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一張小紙條:從年齡看你是否進入了青春期
從呱呱墜地的嬰兒至垂暮之年的老人,我們的一生可以分為六個階段。女性是:新生兒期、幼童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而男性是:新生兒期、幼童期、青春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在這些階段中,最富有特征性與戲劇性的莫過於青春期了。
“青春期”(Pubrety)一詞來自於拉丁文“Puberfas”,表示“成熟年齡”或“具有生殖能力”之意,是就個體生殖器官功能的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現而言的。詞義雖然清楚,但在劃分標準方麵,研究者們卻各有自己的見解。
在國外學術界,劃分青春期的標準主要有四種:1.生理發育;2.種係演化;3.智力或思維;4.心理結構的特點。
在青春期的具體年齡上,斯普安道(E·sprander)把青春期劃分為女13—19歲,男14—22歲。盡管在青春期的劃分標準上各執一詞,但形成共識的一點是,他們都認為青春期是個體從童年向成年的轉變與過渡時期,是人發育中的第二個重要階段和最重要的時期,年齡在10—20歲這個階段之內。其基本特征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發育和趨向成熟。
由於人體的發育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開始發育和發育結束的時間便參差不齊。也正因為如此,目前,世界各國對青春期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年齡劃分。世界衛生組織將l0~24歲這個年齡範圍定為青春期,而我國則一般認為13~18歲為青春期。
進入青春期的年齡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歸納起來主要分為兩大類,即遺傳和環境因素。前者為內因,後者為外因。
1.遺傳因素:包括種族和家庭。不同種族的少女,單就其初潮年齡而言,可相差6歲,而同一家族的女孩,&127;初潮年齡僅相差十幾個月。親屬關係越近,初潮年齡越接近。
2.環境因素:包括氣候、營養、體育運動等多方麵。熱、濕地區的孩子發育較早,居住在幹、寒地區的孩子發育較晚。營養狀況對生長發育有直接影響。體育鍛煉可以促進生長發育。由於人類生活條件的改善,特別是營養狀況的改善,進入青春斯的年齡有明顯提前的趨勢。
如今,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中,醫學家們都發現孩子們的發育年齡,特別是女孩子的發育年齡,有逐步提前的趨勢。因此,我們認為將10~24歲的年齡範圍定為青春期更符合目前的現狀。
青春期從第二性特征出現到身體發育停止會逐步出現種種明顯的變化。因此,有人又將青春期細分為三個時期。
青春前期:年齡大約為l0~12歲。
青春中期(通常所說的青春期):年齡大約為l3~18歲。
青春後期:年齡大約為l8~24歲。
青春期是人體變化“翻天覆地”的時期,也是心理變化的“暴風驟雨”期。
社會、學校、父母、老師以及周圍的人們,應該給青少年以足夠的關心和愛護,向他們傳授正確的性知識、性道德和青春期保健知識,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此期。
青春期又被譽為人生的“春天”,因為它充滿著朝氣、活力與希望。
少年朋友們,當你拿起這本書的時候,請先接受我們衷心的祝福,祝你們正擁有著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祝你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第二張小紙條:青春期的發育特點
從一個稚嫩的男童和女童,發育成長為英俊偉岸的男子漢和豐滿美麗的女性,這之間要經曆一個特殊的時期,這便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從幼兒時期過渡到成人時期的一個轉折階段。人類生殖內分泌係統存在著一個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係。三級組織是一級管一級。在青春前期此軸係處於靜止狀態。到了青春期,由於雌激素對下丘腦的抑製作用減弱,下丘腦釋放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LHRH)的頻率和幅度增加,促使垂體分泌黃體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這兩種促性激素又使卵巢或睾丸分泌的雌激素或雄激素的量大大增加。這就引起了青春期的發育。
