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第六十七張小紙條:黃色誘惑——少年成長的殺手(3 / 3)

據整形美容醫院的醫生介紹,現在不少在校學生紛紛走進美容醫院,成為整容大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而且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最小的隻有12歲。有一個讀初二的15歲女孩因不滿意自己方正國字臉,找到醫生要把臉型“削”成瓜子臉。醫生告訴女孩,在技術上可以達到他的要求,但不會給女孩做手術。

醫生認為,18歲以下屬於“青春期”,發育尚不定型,像隆胸、抽脂這樣的手術就不適合未滿18歲的青少年做。而且實施顱頜麵技術所依據資料研究的都是成年人,以往所有頜麵整形手術實驗對象也是成年人,從未以青少年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因此,對青少年實施手術會對他們的生長發育、將來健康產生不可預知的危害風險。比如過早做鼻部整形,手術創傷會影響鼻部軟骨和鼻骨的生長,引起鼻部周圍組織萎縮。隆下巴這種手術在青少年身上通常效果並不明顯。所以,愛美須當謹慎。

另外,青少年心理發育不完善,情緒不穩定,易衝動,今天喜歡周傑倫,就要整成周傑倫的樣子,明天喜歡吳彥祖,又要整成他的模樣;今天要削成“瓜子臉“,明天又要變成“鵝蛋臉“;他們對美的認知不甚清晰,因此不能盲目對他們進行整形手術。青春期孩子十分關注自己的外表,某些小的麵部缺陷,都可以造成巨大的精神折磨。因此對有些缺陷整形,比如兔唇、牙齒矯正等應該越早越好,以免造成過多的精神負擔。而有些青少年想象出一個外表缺陷,或將一個微小的缺陷過分誇大,嚴重的會導致“軀體變形障礙”等心理疾病,這時,整形就不是治根原因,而要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現在,隨著追星的風潮,很多男生女生對於明星的崇拜越來越瘋狂,也對他們美麗帥氣的容顏感到十分羨慕。於是,在聽說很多明星都有過整容史時,想要變得更完美的心理就促使不少少男少女走上了整容的手術台。卻不知道,整容是存在這很大的風險的,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危險係數更高。

比如很多孩子,其實並不是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而是心理不成熟,為了仿效自己崇拜的明星而去整容。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整形手術都適合於每一個人。別人的鼻子或者眼睛安在你的身上未必好看。

整容的費用很高,一般做一個簡單的割雙眼皮、隆鼻等整容手術就要成千上萬元,而做這樣的手術又往往不會得到家長的同意。所以,少男少女們隻能拿出自己僅有的積蓄,選擇不太正規的醫院,進行低價手術,這樣就很容易導致風險。

青少年本身骨骼等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做整容手術很容易導致骨骼變形甚至發生病變,並會隨著繼續地生長發育而影響到整容的效果。

其實.做整容不僅浪費錢、傷身體,而且是完全沒必要的事情。容貌不管美醜,都是父母賞賜給你的禮物,我們應該懂得珍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社會才會變得豐富多彩。如果人人都長得一樣,豈不是很沒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你完全沒有必要為自己的哪個部位長的不完美而感到自卑。刻意的修飾並不能為你增添自信,反而會讓你因為覺得自己的完美是整出來的“假象”而更加難受。自然美才是真的美.隻要你充滿自信地露出笑容,你就是最耀眼的明星。

第七十一張小紙條:別讓追星成為前途的絆腳石

案例:

張柯十分崇拜黃家駒,隻要一開口唱歌,就肯定會唱黃家駒的歌,屋裏也貼滿了beyond的海報。甚至連黃家駒的愛好、生日、喜歡吃什麼菜、穿多大的鞋,他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在學校裏,如果有誰會說黃家駒不好,或者說他不如某某某,張柯就會立馬跟他翻臉,展開一番激烈的爭論。漸漸地,同學們都了解了張柯的脾氣,沒有人再敢在他麵前說黃家駒半點不是。

他時常感歎老天爺太不公平,早早地就奪去了那樣一個天才的生命。他還為自己和家駒找了一個屬於他們兩人的地方,每年到了黃家駒的忌日,張柯都會買上一束鮮花,獨自到那裏去哀悼一番。

一天,張柯跟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他在音像專櫃發現了一張beyond樂隊的專輯,剛好是自己的收藏品裏沒有的,於是他就拿給了媽媽,希望媽媽能夠買下來。結果卻遭到了媽媽的拒絕。張柯氣惱極了,就說媽媽小氣,不過是一張專輯,都舍不得買給他。

回家的路上,張柯一句話都沒跟媽媽說。到家之後,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屋裏,賭氣不肯吃飯。他將以前收藏的關於黃家駒的全部家當都拿了出來,看著那些專輯和海報上熟悉的麵孔、聽著家駒富有磁性的嗓音,張柯再一次濕了眼眶。媽媽推門進來,他都渾然不知。

看到張柯著迷的樣子,媽媽生氣極了,也擔心極了,害怕自己的兒子陷得太深。於是,他隨手抓起一張海報,撕了個粉碎,並且對張柯說: “從今以後, 你不許再留這些東西,把它們統統都給我扔了。”

張柯望著被媽媽撕碎的海報,控製不住地大哭起來:“媽,你幹嗎?”他一片片地撿著地上的碎片。

這時,張柯的爸爸回來了,聽見母子倆的爭吵走了進來,將張柯的媽媽拉回了自己的房間。聽了媽媽氣衝衝地述說後,爸爸竟然笑了起來。

“你笑什麼?你兒子都成這樣了,你還笑?”

