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體貼和幫助落後的孩子,對待麵臨困難、暫時落後的孩子,應該給予體貼和諒解,耐心地幫助孩子分析落後的原因,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和教育,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感,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要對孩子表現出足夠的愛護、關心和耐心,設法尋找更多的共同語言與孩子更好地溝通,給孩子更多的理解、關心、支持、鼓勵。家長要刻意地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有勇氣有能力去戰勝任何困難,迎頭趕上。多樹起你的拇指,收回你的食指,因為讚美是孩子精神世界裏的陽光。
最後,引用美國成功心理學家拿破侖·希爾的名言:“人類最神奇的遺傳因子,就是那善於夢想的力量”。真正沒有夢想的孩子少之又少。比如,有許多比張女士的兒子更糟糕的孩子,然而,讓他們做“生命線”練習時,卻發現他們對自己的未來也是有夢想的,如“有權有勢”、“做個大老板”、“最好中500萬大獎”等,可惜他們的夢想是他們貪圖享樂欲望的膨脹或無知的表現罷了。鑒於此,我們可以得知其實張女士的兒子並非沒有理想,可能是因為母親和兒子缺乏溝通罷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給你一座高山,自己去攀登,而你要做的就是堅持下去。”是的,永遠有一個堅定的目標並且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成功就不會太遙遠。家庭理想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但又十分複雜的事情,抓早,抓得自然很重要。到少年期後,家長的權威會受到孩子的挑戰,影響力也會相對減弱。隻要家長、社會、學校合力,讓每個孩子都踏踏實實走好每個“今天”,他們一定可以接近或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的生命也會快樂、幸福。
第七十五張小紙條:放鬆心態,輕鬆度過青春期
人的情感有兩種:健康情感與不健康情感。前者表現為開朗大度、熱情向上、親切友善、理性平和等;後者表現為憂慮恐怯、煩亂怨恨、狹隘妒忌、狂暴易怒等。而且,人的情感是容易相互感染的,即所謂“情感傳染”。父母焦躁,孩子也會煩躁;孩子一煩躁,家長更焦躁。這種惡性循環,會使得家裏的空氣緊張得好像一點火就能著,吵鬧就不可避免了。
處於青春發育時期的中學生易受到心理氹擾,心理矛盾突出,心理失衡現象普遍。如有的學生情緒波動大,時而熱情豪放,時而鬱鬱寡歡;有的學生脾氣暴躁,冒險逆反;有的學生孤獨寂寞,意誌消沉;有的學生依賴從眾,情感脆弱;有的學生自卑煩惱,多思多慮;有的學生嫉賢妒能,難以自控;有的由於過分緊張、焦慮而引起學習困難:有的由體象變化、異性交往、情感誤區引發青春煩惱等等。中學生的心理失衡現象應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高度重視。
1、學習、考試與競爭壓力大導致心理失衡
案例:
王喬,今年l6歲,升入高中後由於老師的教學方法發生了變化,競爭對手也發生了變化,使他感到十分不適應,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從初中時的全年級前三名落至高中的200名之後。在心理谘詢室他痛苦地說:“l6年來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無能,每當看到父母滿懷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難過,不知如何做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悶、煩惱、憂愁、氣憤充滿頭腦,看見書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
2、人際交往不順或人際關係緊張導致心理失衡
案例一:
鄒鵬,今年17歲,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詢問功課,老師看到後苛刻地指責了他,並把這事作為一條小辮子抓在手裏,動不動揪出來“示眾”一番,嚴重地剌傷了他的自尊心,導致他對老師的反感、對立,老師指東他偏向西,而內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響了對學習的興趣。
案例二:
顧敏,今年l5歲,上初中二年級,家庭不和,父母經常吵架。有一次母親出差時,父親竟帶了一個女人回來過夜。自此以後他限死了父親,整天就想往外跑,再也不願呆在那個家裏,心裏煩悶極了,覺得人活著真沒意思,產生了厭世的念頭。
3、情感類問題導致心理失衡
案例一:
趙華,今年16歲,上高一學習成績優秀,外表俊秀,有不少男生傾慕他。但因一偶然事故麵部燙傷容貌受損,進入青春期後產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態,經常抑鬱苦悶,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多餘的人,怨父母對他照顧不周。他曾幾次想輕生,認為做人沒意思,不如趁學習成績好給人留下一個美好印象而告別人生,求得解脫。
案例二:
喬蕾,今年l4歲,上初二,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愛的文娛骨幹,擅長舞蹈。一次體重測量為l06斤,他認為太胖了,將會影響自己優美的舞姿。從此整天愁眉苦臉,無心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受到父母老師的批評後竟有要離家出走的念頭。
青年時期是人生的花季,在這一階段,人的第二性征漸漸發育,性意識也慢慢成熟。此時,情緒較為敏感,易衝動,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與向往,當然也會伴隨著出現許多情感的困惑,如初戀的興奮,失戀的沮喪,單戀的煩惱等等。
從這些典型案例中,我們看到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存在著明顯的心理與行為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中學生往往會在需要與可能之間產生矛盾,引起心理衝突:在需要與目標之間產生矛盾,引起心理壓力;在壓力與動力之間產生矛盾,引起心理對抗。這些矛盾激化的結果,容易導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礙。