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為什麼要有青春期?其意義何在?據《環球時報》載,英美幾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對該類問題進行研究後發現,青春期的出現在人類曆史長河中是相當“近代”的事,首次出現於生活在30萬年前的尼安佳特人身上。也就是說,我們的原始人類祖先是沒有青春期的,他們從兒童直接便到了成年,大概在14歲左右就完全成熟了。青春期的出現,是人類在不斷進化中,大腦不斷向更高一級發展的要求。
在青春期,人體的外部形態、生理功能、心理行為等都發生著巨大變化,表現出以下主要特點:
①體格生長加速,以身高為代表的形態指標出現第二次生長突增;
②各內髒器官體積增大、重量增加,功能日臻成熟;
③內分泌功能活躍,生長發育相關激素分泌明顯增加;
④生殖係統功能發育驟然加快,迅速成熟,到青春晚期已具有繁殖後代的能力;
⑤男女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迅速發育,使兩性的外部形態特征差異更明顯;
⑥心理發展驟然加快,產生相應的心理珩為變化,出現一些青春期特有的心理一行為問題。
根據青春期不同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可將青春期分為早、中、晚三期。青春早期的主要表現是生長突增,出現身高的突增高峰;性器官和第二性征開始發育,一般約持續2年。青春中期以性器官、第二性征的迅速發育為特征,出現月經初潮(女)或首次遺精(男),持續2~3年。青春後期體格生長速度逐步減慢,直至骨骺完全融合;性器官、第二性征繼續發育,直至成人水平;社會心理發展過程加速,通常持續2~3年。
(一)青春期內分泌變化
青春期內分泌功能活躍,生長發育相關激素分泌明顯增加。一些重要的內分泌腺如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胰島、性腺等,分泌各種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質——激素,釋放入血液或組織液,和它們各自的受體結合,對某些特定細胞的代謝過程,或其中的幾個代謝環節,或對某種酶的活性進行調節,保障各器官、組織的生長、發育及成熟過程順利進行。
青春期內分泌的調控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許多因素影響,其中神經係統對內分泌的調節起重要作用。在神經係統對內分泌調節的同時,周圍靶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作用於下丘腦和腺垂體,實行"正"或"負"反饋調節,從而使下丘腦、腺垂體、靶腺間形成幾個重要的軸係統,其中與青春期發育關係最密切的是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素。社會心理因素、環境因素和瘦素(1eptin)水平,都是影響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活動的因素。
青春期發育的開始年齡、發育速度、發育水平及成熟年齡,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出現這些差異的原因來自遺傳、環境兩方麵。關於青春期的啟動機製有多種觀點,迄今未完全取得一致。較一致的觀點是:中樞神經係統、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係統對此起決定性作用;其功能狀態直接影響或控製青春期發育。
(二)形態、功能和運動能力發育
1.青春期的形態發育:以身高、體重為代表(包括其他身體長度、寬度、圍度指標)出現生長突增,標誌著青春期的開始。生長突增、生殖係統發育和第二性征的共同發育表現,導致男女兩性之間在身體形態方麵的差異越來越明顯。男性、女性中也分別出現早、中(平均)、晚等不同的成熟類型。這些類型,對青少年最終能實現的成年身高和體型特征有重要影響。
2.青春期的功能發育:青春發育開始後,伴隨各內髒器官、係統的發育,心、肺、造血係統的生理功能也發生相應變化。形態發育和功能發育相互促進,使身體的發育漸趨成熟。
