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小語】(1 / 1)

【編者小語】

我們一定要明白:幫忙是互相的,切不可像做生意一樣,赤裸裸地把每件事都擺放得清清楚楚。忽視了感情的交流,會讓人興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

把“我的”說成“我們的”

亨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厭煩的行為時說:“一個滿嘴‘我’的人,一個獨占‘我’字,隨時隨地說‘我’的人,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福布斯》雜誌上曾登過一篇“良好人際關係的一劑藥方”的文章,其中有幾點值得借鑒:

語言中最重要的5個字是:“我以你為榮!”

語言中最重要的4個字是:“您怎麼看?”

語言中最重要的3個字是:“麻煩您!”

語言中最重要的2個字是:“謝謝!”

語言中最重要的1個字是:“你!”

那麼,語言中最次要的一個字是什麼呢?是“我”。

農夫甲和農夫乙忙完了田裏的工作,一起回家。他們走在路上,農夫甲忽然發現地上有一把斧頭,就跑過去撿起那把斧頭。他說:“我們發現的這把斧頭還挺新啊!”就想帶回家占為己有。農夫乙看到這把斧頭是農夫甲發現的,應該歸他所有,就對農夫甲說:“你剛才說錯了,你不應該說‘我們發現’。因為這是你先看見,所以你應該改口說‘我發現了一把斧頭’才對。”

他們兩個繼續往前走,農夫甲的手上仍然拿著那把斧頭。過了一會兒,遺失這把斧頭的人走了過來,遠遠地看見農夫甲的手上拿著他的斧頭,就匆匆忙忙地追上來,眼看對方就要追上來了。這時候農夫甲很緊張地看農夫乙一眼,然後說:“怎麼辦?這下子我們就要被他捉到了。”

農夫乙聽他這麼一說,知道甲想把責任歸咎到兩個人的身上。於是農夫乙就很嚴肅地對農夫甲說:“你說錯了,剛才你說斧頭是你發現的,現在人家追來了,你就應該說‘我快被他捉到了’,而不是說‘我們快被他捉到了’。”

在人際交往中,“我”字講得太多並過分強調,會給人突出自我、標榜自我的印象,這會在對方與你之間築起一道防線,形成障礙,影響別人對你的認同。

因此,關注攻心的人,在語言交流中,總會避開“我”字,而用“我們”開頭。

人們最感興趣的就是談論自己的事情,而對於那些與自己毫無相關的事情,大多數人覺得索然無味,對於你表現最大興趣的事情,常常不僅很難引起別人的同情,而且別人還覺得好笑。年輕的母親會熱情地對人說:“我們的寶寶會叫‘媽媽’了。”她這時的心情是高興的,可是旁人聽了會和她一樣地高興嗎?不一定。誰家的孩子不會叫媽媽呢?你可不要為此而大驚小怪!這是正常的事情,如果不會叫媽媽的孩子才是怪事呢。所以,你看來是充滿了喜悅,別人不一定有同感,這是人之常情。

竭力忘記你自己,不要總是談你個人的事情,你的孩子,你的生活。人人喜歡的是自己最熟知的事情,那麼,在交際上你就可以明白別人的弱點,而盡量去引導別人說他自己的事情,這是使對方高興最好的方法。你以充滿同情和熱誠的心去聽他敘述,你一定會給對方以最佳的印象,並且對方會熱情歡迎你,熱情接待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