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萊拉·阿裏出現在了阿迪達斯最新的廣告片中,她就是拳王阿裏的女兒。原來拳王阿裏的女兒也打拳!她甚至與父親老拳王在拳擊台上同場競技,演繹了又一個“挑戰不可能”的故事。
“我是萊拉·阿裏,我是一個職業拳擊手。我身上背負著三條世界重量級拳王金腰帶,職業生涯的戰績是16勝、0負,曾13次擊倒對手。當我第一次在電視裏看到女子拳擊,就像一根導火線在我腦中點燃,我對自己說:我也要那樣!”萊拉·阿裏如是說。
“我想我麵對的最大挑戰就是:成為萊拉·阿裏,而不是永遠被人稱為穆罕穆德·阿裏的女兒。告訴你們,我的父親是個大男子主義者,他甚至不喜歡我穿短褲和運動衣。但是,我從不認為女人和拳擊是一對矛盾。我想成為一名戰士,同時也是一個讓人激動不已的漂亮女人。”萊拉·阿裏這樣解釋自己的選擇。
至於她的父親老阿裏,後來每次看完女兒的比賽,都會對她說:“你是最優秀的!”終於,萊拉·阿裏贏得了三項世界冠軍。麵對榮譽,她這樣回答:“有人說女人不該打拳擊時,你認為我會怎麼做?是的,沒錯,上!我現在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也是最優秀的女戰士。當人們走向我,告訴我他們受到了鼓舞,我使他們相信‘沒有不可能’時,我的心情棒極了!那讓我感覺到自己的意義,我必須繼續做得更好。”
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卻因為努力而變成可能,隻要敢去做,就沒有什麼不可能。
苦難成就輝煌
做人有誌氣,就不怕挫折和逆境。李密生下來六個月,父親就去世了,但他牛角掛書,努力不輟;蘇洵到成年後對人生才有所醒悟,開始發憤讀書;韓愈年幼便成為孤兒,他立誌成材,後來終於成為一代儒者。周文王被拘禁而演周易,左丘明眼睛瞎了而作國語,孫臏被砍斷雙腿,成為一名軍事家,司馬遷受宮刑而撰寫出“史家之唱絕”的《史記》,蔡文姬顛沛流離而寫出《胡笳十八拍》等等,這些故事家喻戶曉,耳熟能詳。
人不怕身殘,就怕心殘。心殘就是“喪誌”,就是“自辱其身”。那些身殘而心不殘的人,人生更加輝煌。台灣棉紙撕畫家溫鵬弘兒時患了重度腦性麻痹症,無法站立行走,從出生一直到14歲以前,他都是過著在地上爬行的生活。一直到14歲時,他才擁有了第一輛輪椅代步行走。
雖然人生如此坎坷,但他從未向命運低頭,而是不屈不撓、奮發向上,曾經榮獲“終生學習楷模獎章”。
雖然比別人失去了很多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他從小就刻苦自學,還想辦法克服語言發音的障礙。1992年,他以口試的方式正式通過小學學曆鑒定,那一年他剛滿28歲。後來幾十年中,他仍然頑強地堅持自學,達到高中的教育水平。
他30歲時才開始學習棉紙撕畫創作,起初他以為隻是將棉紙撕碎、搓揉,然後貼在畫紙上而已,學起來應該很容易,可是等到深入鑽研以後,他才發覺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憑著爬行了14年的頑強意誌,自創了溫馨工作室,專門研究撕畫。
後來他還多次到學校演講,給孩子們作報告,將自己人生奮鬥的經驗和他們共同分享。
他常常鼓勵年輕人說:“不要放棄自己,不要放棄熱愛的生命,我辛苦爬行14年都沒有放棄,你們碰到一點兒挫折算什麼?我可以,大家一定也可以。”
14年的爬行經曆,最終使溫鵬弘成就為一名撕畫家。
誰也不願意經受苦難。但是苦難往往也是一種經曆,一種啟迪,甚至是一種資本。麵對毅誌頑強的人,苦難終將成就輝煌。
學會中庸之道
一個人的事業發展到了相當的時期,更應該知道怎樣去對待發展、妥善處理。即使不選擇激流勇退,也須早備一些應對的措施,避免不利於己的事情發生。
劉克莊在《後村詩話》中寫道:“杭相李文靖乞去,《題六和塔》詩雲:‘經從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今日始知高處險,不如歸去臥林丘。’”一個人能體會到“高處的危險”,自然能居安思危,就能知足知止,淡泊藏用。知足知止,就能不驕不矜,無得無失。
王翦作為秦始皇的大將,統帥兵馬60萬,繼李信、蒙恬之後,再次攻擊楚國,秦始皇親自送他到灞上,王翦臨行前,向秦始皇要很多好的田宅園池。秦始皇說:“你放心去吧,何愁貧窮呢?”王翦說:“我作為您的大將,有功勞,不能得到封侯,所以作為您的鄉臣,我也要及時請求田地產業,好為子孫立足。”王翦開拔到楚國後,又陸續派人向秦始皇請要好田好地。有人詢問王翦這樣做的原因,他回答說:“秦王疑心重,又不相信人,現在出盡全國將士,以大權給我,我不多請求田宅,為子孫立產業,以消除他對我的不信任,我戰勝歸來,性命將很危險。”這就是王翦自保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