3.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的發展:身體素質指人們在勞動、生活和體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器官係統的基本活動能力,主要指標有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性等。運動能力指人體運動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專門動作的能力。青春期素質發育有明顯的階段性。了解這些規律,科學合理地安排體育、勞動教育,有助於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避免因運動或勞動負荷量不當而造成意外事故及傷害。
(五)生長發育的特殊表現
1.矮身材:矮身材係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其年齡相應標準的第3百分位數以下。導致矮身材的原因眾多,其中大多數為家族性矮身材和體質性生長發育延遲,屬生長發育的正常變異。隻有少部分明確由內分泌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進行矮身材的鑒別診斷時,除應考慮其即時身高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其身高的年增長速度。
家族性矮身材,指那些身材雖矮小但生長速度屬正常範圍、有矮身材家族史的兒童。這類兒童沒有器質性疾病,身體各部分比例勻稱;其生長曲線始終與正常兒童平行,骨齡與時間年齡一致;直至成年,身高仍處在較低的百分位水平。體質性生長遲緩,也是一種正常變異。身材矮小、青春期突增和性成熟出現時間都晚,但最終身高能達到正常。此類兒童長骨的幹骺愈合較晚,骨齡落後於時間年齡2~3年,生長期相對長,所以身高可望在青春後期趕上同齡者,成年身高位於正常標準的P10~P50範圍。
許多內分泌係統疾病會引發生長發育障礙,造成矮身材。其中較常見者有垂體性侏儒症、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又稱呆小症)。遺傳性疾病(如21-三體綜合征、各種單基因與多基因遺傳病等),骨骼係統疾病(如軟骨發育不全、成骨不全症),代謝性疾病(如糖原累積病、粘多糖病等)。營養不良和全身性疾病,也都可導致生長發育障礙、身材矮小。
由於導致矮身材的原因錯綜複雜,應通過定期生長監測手段,及早進行篩檢;一旦發現,應根據家族史、臨床表現等加以鑒別,盡快確診,並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使其獲得較滿意的成年身高。可根據骨齡(BA)、時間年齡(CA)和身高年齡(HA),粗略區分矮身材類型:①體質性生長遲緩,HA=BA<CA;②家族性矮身材,HA<BA=cA;③甲狀腺功能減低,BA<HA<CA;④垂體功能減低,BA<HA<CA.
2.高身材:高身材係指個體的身高高於其性別一年齡相應標準的第97百分位數以上。引起高身材的原因多數是正常的,如家族性高身材、體質性生長發育加速。前者多由遺傳因素所致,父母身材較高,出生後(尤其2歲後)身高的增長持續處在P97以上,體態勻稱,時間年齡與骨齡大體相符。後者多為早熟類型兒童,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主要表現為青春發育開始早,身高突增幅度大,骨齡大於時間年齡,但骨骺愈合也稍早,故成年期身高不一定很高。引起高身材的病理原因主要有巨人症,因垂體腺瘤,分泌生長素過多而引起。通常兒童期發病,青春期前、青春早期的生長加速現象尤為明顯,最終導致身材異常增高。
3.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種以性成熟提前出現為特征的性發育異常。一般指男孩9歲前出現睾丸增大,女孩8歲前出現乳房發育或10歲前來月經初潮者。性早熟有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將性早熟分為真性、假性兩類;另一種將性早熟分為真性、假性、部分性等三類。
(1)真性性早熟,各性發育指征的發育順序和表現同正常性發育,隻是發育年齡提前;
(2)假性性早熟,患兒僅有性器官的形態、第二性征的發育提前表現,但沒有性功能的成熟,多起因於性腺或腎上腺皮質腫瘤等,導致性激素分泌過多,不伴有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提前發動。環境汙染物中的激素代謝產物、外源性性激素藥物、含性激素製劑的不當應用,也是引發假性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3)部分性性早熟,患兒僅有某一方麵的單獨提前發育現象,不伴隨其他異常表現。