“你還管兒子?想當初,你不也還為了《一簾幽夢》裏的費雲帆,廢寢忘食的嗎?你應該理解孩子的行為?”

張柯媽媽被丈夫這麼一說,想想也是,不僅覺得有些內疚。

第二天,媽媽去買了張柯想要的那張專輯,送給了張柯,當作撕碎海報的補償,並對他說: “小柯,昨天是媽媽不對,媽媽不反對你喜歡黃家駒,但你得答應媽媽,得有個克製,不能為他耽誤了學習,行嗎?”

“嗯”,張柯點了點頭。

小時候,你覺得父親好像“堅強無比”,母親似乎“溫柔無限”。因此,你常將父母當作“偶像”來崇拜。長大之後,隨著生理和心理的變化,你開始有了更高的憧憬與向往,而明星顯然更能刺激你的感官。因此,你走上了自己的偶像崇拜之路。“追星“之路就應運而生了。

“追星”是個新鮮詞。然而就其本質而言,追星現象早已有之。隻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青少年心目中的明星也發生了變化。據我國某大城市統計,近年“追星”族人數約占該市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追星”人員已分布於各行各業,其中以中小學生為最,占70%強,並呈低齡化走勢。青少年是新世紀人才的後備力量,肩負著建設國家的重任。因此,這種以青少年“唱主角”的“追星”現象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最近幾年來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就出現了一股“追星的狂熱”,自然也就出現了一大群追星族,尤其是在少男少女們之中追星族就更多了。

有的追星族追得動了真情:“華仔,我雖沒有那個一中的女孩學習好,可我更愛你!”

有的追星族追得將生養自己的父母都忘掉了:“華仔,今天我爸住院了,我沒看他來看你!”

有的追星族追得忘掉了一切,什麼學習、什麼工作,統統地被拋缸腦後;有的“星迷”為了獲得“星”的簽名,居然會在“星”的賓館門口苦等,而且一等就是一個晚上。

有的追星族追得那樣地“執著”,以致其他什麼都不懂。當港台歌星與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楊振寧先生同機到達某市時,有的“追星族”甚至問這樣的問題:“楊振寧是唱什麼歌的?”因此,當歌星們在台上直著嗓子叫吼時,少男少女們又是哭又是跳的,台上台下甚至達到了“泣不成聲”的地步了。

有的追星族甚至追到了“如夢如癡”的程度,有的居然患上了可怕的“夢幻症”。這些少男少女隻要一閉上眼,眼前就出現港台歌星的彩子。有的一個勁兒地要與歌星結婚,因而經常失眠、頭痛、煩惱不堪,甚至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信心。於是有的“發燒友”不得不由家長陪伴著去請精神心理衛生專家,去治療因“追星”而引起的“心病”。

有的少男少女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時間、物力都用在追星上去了,整天哼著“哥呀妹呀,死呀活呀”的,試圖從“讓我一次愛個夠”、“跟著感覺走”、“何不瀟灑走一回”等的詞曲中尋找自己的精神寄托,自己小小的臥室變成了明星照片的展覽館。

對這樣的現象,很多家長不以為然,甚至態度激烈地反對:“有那個時間精力放到學習上,成績早上去了。”對那些追星族“過火”的行為,有位家長生氣地說:“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一定上去把他的頭給敲破,看他還敢不敢上台去丟人。”

作為追星一族的少年們也在反思。有位同學在一封信中寫到:“說來奇怪!我居然會瘋狂似地迷戀劉德華,隻要出現有關他的消息,不論是一小塊,還是一大篇,我都會把它剪輯收藏起來,放在我的小秘密盒裏。原先我還以為隻有我自己是如此,沒想到,我的同學也都有崇拜偶像的嗜好。他們有的喜歡趙薇,有的迷戀蘇有朋,有的別酷愛貝克漢姆;也就是說,我們。中都有自己獨特的偶像。我常想,為什麼我們在少年的時候就會崇拜這些偶像呢?我們會不會將他們放在心中一輩子?這樣的迷戀偶像對我們的未來會有不艮影響嗎?”

偶像崇拜實際上是個人認同與模仿某個欣賞人物之言行及其自身價值的過程。在偶像崇拜中,既有個人的選擇與偏好,也有對偶像人物的神化。偶像人物的存在,可以使人們產生無窮的幻想;偶像人物的語言,也可給人們以極大的力量。在這層意義上,偶像認同不僅是個人偏好的選擇,也是自我激勵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家長不必談“星”色變。

然而,為什麼偶像崇拜在青少年中特別突出呢?

