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咂咂嘴,不耐煩地等待著,納悶父親在做什麼。大約20分鍾後,他把火閉了,把胡蘿卜撈出來放入一個碗內,把雞蛋撈出來放入另一個碗內,然後又把咖啡舀到一個杯子裏。做完這些後,他才轉過身問女兒,“親愛的,你看見什麼了?”“胡蘿卜、雞蛋、咖啡”,她回答。
他讓她走近些並讓她用手摸摸胡蘿卜。她摸了摸,注意到他們變軟了。父親又讓女兒拿一隻雞蛋並打破它。將殼剝掉後,他看到了是隻煮熟的雞蛋。最後,他讓她喝了咖啡。品嚐到香濃的咖啡,女兒笑了。她怯生問到:“父親,這意味著什麼?”
他解釋說,這三樣東西麵臨同樣的逆境——煮沸的開水,但其反應各不相同。胡蘿卜入鍋之前是強壯的,結實的,毫不示弱;但進入開水之後,它變軟了,變弱了。雞蛋原來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殼保護著它呈液體的內髒。但是經開水一煮,它的內髒變硬了。而粉狀咖啡豆則很獨特,進入沸水之後,它們倒改變了水。“哪個是你呢?”他問女兒。“當逆境找上門來時,你該如何反應?你是胡蘿卜,是雞蛋,還是咖啡豆?”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許多人麵臨著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多個方麵的壓力、挫折、失敗與不幸。麵對這些,有些人因此陷於歎惜,迷茫之中。其實,身處逆境,大可不必為之灰心喪氣,要知道,逆境可以造就出更多的人才,經過自己的努力,成功一定是屬於你的。
愛迪生一輩子有大約2000多種新發明,像電影、電燈、留聲機等,都是愛迪生發明的。從1847年2月11日誕生到1931年10月18日逝世,愛迪生活了84歲,有人替他計算了一下,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看上去,搞發明對愛迪生來說,簡直就像家常便飯一般。其實,任何發明都不輕鬆,就拿電燈的發明來說,其經曆就千辛萬苦,光是為尋找合適的燈絲材料,愛迪生就試驗了幾千種耐熱和抗氧化的材料。
1879年4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愛迪生在連遭失敗後,又開始用鉑做電燈泡的燈絲進行試驗。鉑這種金屬即使加熱到熔化也不會氧化,熔點也很高(1773℃),愛迪生心想鉑金屬也許能做燈絲。但是,當他通電點亮鉑絲電燈泡後,還沒有亮一袋煙的功夫,燈絲“撲哧”一聲就燒斷了。愛迪生的心裏沉甸甸的,兩條眉毛擰成了小疙瘩。但是,愛迪生是個堅強的人,從來也沒有在失敗麵前服過輸。
他想,問題還是出在燈絲材料上,看來鉑的耐熱溫度還是不夠高。於是,他取出紙和筆記下他所知道的全部耐高溫的材料,密密麻麻寫了好些頁,一數競有1600多種。於是愛迪生又按照這個材料單開始逐項試驗,出乎意料的是,這1600多種耐熱材料硬是沒有一種比鉑絲更好的。愛迪生分析了燈絲在通電後產生高溫被燒斷的原因,認為是與燈泡內空氣中的氧起了氧化作用,於是愛迪生將燈泡裏的空氣抽空,再用鉑絲進行一次試驗,燈絲的壽命果然有提高,但也就兩個來鍾頭,時間顯然還是太短了,因為鉑絲比黃金還貴,兩個小時壞一隻燈泡,誰買得起?隻能另找出路!
一天,愛迪生又想起了用炭再做一次試驗,這種材料他過去試過,但當時燈泡沒有抽成真空,他想,既然抽成真空能使鉑絲壽命增加到兩個小時,也許真空對炭也有好處。於是他找來一截棉紗先在爐火上烤成炭,裝在抽成真空的燈泡裏進行試驗,效果真的不錯。1879年10月21日,愛迪生把一截棉線彎成馬蹄形後再炭化,這一改進使炭絲在抽成真空的燈泡中亮了45個小時。愛迪生當然很高興,他得到一個結論:燈絲的壽命和它的熔點有關(炭的熔點比鉑高,可達到3450℃),而且也和材料是不是易氧化有關。
但愛迪生並不滿足,45個小時,不就連續亮了不到兩晝夜麼?!他又繼續尋找新的材料和方法,到1880年5月初,他一共試驗過約6000種植物纖維。其中,他用竹絲炭化後的碳纖維做燈絲,使燈泡連續亮了1200個小時,即50天!
就這樣,愛迪生用他頑強的毅力終於找到了可以實際應用的竹絲燈。給千家萬戶帶來了由電發出的光明,這種竹絲燈在市場上一連使用了許多年。後來,愛迪生又發明了一種化學纖維,把它炭化後代替竹絲炭化的燈絲,燈泡的壽命又有了提高。
愛迪生,一生中有幾千個發明,他的名字享譽全球,可真正震撼我的是他那豁達的心胸和不向挫折低頭的品格。所以有人說,大海是遼闊,可比大海更遼闊的是人的心胸。愛迪生就有這種遼闊深遠的心胸,他的品德比他的名字更響亮。
來看這樣一則故事:一位乒乓球運動員沮喪地回到家中。父親問他:“怎麼啦!是輸了,還是沒有贏?”“那又有什麼區別嗎?”他說。父親非常認真地對他說:“區別可大了!輸了就等於永遠輸了,那才是真正的輸了。如果能拿出再繼續戰鬥的勇氣,那不就是真正的輸了。你是屬於那一種呢?”乒乓球運動員堅決地說:“我下次一定會繼續努力的。”果然在下次的比賽中,他一舉奪冠。
在人生中,每個人的經曆都不盡相同,但究其結果,他們或是成功,或是失敗,一次次成敗形成一個個片斷,連在一起便成為完整的人生。璀璨的人生也不可能隻有一種單凋的經曆。長久不遇成功固然非人所願,但是。如果未嚐過失敗的滋味,又怎能體會到成功的甘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