4.性發育延遲:性發育延遲的診斷標準,以男童l4歲未出現睾丸增大,女童13歲未出現乳房發育為依據。發病原因包括下丘腦、垂體、性腺疾病,染色體異常,全身性或消耗性疾病,體質性或家族性因素,以及營養、心理、運動訓練等因素。
性發育延遲的女孩多於男孩,主要表現為生長速度緩慢,骨齡顯著小於時間年齡,有全身性的生長遲滯表現。此類兒童有些屬體質性青春期延遲,對患兒進行全麵檢查時無器質性病變發現,多有遺傳傾向(父母或其他家族成員中有類似晚熟的個體)。此類兒童屬正常範疇,性發育可自發出現,隻是時間較其他兒童晚;除提供心理谘詢和指導外,不需特殊處理。可短期應用小劑量的性激素,以促進性器官、第二性征發育。另一些患者屬病理性,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5.性分化異常:性分化異常指在胚胎的性分化過程中,因各種原因導致性腺、性器官分化發育障礙,使個體的內外性器官、第二性征在各年齡段出現不同程度的畸形發育,包括性腺分化異常(如真兩性畸形)、女性假兩性畸形、男性假兩性畸形,以及其他性分化異常。對兩性畸形最重要的是早期診斷,盡早通過手術等方式進行性別選擇,以便使患兒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在青春期獲得性定向明確的、較好的性發育。否則伴隨年齡增長,將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係列的生理、心理和行為問題。
由此可見,青春期是身體成長的定型階段,也是學識奠基、性格定型、心理健全的關鍵時期。對這一至關重要的人生階段,曆年來教育、心理、醫學、社會等方麵的專家均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家長和少年朋友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少男、少女們如果能在此期多學一些生理衛生與性知識,樹立健康的性道德觀念,了解自己的發育規律,自覺進行青春期保健,將有助於順利地度過青春期,並為自己的一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青春是萬種風情中最美的一篇,也是人生長河中匆匆的一瞬。青少年朋友們,抓住這黃金般的好時光,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創造自己吧。
第三張小紙條:女孩要變成女人了
性征是男女性別特點的表達。
兩性在生殖器結構方麵的差異是各自性別最根本的標誌,稱為“第一性征”,又稱主性征。同樣可顯示兩性差異的生殖器以外的男女身體的外形區別則稱為“第二性征”,又稱副性征。
第二性征是在進入青春期後才出現的。典型的女性則表現為:身體苗條,皮下脂肪豐滿,皮膚潔白細膩而紅潤,胸脯隆起,乳房發育而高聳,乳頭旁有色素沉著而出現乳暈,骨盆寬,臀圍大,聲音尖細而甜潤,整個軀體具有一種女性特有的曲線體態。
第二性征是和第一性征相對而言的,是人體內性激素作用的結果。
女性體內性激素是以雌激素為主,它在青春期刺激女性陰部及腋窩,可以促使陰毛和腋毛生長。
可以說陰毛是第二個出現的女性性特征。它開始生長時的平均年齡大約為l2歲。它的生長過程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幼年型,雖有少量的細茸毛分布,但沒有真正的陰毛。
第二階段:陰毛首先出現在陰唇上,然後出現在陰阜上,但顏色較淺,量少、稀疏。
第三階段:陰毛顏色變深、變長、變粗,呈卷曲狀。
第四階段:陰毛接近成人外觀,限於陰阜上。
第五階段:陰毛為成年女性型,呈典型的倒三角形分布。
一般情況下,陰毛長全之後,開始出現腋毛。初起腋毛較少、稀疏、色淡,以後增多、變密,色素加深,大約在15~17歲便與成年女子基本相同了。
腋毛生長之後不久,開始月經來潮。月經標誌著生殖係統已開始工作,初潮的平均年齡為l3~18歲。
由此可以看出,少女的生長發育是有其自身規律的。其基本順序是:乳房率先發育,然後陰毛出現,緊接著腋毛生長,最後是月經來潮。
女性性功能發育最重要的指標是月經初潮,被稱為女性性發育過程中的"裏程碑"。從初潮開始至更年期,子宮內膜受性激素影響,發生周期性的壞死脫落,伴出血,即為月經。
初潮多發生在夏天,個體的發生年齡波動在11~18歲間,多數在12~14歲間來潮。歐美發達國家的女孩初潮平均年齡較早,而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落後地區初潮年齡較遲,可見初潮年齡的早晚與經濟水平及營養狀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