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畫師想:“國王的威嚴誰也不敢冒犯!盡管國王長相醜陋,我還是把他畫得漂亮一些吧。”於是,他畫了一張畫像呈獻給國王,畫上的國王不瞎、不瘸、不醜,威嚴無比。
國王看後,勃然大怒道:“你就是一個弄虛作假、阿諛奉承的小人,留著何益,來人,拉出去斬首!”就這樣,這個畫師被殺了。
有個畫師想:“既然國王不喜歡虛假,那麼就如實地畫吧。”這個畫師又畫了一張畫像呈獻給國王,這幅畫上的國王瞎著一隻眼,瘸了一條腿,又老又醜,沒一點一國之主的威嚴形象。國王看後,怒火中燒,大喝道:“你——你——竟敢醜化國王,冒犯天威,來人,拉出去斬首!”
畫師們見此情景,個個嚇得魂不附體,誰也不敢再冒險為國王畫像?但如果不畫,肯定是不行的,照樣會被殺的,正在眾畫師為難之時,人群中走出一個人來,他雙手呈上一幅畫像給國王。
國王一看這幅畫像,不禁連連稱歎,並將畫像賜給群臣觀賞。
這是一幅國王狩獵圖,國王一條腿站在地上,一條腿登在一塊飛石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在舉槍瞄準。這幅畫實在太妙了,既沒有把國王的醜態畫出來,又體現出了國王的威嚴,百官驚歎不已,畫師們更是嘖嘖稱讚,自歎不如。國王賜給這個畫師千兩黃金作為獎賞。
故事中這位聰明的畫師,正是在壓力的“逼迫”下,完成了一幅絕妙的作品,獲得了國王的認可。試想,如果不是國王的威逼,也許畫師很難產生這樣的靈感。
反觀職場,一個具有大局意識的領導幹部,不僅需要給自己一點壓力,還要給下屬們施加一點壓力。沒有一點壓力,人們就會變得越來越懶散,最後一事無成。
雖然員工在壓力下工作,會遇到更多的困難,但他們從挫折和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從成功和順利中學到的還要多,每一次的挫折和失敗都是向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用壓力引導一個良性競爭的風氣◎
人是社會的產物,社會是一個集體。在職場當中,公司就是一個集體,現代企業競爭得非常激烈,要求每一個公司都必須具備良好的競爭力。因此,作為領導幹部,我們需要給自己壓力,並且還有責任用壓力來引導一個良性的競爭風氣。
領導幹部的工作責任有很多,上麵我們談到的就有為下屬安排工作,解決下屬們的煩惱,等等。不過,還有一些責任我們沒有談到,其中一個就是要用壓力引導一個良性競爭的風氣。
在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裏,員工們才能全心全意地為企業付出,並創造出出乎意料的成績。
通常情況下,那些精明的領導幹部都會鼓勵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良性競爭,因為這樣的競爭有助於領導實現不斷提高利潤的目的,而且員工之間有序的良性競爭也是企業獲得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在印度有一家天然橡膠公司,割膠工人們工作都非常懶散,隻能勉強地完成公司規定的任務。為了調動員工們工作的積極性,公司想出了一個辦法,把每天每人割膠的產量分為兩個檔次,一部分人能拿到更多的工資,而一部分人的工資將會減少。
沒過多久,公司局麵大為改觀,產量很快就提高了數倍,因為沒有人願意落後於他人,同事間的競爭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收益。
由此可見,用壓力引導一個良性競爭的風氣是顧全大局的一種體現。良性競爭的氛圍,對企業員工的個人發展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在時刻都強調發展和進步的企業中,如果你足夠冷靜和聰明,就會很容易地發現,你的下屬們時時刻刻都在努力向前發展。當你前進時他們也在不遺餘力地向前邁進,當你停下腳步時他們仍然毫不懈怠地保持進步。
現在很多企業都用“競爭上崗”這一用人方法,就是依據這一道理。在公司當中,通過競爭的手段,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員工,而留下那些優秀者。在這種競爭機製下,總會有優秀者勝出、拙劣者淘汰的現象,雖然有些殘酷,但這卻是公司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激勵人們不斷前進的重要手段。