人是社會的動物,模仿是每個人學習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過程。不同年齡階段,崇拜的偶像也會不一樣。幼兒階段,孩子的偶像可能是警察、解放軍。小學階段可能是老師、會修理汽車的叔叔,此後可能是明星,科學巨人,乃至商界精英。這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隨著認知能力,感知能力、興趣愛好以及生理心理方麵的發展而變化的。之所以在青春期前期開始就出現崇拜歌星影星,並模仿他們的裝束乃至習性癖好的行為,除了這一階段孩子處於“藝術敏感期”的影響之外,更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要素可以幫助自己成為引人注目的人,從而引起更多異性的關注。這是人性使然,是自然規律,不可磨滅。

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是“被”追星的。學校是一個小社會,孩子在這個社會中,必然要和其他成員進行交流。如果對這個群體主流的東西一點不了解,除非是奇才,否則很難忍受這種“孤獨”的感覺。所以,這一部分孩子是“被”追星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媒體的影響,像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以及“天天向上”這類的節目,影響之廣泛,影響之深遠,令人歎為觀止。現在的孩子們,最容易接受的是圖像信息,而國內的電視,很少能夠提供高質量和高滿意度,且適合青少年觀看的節目,這就給了“造星節目”很大的機會。所以,我認為很大一部分孩子的追星是被製造出來的。

上麵這些原因分析,足以證明,要想讓孩子們不追星,可能性很小。如果有,也一定是個案,毫無代表性。

追星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個人的私事,我們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去擔憂和阻止這種事情。如果孩子連當前崇拜的偶像都沒有,你覺得這樣的孩子對未來的生活還有什麼可期待?

父母隻有了解了孩子追的“星”,才有機會和孩子談“星”。父母對“星”發表的客觀評論,對孩子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將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個過程很重要。通過與孩子一起追星,不僅僅可以幫助父母“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潮流,還能改善親子關係,提升對孩子的影響力,並通過這些明星的正麵的信息來激勵孩子,實現“說教”無法達到的教育目的,作用巨大,意義深遠。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孩子,正是“追星”行為,給了我們一次走進孩子心靈,提升對孩子影響力的機會。

很多年前,有一個美國的電視劇叫《成長的煩惱》,裏麵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場搖滾巨星演唱會將在邁克(初中學生)家所在的地方舉辦,但是一票難求。邁克打算用去年爸爸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一件皮夾克去跟朋友換一張票。傑森(邁克的爸爸)了解到這些信息以後,就從黃牛黨手上花高價買了兩張票,並希望和邁克一起去看演出。邁克和傑森一起去看了演唱會,出來的時候在門口接受了電視台的采訪。傑森很興奮的告訴記者,和兒子一起看演唱會是一件很讓人興奮的事情,並表現出誇張的快樂。這個樣子讓邁克很難為情,覺得自己在同學麵前丟臉了。

同學們是這樣說的:“你好有情調啊,和老爸一起看演唱會”。事後,邁克有點埋怨傑森讓他丟臉,傑森認為自己為邁克付出了很多,而且認為“邁克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爸爸,這是他的驕傲”。衝突是產生了,最後通過父子溝通,以及美好的家庭生活的影響力,化解了這次不愉快。邁克也真正認識到,自己真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爸爸,這是其他同學所不具有的,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這個故事,很簡單,但是表達了很多意思。不僅僅是追星方麵,父母應該持有什麼樣的立場。更重要的是,它講述了一個孩子成長中將會遇到一些問題,以及這些問題的解決對於成長的意義和價值。

那麼,怎麼才能讓自己在不丟掉崇拜的同時,又控製好“追星”的“度”呢?

首先。不要把明星理想化、神聖化。明星也是人,你所看到的僅僅是他們光輝的一麵,這並不代表他們就都是盡善盡美的。他們也有自己的缺點,當你明白了這些之後,就不至於讓自己陷入狂熱的境地了。

其次。你所崇拜的應該是自己真正喜歡而且值得崇拜的“星”。他不能隻是“金玉其外”,而應該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氣度。他不僅僅吸引你的目光,更應該能震撼你的心靈。要明白“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明星在成名的背後都是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的,他們那種勤奮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是很值得你學習的。千萬不要別的同學喜歡誰,你就跟著大家的喜好而盲從。

還有,要注意不能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追星隻能作為一種業餘愛好來對待,不能讓他們占據你生活的主體。明星畢竟是明星,就算你再喜歡他,他的光芒也很難照到你的身上。要想真正的閃耀,還得靠自己努力。

另外,同學們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異,不能因為偶像的不同,就對別的同學持排斥甚至敵對。也不要僅僅把追星的範圍限製在那些歌星、影星、球星的身上,其他領域的“星”也是值得追的,比如文學領域的莎士比亞和莫泊桑,比如商界的比爾·蓋茨等等。

每個人心中的偶像也會隨著年齡的改變而改變,也會隨著時間的消失而消失。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為何而崇拜,偶像的價值在哪裏,自己的價值又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