父母應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首先,家長要能夠放鬆心態,而且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一定要保持陽光心態,切切不能“一看他那樣我就煩死了”,也不能“孩子一煩我更煩”。因為我們是成年人,孩子還在成長,他們的心智還在發育中。作為家長,應該相對理性一些,不能跟孩子一樣動不動就煩。老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即要先努力改進自己,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學習用開朗的心態去感染、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學會並能堅持“你錯我不錯”,孩子煩躁你不煩躁,那就不會惡化現狀。隻有這樣,才可能使情況向好的方麵轉化。
其次,放鬆心態不等於聽之任之、放手不管。而是一方麵要隨時隨地尋找可行的機會和恰當的切入點,自然地與孩子進行理性的心靈溝通;另一方麵一定要有耐心,切忌強求性的急於求成、急功近利,不然隻會適得其反。當孩子表現特別反常,對你極端反感時,你不要急躁,要學會外鬆內緊,自己堅持放鬆心態,不去激化矛盾。同時,暗自留心,從旁觀察;或借助外力,即結合學校老師、親戚六眷、朋友鄰居——凡是有可能與孩子接觸、溝通的,都可以利用起來,多方麵地耐心尋找機會。
身為父母,應該懂得在家庭環境中如何正確地愛孩子,否則適得其反:過度的溺愛,使孩子對人無愛;過度的縱容,使孩子對人無情;過度的保護,使孩子做事無膽;過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無能;過度的強製,使孩子被動無誌;過度的挑剔,使孩子無路可走;過度的超量加壓,使孩子精神崩潰。這一切不得不引起父母們的警惕和重視。
青少年自我心理調適:
青少年健康心理培養,關鍵在於青少年的自我心理調適。青少年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建立什麼樣的人生觀,對自己今後走什麼道路具有決定性意義。青少年隻有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有了明確的生活目標,生活才會變得充實而富有意義,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和挫折、發揮自己的才能。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
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人生觀的確立是防止心理異常的根本條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青少年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才能把握好社會與個人的關係,協調好各種人際關係,保證心理反應的適度,防止異常。
②了解自我,接受自我。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往往是形成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持心理健康,高中生就應有自知之明,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礎上,坦然地接受自我,既不過估計自我,也不自欺欺人,這樣才會心安理得,減少心理衝突,保持健康狀態。
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而真誠的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徑,主要體現在關懷、安慰、鼓勵、幫助、支持、理解等多個方麵。青少年時期的友誼是深刻而持久的,幫助他人、關心他人、理解他人能使自己擁有博大的胸懷,增強生活、學習、工作的能力和力量,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理危機感。一個孤芳自賞、離群獨居、生活在群體之外的人,是不能做到心理健康的。
④保持健康的情緒。穩定而良好的情緒狀態使人心情開朗,輕鬆安寧,精力充沛,對生活充滿樂趣和信心。青少年感情憂慮衝動,就更應學會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青少年要學會宣泄情緒,既不要壓抑,也不要放縱;其次要學會自我疏導,自我排解,憂鬱的時候,可以找知心朋友或親人傾訴,甚至大哭一場。在傾訴的過程中,還可能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⑤科學用腦,勞逸結合。勤於用腦可以激起青少年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不過,要強調科學用腦,因為一般每天的學習時間以10小時之內為最佳,如過度用腦就會使大腦的神經活動遭到破壞,導致心理疲勞,影響心理健康。
⑥認識現實,正視逆境。挫折是指人們為實現目標而行動卻遭遇無法逾越的困難阻礙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的情緒反應和體驗,是一種消極狀態。現代社會充滿競爭,充滿挑戰,充滿風險,也充滿機會,各種主客觀因素都可能給青少年造成這樣或那樣的挫折,或大或小,或輕或重,因此,青少年培養自己的健康心理,應做到正確對待和戰勝挫折。要做到這一點應避免憤怒、慪氣、自暴自棄、借酒消愁等不良心理行為;還應樹立正確的奮鬥目標,善於靈活應變和轉移情緒,增強挫折耐受力。青少年要想成為卓越的人才,應當不斷克服困難,戰勝困難;同時,經曆了挫折,容忍挫折也是心理健康的標誌。
⑦學習生理衛生知識。青春期最突出的變化是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和性激素分泌,隨著生理上的急劇變化,便出現情欲以及相互聯係的一係列複雜的內心情感體驗和追求異性的要求。但在一一般情況下,青少年都缺乏必要的性知識,可能會形成本能需要和社會道德、法律三者的矛盾,一旦誤入歧途,均可造成身心損害。因此,青少年了解正確的性知識,有助於正確對待和處理性方麵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性困惑、性敏感、性幻想、性夢及性偏離等行為。
希望家長們能從中悟出一些道理來,學會放鬆,學會保持發自內心的微笑,使家裏一點點地增加溫馨和諧的氣氛,親子之間能逐步正常交流,孩子才有可能也一步步地放鬆。家長們可以試著換位想一下,如果你們的父母每天用焦躁的目光硬盯著你,總是帶著訓斥的口氣抱怨你,你會快樂嗎?你能改進嗎?在陰暗的角落裏,花兒是開不好的;隻有在和煦的陽光下,花兒才能茁壯地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