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爺爺奶奶按照上麵的方法教育孩子,相信每一個爺爺奶奶都可以做好孩子的“人生規劃師”。
帶孫絕招: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大道,隻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德)哲學家 馬克思
爺爺奶奶也要懂得教育的心理學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長要做的應是:了解孩子的特點,理解他,創造適合他成長的環境。但是很多家長缺乏對孩子的正確理解和認識,用社會上統一的“成才標準”去要求孩子,結果不但不利於孩子成長,還可能埋沒原本很聰明的孩子。
鋼琴、繪畫、跳舞……越來越多家長不惜重金讓寶寶早早參加各種培訓班。相反,碰到孩子發呆、多動、內向……家長們卻認為隻是小問題。由於家長缺乏對寶寶學習能力的正確理解和認識,往往用社會上統一的“成才標準”去強製孩子學習,結果衍生出很多不利於寶寶成長發展的錯誤做法。
開發孩子的學習能力最好能有專業人士的參與。
誤區一:孩子發呆就是有問題
如果媽媽看到孩子一個人坐在房間裏,什麼都沒做,隻是看著窗外的天空發呆,一般都會認為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或者是在浪費時間。孩子發呆也是一種學習,盡管可能本身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幹什麼,但也是處於一種學習狀態中。
學習分為“外顯性學習”和“內隱性學習”,前者表現為學習英語課程,學習某項技能等,後者則是一種無意識學習。他還說,其實,在我們覺得什麼都沒想的時候,大腦也是在儲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隻是不是用意識去努力地實行而已。
因此,家長應該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個性、氣質特色,順其自然,讓他們的天性得以發展,創造適合他們自由成長的環境。
誤區二:“迷信”智力測試
圓圓快3歲了,在說話、運動、背兒歌、數數等許多方麵與同齡寶寶比起來,似乎差一些。
媽媽很著急,買了好幾本智力測試和智力開發的書來鍛煉寶寶,後來帶著圓圓去檢查,看看是否有智力問題。結果在測驗時,寶寶的某些能力沒有表現出來,不願意開口發聲、沒能好好爬樓梯;麵對著很低的測試分數,媽媽就懊惱不已,不知道是否還要再測試一次。
智力測驗隻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麵的能力,如果根據這個分數而貼上“笨孩子”的標簽,那麼就會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麵的能力,對這些孩子的成長發展造成傷害。目前很多智力測驗已經落後於心理學的發展實際,隻能測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長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測驗的分數低,就容易產生放棄心理,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從而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指導和幫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殺了他們在其他能力方麵的發展。
孩子的能力係統是多方麵的,不應簡單地以一次的測試成績判斷他的智力,也不要因為一兩個方麵能力的薄弱,而否認了孩子的整體能力;相反,應該全麵了解孩子的綜合能力並根據孩子的個性,采用個性化的教育方式。
誤區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學一件事情比別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個新環境很長時間不適應等,這些行為都容易被家長和老師認為是“笨孩子”的表現。
這些都是適應性低的表現,但這並不代表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隻是這類孩子的一種行為方式。“慢孩子”可能學一首詩的速度比較慢,但他們一般相應地會記得比較牢、比較久,這是他們學習事物的一種習慣方式。而且,這些“慢孩子”長大後很有可能具備其他“快孩子”沒有的優勢——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竊等誘惑時,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樣容易改變,而是抱著審視的態度去接受。國外學能專家還建議家長讓孩子學會控製節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這個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怎麼去控製他的行為和一些語言的節奏。
誤區四:孩子“愛動”就是“多動症”
課堂上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安靜地聽課——這是所有老師都很喜歡的課堂氣氛,但這基本是不可能的,總有一些孩子會說說話,做做小動作等,來擾亂課堂秩序,而這些孩子往往被老師認為是有多動症的。
這類孩子其實屬於運動機能占優勢,故喜歡用肢體代表語言。所以,並不是所有“愛動”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動症。有的孩子比較聰明,聽老師講了一半課程,就已經掌握了基本要領,知道下麵該講什麼了,感覺無聊便開始做做小動作。對於這類孩子,老師和家長更應學會了解其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教育。比如,老師可以在孩子感覺無聊時提個問題,誇獎一下,調動其興趣繼續聽下去。
其實,注意力集中有問題的孩子往往創造力非常強,他們的腦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時,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經常有衝動的表現,所以學校就會給他們貼上“壞孩子”的標簽,受到老師的批評。其實,大人們恰恰忽略了他們的創造性。正確的方法是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著創造性,同時也讓他們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麵的問題,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讓他們在今後的人生中獲得成功。
幼小的孩子在心理上具有容易接受暗示的特點,可塑性很強,所以,家長應注意善用積極暗示,避免消極暗示。家長從哪些方麵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呢?
