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進退自如地做人(2)(1 / 3)

秦昭王時期,蔡澤評論“範睢辭相”時說:“古語說‘太陽正中就要西斜,月亮正圓就要缺損,物盛必衰’。這都是自然常理,進退盈縮,隨時變化,這是聖人的常理。所以國家清平就做官,國家昏亂就隱退,而且大雁、犀牛、大象,它們的壽命不是不長吧?之所以容易死去,就是被餌料所誘惑。蘇秦、智伯的智慧,並不是不能避開受辱而死,所早死的原因,就是被利益所誘而不知足、知止。所以聖人以禮法來節製欲望,取民心有限度。使用時,用有止境。所以誌向不橫溢,行為不驕狂,抱守著道而不失去,顧承天下不會滅絕。從前齊桓公九次集合諸侯,一統天下,至於蔡丘的集會上,有驕矜的神態,陪伴的有九位國君。吳王夫差,用兵天下無敵手,依仗著勇猛剛強,輕視諸侯,攻擊齊晉兵敗,以致受到殺身的災禍,敗亡了國家。”

張良成為千古良輔,被後世謀臣推崇備至,不僅在於他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佐劉邦創立西漢王朝,還在於他能因時製宜,適可而止,最後,既完成了預期的事業,又在那充滿悲劇的封建專製時代裏保存了自己,功成名就。

自從漢高祖人主關中,天下初定,張良便托辭多病,閉門不出,屏居修煉道家養身之術。漢六年正月,漢高祖剖符行封。因張良一直隨從劃策,特從優厚,讓他自擇齊地三萬戶。張良隻選了個萬戶左右的留縣,受封為“留侯”。他曾說過:“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鬆子(傳說中的仙人)遊。”他看到帝業建成後,君臣之間的“難處”,欲從“虛詭”逃脫殘酷的社會現實,欲以退讓來避免重複曆史的悲劇。的確如此,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準則。在漢初消滅異性王侯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讚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問親”的遺訓。張良堪稱“功成身退”的典範。

而韓信卻不善中庸,他被捕時,自我感歎地說:“果然像人們所說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經安定了,我固然應當死啊!”這就是韓信不能激流勇退,又沒有避禍的方法的結局。

漢十一年,蕭何建議劉邦殺韓信,這正合劉邦的心意,張良一出走,馬上封蕭何為相國,加5000戶,兵卒500人,一個都尉為警衛。陳平前來拜見蕭何說:“你的禍患從現在開始了!最好是讓封不要接受,並出盡家財,資助軍隊,這樣劉邦才高興。”蕭何聽從了他的計謀,果然劉邦大為高興。

漢十二年秋天,靳布謀反,劉邦親自帶兵征討,一舉擊滅。蕭何又拿出很多家產,安撫百姓,並資助軍隊。在征討靳布回來後,有人拜見蕭何說:“你滅族的災禍不遠了!你尊位相國,功勞又第一大,對你的封賞還能增加嗎?而且你當初入關中,深得百姓的信賴,已有十多年了!民心歸附你,劉邦必然注意你,怕你傾動關中。如果現在你多買田地,低息放貸款,用以自汙,劉邦才會放心。”蕭何聽了那人的建議,依計而行。劉邦探聽到蕭何近況後,果然放鬆了對他的警惕。這就是蕭何避災自保的策略。

退讓,不是失去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受得住委屈,方能保全自己,經得起冤屈,事理才能得到伸直,低窪反能盈滿,凋敝反而新生,少取反而得多,貪多反而失多。其實在危難中能保全自己的人,全憑懂得這個道理,退讓不是失去,進取並非就是得到。對待得失,恰到好處的態度和方法是:“得到後不得意,失去時不失意。”

美國一位農家子弟,完全靠個人的力量搞起食品加工業,後來竟成為國際知名企業家,這個人就是美國的亨利·霍金士。

霍金士一生保持了農民那種純樸的性格,他在企業界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正是靠了這種誠實的性格。當然,在商業上僅靠厚道是不夠的,同時還必須兼備另一種才能,這就是經營的能力和創業精神。霍金士正是一位能把農民的誠實和商人的精明融為一體的企業家。

霍金士在經營食品加工業初期,美國的“純正食品法”還沒有製定,有不少食品加工業人員在食品中亂加一些東西,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霍金士一開始就反對這樣做。他嚴格要求本公司的職工,要抱著“這些食品是我們自己吃”的心理去工作,要特別注意衛生。但在價格問題上,他“從不遷就消費者”。他認為,自己既然提供優質產品,理應得到相當的價格;消費者既然吃到純正的食品,就必須付出相當的費用。

霍金士堅持自己的原則幾乎到了固執的地步,這在同行中受到了不少非議。由於他堅持質地純正,所以他堅持做到:凡是要在食品加入任何東西,必須經過專家試驗,證明這樣做,對於人體無害,方可投產。給食品添加防腐劑也無例外。

經過試驗,證明防腐劑對人體有害,霍金士看了實驗報告,甚為震驚。因為同行幾乎在所有的食品中都添加了這種防腐劑,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他決定將這份實驗報告公布於眾。但專家建議他再冷靜地考慮一下,因為這可能會在食品業引起軒然大波,結果很可能遭到同行的反對和排斥,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劑有利於食品存放和保鮮,如果反對添加防腐劑,勢必會給食品工業帶來困難,從而也給自己的企業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