個人會去關注一個選手的跑步姿勢是不是漂亮,人們關注的隻是他的速度。隻有速度足夠快,才能得到別人的掌聲。企業的普通員工也是一樣,領導幹部更應如此,沒有速度就談不上高效。
很多人都追求完美,卻忘記了速度,認為隻要質量第一,就沒有必要擔心產品賣不出去。如果是20年前這樣想的話,那麼肯定沒有錯,因為以前競爭不是很強,隻要產品質量過得去,早晚會有人要。如今隻重視質量卻不行了,現在已經進入了超競爭的年代,任何一種新產品出來後,隻要得到市場的歡迎,那麼第二天肯定就會有一大批類似的產品出來。
企業要想讓自己的產品一直受歡迎,那麼就必須要比別人更迅速地生產產品,這就需要企業的每一位職員快速地完成任務,因為我們的快速執行可能會為公司占據先機,取得市場優勢。如果一味地講求工作的完美,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最好,那麼,我們可能要花一倍甚至是幾倍的時間。這樣不僅會增加公司的成本,而且會貽誤商機,使公司在市場的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