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推銷員思維和行動心法(3)(2 / 3)

“你希望這種商品能提供什麼好處?”

“你認為這種產品對貴公司有沒有幫助?”

如果顧客一開始就猛烈攻擊產品(如“你的產品貴得離譜”),你更要避免防禦性的肢體語言(如靠向椅背,雙臂交叉)。要充滿自信,以語言及行動表示你願意提供幫助。

要及時捕捉購買信息

購買信息通常不以言傳,因為買方不願意直接告訴你,但絕大多數顧客如有意購買你的產品,都會表現出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向你傳達購買信息。當這些購買信息出現時,你必須立即主動要求成交,因為顧客下決定購買時總是猶豫不決。

從前的推銷理論說,等顧客心理狀態最合適的時機,才進行交易,也就是所有條件都成熟之後才要求成交。因為這時候顧客的心情平和,容易說話。

但是,現在是顧客至上的時代,新的信條是——讓顧客告訴你何時可以成交。這代表成交機會不隻一次,但是最好在成交信息首次出現時就要求成交,這樣可以使成交率倍增。

你可以利用試探性成交(要像在聊天一樣,不著痕跡地試探成交意願),來了解顧客是否做好準備。如果得到正麵響應,生意就談成了。如果沒有,繼續進行推銷,然後製造機會,再試一次。

“永遠保持警覺”的成交藝術

開始注意購買信息之後,你比較容易判斷何時可以成交。注意購買信息的經驗愈豐富,就愈容易發現購買信息,最後幾乎可以成為一種直覺。

顧客問:“什麼時候可以送貨?”你說:“你覺得什麼時候比較好?”顧客說:“盡快”,這代表你成交了。

拿出訂單問:“今天幾號?”形成互動。如果顧客告訴你日期,等於說:“我要買了。”

當你判斷顧客準備要成交之後,不要再多,話,否則通常會失去交易。時機一到,盡快采取行動成交,就算話說到一半也要立刻停止,一秒鍾都不能拖延。一出現任何成交信號,什麼都不要做,也不再試圖說服,直接采取成交行動。有經驗的推銷員看得出顧客好不好相處,有沒有反應。誰也不喜歡沒有反應的顧客。然而,這種顧客卻是最需要下工夫的,你隻要覺得時機到了,馬上采取行動,效果會好得讓你吃驚。

請牢記成交藝術的重要指導方針:“永遠保持警覺。”

引導對方迅速采取行動

美國一家雜誌社為了促銷一種名為《自然之謎》的雜誌,寄出了印刷精美的彩色圖片,其中有一頁設計雅致,中間有兩處空格,信封裏還附了兩張背膠式印花。郵件中這麼解釋:“請將印花貼在您所選擇的訂閱期限上,並盡快寄回本公司。”

為什麼要用印花?為什麼不直接請顧客郵寄訂購單?答案十分有趣——讓顧客采取一些實際行動,可以提高購買興趣。專家認為,讓顧客動手貼印花,訂購率會大為增加。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恐怕連郵購大師都不懂。但是經驗豐富的推銷員都了解顧客的這種心理,這是他們從工作上獲得的結論。“采取行動”推銷心法能夠獲得顧客的善意回應。

一次,美國著名推銷員法藍屈的產品介紹還沒結束,他的顧客畢肯已經興趣盎然,推銷進行得非常順利。接著法藍屈站起來,走到畢肯的辦公桌前,問道:“可以借用你的電話嗎?我要確定存貨夠不夠。”他解釋:“我們都談到這個地步了,我不想讓你失望。”畢肯答應法藍屈使用電話,這場交易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