英特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製造商,它成立於1968年,具有44年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曆史。我們在觀看其他一些比較出名的企業的曆史的時候,總會發現這些企業都曾多次麵臨破產的危機,但是英特爾公司卻很少發生這樣的事情。主要原因就是英特爾這家企業各方麵的靈活性非常高。
一家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怎麼樣,一定跟該企業的員工有很大的聯係。英特爾公司的每一個員工都會感覺到一定的壓力,他們不斷地進行著“自我淘汰”。該公司的任何人都不滿足自己已有的成績,在每個人的意識深處,隻有創業,沒有守業;隻有進取,沒有退縮,誰要是守業就要被嚴酷的競爭所淘汰。
在英特爾,人們的競爭已經上升到了精神的競爭,每個員工的心中都裝著神聖的英特爾事業,並不斷進取,不斷創業,讓英特爾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良性競爭最明顯的體現方式,就是每個員工都感到自己被公平對待。他們對自己所承擔的責任以及公司給予的報酬都心服口服。隻有讓他們感覺到公平,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他們才願意使出渾身解數、發揮最大能量為企業服務。
和英特爾類似,美國最大的郵政快遞、物流跨國公司——聯邦快遞,也一直秉承著這種公平競爭的精神,讓所有員工都能感到自己被公平對待。他們通過嚴格的製度讓員工來評判自己的管理者,以保證領導者的公平。
聯邦快遞製定了嚴格的製度,以嚴格訓練和密切監督每一位管理者為切入點。每一位管理者每年都要接受上司和下屬的全方位評估,如果一位管理人員連續幾年所受到的評估都低於一個預定的數值,那麼等待他的隻能是降職或者解雇。
員工們每年會收到一份調查問卷,問卷裏麵一共有29道題,其中前10題都與其直接主管有關,比如“主管做事公平嗎”等問題,接下來的問題一般會涉及直屬上司的管理態度。
公司在收回問卷後則將調查結果按不同團隊做成表格,並列出各位主管的成績。前l0題的綜合得分為領導指標,關係到公司300位高級主管的紅利,這一部分可高達資深主管底薪的40%。如果某位主管的領導指標不合格,就拿不到這筆紅利。聯邦快遞的這項製度對所有主管而言就意味著他們必須要引導一個公平的風氣。
企業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要能夠建立起完善的製度,對表現好的員工能夠及時表彰,而對工作表現欠佳的員工能夠迅速處理,這樣就能極大地滿足員工的心理需要。對員工而言,很多時候,心理上的滿足要遠遠高於物質上的滿足。領導者隻有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員工,引導他們進行良性競爭,才能推動企業不斷發展,為企業帶來無窮的活力。
◎敢於挑戰壓力的人,才值得培養◎
企業要想發展得快,就需要培養一批顧全大局的人才。那麼什麼樣的員工才值得培養呢?其實很簡單,就是那些敢於挑戰壓力的人。
一個真正具有大局意識的人,肯定是一個不畏困難,具有強大抗壓能力的人。而這些人也是所有企業最渴望得到的人才,即使他們暫時的能力不是很強,但是隻要他們在公司需要自己的時候敢於挑戰壓力,挑戰困難,那麼他們就是企業裏最值得培養的人。
年僅36歲的張傑,已經成了J集團的總經理。那麼他是如何取得這麼高的成就的呢?這一切還得從10年前說起。
10年前,張傑從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取得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同一年,張傑進入了J集團。他來到J集團的時候,是想成為一名計算機研究人才,但是J集團最後安排他去做站台,因為當時J集團並不缺少研究人才。
如果是其他人恐怕都會覺得自己有點大材小用,要知道,那時,碩士是很高的學曆。
J集團如此安排工作,張傑完全可以給自己找很多理由,另謀他處。但是,他卻接受了公司的安排,並且還站得非常好。
後來,張傑被調到了一個研發中心,負責研發一個產品。他在這個部門做得很不錯。那個時候,J集團還準備派一批優秀的人才出國培訓。張傑還爭取到了這個出國培訓的機會。就在這個時候,J集團的總裁找到張傑,對他說:“你就別出國培訓了,你先負責PC電腦的營銷。”
張傑說:“不出國就不出國了,那就先負責PC電腦的營銷吧。”結果在張傑的帶領下,經過3年的時間,J集團成了國內最大的計算機生產企業之一。J集團就是在張傑為代表的顧全大局的領導幹部們的帶領下迅速地成長了起來。
企業要想發展得快,要想盡快縮短與國際知名企業的差距,那麼就需要很多像張傑這樣具有大局意識、敢於挑戰壓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