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做人要有好心態(3)(3 / 3)

(3)如果我們被某人激怒了,真想發泄一番,這時應該盡量克製一會,然後把它拖到明天,同時將抑製下來的精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做一些諸如園藝、清潔、木工等工作,或者是打一場球或散步,以平息自己的怒氣。

(4)如果我們經常與人爭吵,就要考慮自己是否太主觀和固執。要知道,這類爭吵將對周圍親人,甚至對孩子的行為帶來不良的影響。即使我們是絕對正確的話,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稍做謙讓。我們這樣做了以後,通常會發現別人也會這樣做的。

(5)先做最迫切的工作。在緊張狀態下的人,連正常的工作量有時都承擔不了。工作顯得是如此繁重,去做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痛苦,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一次隻做一件,把其餘的事暫時擱到一邊。一旦做好了,就會發現事情根本沒有那麼“可怕”。做了這些事後,其餘的做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3.保持寧靜

保持寧靜,是舒緩心中壓力的另一條途徑。馬卡斯·奧裏歐斯認為:“第一個原則是保持精神不要混亂。第二個原則是要正麵觀看事物,直到徹底認識清楚。”不要因為事情演變而擾亂激惱了我們的精神,對生活中發生的事始終保持一份沉靜很重要。

寧靜,既是身外的安靜,也是內心的鎮靜。保持寧靜,可以意靜守篤,調節身體氣血運行的全麵平衡,以達到養心健身的良好功效。而且還能全麵仔細地考慮問題,有助於處理好周圍發生的一切。所以,寧靜不僅可以修身養性,也可以調節人的精神。

寧靜,可以力戒虛妄,力戒焦慮,力戒急躁,力戒一切煩惱的事,做到心清意靜,可以感覺到一般人感覺不到的東西。

寧靜是種調節,一種超脫,一種升華。

當我們遇到煩心的事時,不要上火,讓事情冷一冷,慢慢地分析,慎重地思考,然後再采取措施。反應太快,常常會使人做出考慮欠周的行動。慎重可以有時問讓情緒平靜下來,讓理智的洞察力來主宰一切。

4.用感激的態度對待批評

沒有人是完美的,批評之詞會使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促使我們不斷進步。不管是善意的批評,還是惡意的攻擊,也不管人家的態度如何,隻要是批評,我們都要表示感激。因為這對我們的成長和進步大有益處。即使是極端的批評,隻要我們能正確地處理它,不僅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也能展示我們的個人魅力。當一個人隻能接受讚美之詞,卻拒不接受批評的聲音時,他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常常會受到來自別人的評價,或者是老師的,或者是同事的,或者是客戶的,或者是家人的,或者是朋友的……一般來說,除了惡意的攻擊和不懷好意的阿諛之外,評價不外批評和讚揚兩種。人性喜歡讚揚,這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同時也不該回避批評,而是應該虛心聽取批評、接受批評。

但是,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不肯接受批評、拒絕接受批評,甚至因他人的批評而憤怒。其原因,有的是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別人的批評毫無意義;有的是利益相關,接受批評就可能為此承擔責任,遭受損失;而更多的則是虛榮心作祟,覺得批評有損自己的尊嚴,有損自己的形象。顯然,為自己的錯誤接受批評,情通理通。哪怕是自己並無明顯過失,對於來自別人的批評也應該虛心接受。

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總是有益的。有智慧的人總是樂於接受批評,並設法從中學習。美國詩人惠特曼曾說:“你以為隻能向喜歡你、仰慕你、讚同你的人學習嗎?從反對你的人、批評你的人那兒,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訓嗎?”

對於接受批評來說,大人物比小人物更困難一些。這很好理解:大人物之所以成為大人物,是因為他們的生命曆程中更多的是正確——正確的抉擇、正確的規劃、正確的言行,等等。但大人物也有不足,也會犯錯誤,也就不免挨批。那麼,如果有人罵你愚不可及——這可以說是極端的批評,你會生氣或者會憤憤不平嗎?我們來看看林肯是如何處理的。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為了取悅一些自私自利的政客,林肯簽署了一次調動兵團的命令。軍務部長愛德華·史丹頓非常生氣,不但拒絕執行林肯的命令,而且還指責林肯簽署這項命令是愚不可及。有人告訴林肯這件事,林肯平靜地回答:“史丹頓如果罵我愚蠢,我多半是真的笨,因為他幾乎總是對的。我會親自去跟他談一談。”

林肯真的去看史丹頓。史丹頓指出他這項命令是錯誤的,林肯就此收回成命。林肯很有接受批評的雅量,隻要他相信對方是真誠的,有意幫忙的。

正是因為謙遜、正直、誠實,林肯才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富有人格魅力的總統,而這些品格中重要的一項,就是接受批評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