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做人要有好心態(6)(3 / 3)

檢查結果,果如所料,未發現任何異常,他本人也完全冷靜下來,隨後一同回到經理室。經理說:

“沒有什麼異常,比什麼都好,這就放心了。請喝杯咖啡吧!”

外國人也感到自己方才太冒失了:

“地板太滑,太危險,我隻是想讓你們注意一下,別無它意。”

經理說:“很冒昧,我們擅自修理了您的鞋,據鞋匠說,是後跟磨薄以致打滑。”

外國人接過剛剛修好的鞋,看到正合適的橡膠鞋跟時,對鞋匠高超的技巧大為驚訝,便高興地說道:“經理,實在謝謝你的厚意,對您給予的關懷照顧我是不會忘記的。”於是,愉快地握手後,外國人再次向經理道謝,才走出經理室。

經理送他出門說:“請您將這個滑倒的事忘掉吧,歡迎您再來。”外國人頻頻道謝,消失在人群中。

從此,隻要這個外國人到日本,必定住進這個飯店並到經理室致意。

事情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因此,當麵對意外情況時,我們就應該運用“手腕”了。首先是不要驚慌,要冷靜,再去解決它。這個飯店的經理,就是一個很有“手腕”的管理者,他懂得先以溫和的語言將客人穩定下來,以柔克怒,再用周到的服務使一腔怒氣化成滿心歡喜,轉禍為福,給飯店帶來了很好的聲譽。

改造壞習慣

快樂,永遠是我們生活中的陽光雨露。要得到快樂,就要養成快樂的習慣,快樂不僅僅是為了別人,更是為了自己。

我們的想法和習慣是結合在一起的。其中一方改變了,另一方也會自動地改變。

提到改變習慣性行為或者形成新的行為模式,直至這種行為成為自動反應時,很多人都畏縮不前了。他們把“習慣”與“癖好”混為一談。癖好是指你覺得有強迫性的行為,會引起嚴重的萎縮症狀。相反,習慣是不需要我們思考的,這完全是下意識的自覺行為。

我們的表現、感覺和反應有95%是習慣性的。鋼琴家用不著“決定”該觸哪一個琴鍵。舞蹈家用不著“決定”腳往什麼地方移。他們的反應是自動的,不假思索的。同樣,我們的態度、情感和信念也容易變成習慣的。

我們隻要來點“手腕”,費點心思做個決定,再練習或“形成”新的反應或行為,習慣就能修正、改變,甚至完全扭轉。鋼琴家要加以選擇的話,可以有意識地決定按另一個琴鍵,舞蹈家可以有意識地“決定”學會一個新的舞步——而且沒有什麼苦惱。完全學會新的行為模式,需要的是不停的注意和不停的練習。

你穿鞋時,習慣上不是先穿右腳就是先穿左腳。你係鞋帶時,習慣上不是把右手的鞋帶從左手的鞋背後繞過來,就是反著繞。明天早晨,你想好要先穿哪隻鞋、怎樣係鞋帶,然後,你有意識地下決心在21天裏形成一個新的習慣,先穿另一隻鞋、相反的方向係鞋帶。每天早晨以特定的方式穿鞋係帶,用這種簡單的舉動提醒自己;在這一整天裏都要改變其他的習慣性思考、感覺與行為。在係鞋帶時對自己說,“今天我以一種新的、更好的方式開始。”然後,一整天內都有意識地下這樣的決心:

我要盡量精神愉快。

我對別人的感覺和行為要友善一些。

我對別人及其錯誤、失敗和過失要少苛求,多容忍。要盡可能從最好的角度來解釋他們的行動。

我要盡可能地表現得對成功有把握,覺得自己就是我所希望的個性;我要練習在“行動”和“感覺”上都像是個新的個性。

我不讓自己的觀念給事實蒙上一層悲觀或消極的色彩。

我要練習每天至少微笑三次。

不論發生什麼情況,我的反應要盡可能地冷靜和有理智。

對於無力改變的那些悲觀的和否定的“事實”,我將完全不予理睬,拒之於頭腦之外。

簡單嗎?當然簡單。但是上述行為、感覺和思維方式的任何一種都會對心態產生有利影響。堅持練習21天,“體驗”這些步驟,看一看信心是否會增強!

成功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也許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你應該承認不是別人和環境,而是你自己的所作所為使你能獲得成功。你將不再安於生活的現狀,也不再指望一些奇跡的產生。

你已明確,正是你自己必須去幹些什麼,以便抓住獲得成功的機遇。你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而這種改變也是一種挑戰,你必須放棄習慣了的一些東西,而去經受一些你所陌生的東西。

改變是艱難的。當我們被要求除去那些我們所熟悉的思想和感情時,都會本能地加以抗拒,盡管我們也承認自己身上那些習慣是有害的。

改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我們試圖在一夜之間變得成功,我們將隻會再一次麵臨失敗。改造我們自己那些妨礙我們成功的習慣是我們值得慶賀的第一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