語言暗示
設喻法
教育孩子時,曉之以理的“理”,不一定非要直白地說出來,有時通過設喻、講故事、做遊戲、角色體驗等點撥啟發孩子,讓其從中懂得道理,能達到很好的教育目的。
對比法
在糾正孩子的錯誤時,家長采用對比的方式,給孩子樹立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孩子,使其不斷進步,注意恰當運用暗示性對比,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
激將法
好勝心強是孩子的天性,生活中家長不妨用暗示性的語言激起孩子的好勝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他很快去完成某項事情或達到某種要求。
非語言暗示
神態表情
神態表情是人心靈和內在情感的直接表現,家長可借助神態表情給孩子積極的暗示教育。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時,給孩子讚賞、肯定的眼神,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愉悅;孩子遇到挫折時,給孩子鼓勵、安慰、愛撫的目光,讓孩子感受到勇氣和力量。這些飽含情感和愛的積極暗示,能對孩子產生更大的影響。
行為舉止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時刻影響著孩子,為孩子所效仿。家長自覺排隊,用行為暗示孩子,插隊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在公共場所不隨地亂丟果皮紙屑,也會讓孩子學會自覺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裏。家長良好的行為舉止都在無形中暗示孩子正確的道德、行為規範。
暗示用得好,就像一陣潤物無聲的細雨,悄悄滋潤著孩子稚嫩的心靈,對於培養孩子規範的舉止、優良的品性、良好的習慣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讓我們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吧。
帶孫絕招:
健全的心靈從來不肯冷言冷語的傷人。
——(法)作家 莫裏哀
隔代教育爺爺奶奶應該注意什麼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由於工作繁忙等原因無法自己照看孩子。便交由自己的父母照看,這種方式一般稱作為“隔代教育”。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隔代親,,的說法,因此很多家長也認為由孩子的爺爺奶奶等長輩教育孩子很有道理,但有很多調查結果顯示隔代教育的孩子在很多方麵存在較大的隱患,請看看下麵的例子,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示:
案例一:
張磊特別淘氣,在爺爺麵前更是如此。晚飯的時候,張磊爸拿起碗到廚房盛飯.走過張磊身邊時,張磊瞅準時機,一伸腿,把爸爸絆倒在地,爸爸手裏的飯碗也飛了出去。爸爸火了,追著要打張磊,張磊轉身溜進了爺爺房間。張磊爸忍著疼追迸房間,一抬頭,自己的爸爸橫在麵前,擋住了去路:“幹什麼?不許打孩子!”老爺子板著臉。張磊爸無奈地說:“爸,他伸腿絆我!這孩子學壞了,我必須揍他一頓。”老爺子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說:“你這麼大的人了,這都躲不開,笨不笨?好了!吃你的飯去。”張磊在爺爺背後偷笑。
警鍾:不少隔輩人看不得孩子被批評、訓斥,更別說挨打了。我們不提倡打孩子,但是適度的批評和約束不可少,然而在老人的幹涉下,父母往往難以管束孩子。受到過分寬容和保護的孩子更容易因此養成頑劣、冷漠的性格,缺乏愛心,不懂體貼,任意胡為,不守規則。
案例二:
小強的爸媽都是農村考出來的大學生,小強出生後,兩人由於工作忙,無暇照顧小強,就把小強送回了老家。小強的爺爺對孫子倍加嗬護,常常帶他到樹林裏的小河邊玩。小強手裏拿著根小棍攪水、玩泥,爺爺坐在一旁看著,心滿意足。回家時,爺爺把小強背在背上,一路走回去。小強沒有上過幼兒園,小學也是在老家上的。小強的爺爺陪伴了小強12年,在小強上初中前去世了。於是,小強的爸媽把小強接回到身邊,結果發現兒子和自己的心理距離很遠——和爸媽不親、冷漠、不主動和爸媽溝通。
警鍾:孩子的心完全係在隔輩人身上,本應該建立在父母身上的深厚感情就淡漠了,因為隔輩人無意間奪走了子女對父母的親情。其實這是符合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正常的孩子2歲前沒有歸屬感,2歲後才有,並且越來越強烈,誰與孩子最親近。孩子的歸屬感就會落在誰的身上。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父母不管多忙,都要盡可能多地和孩子接觸,把孩子扔給隔輩人,最後可能還會把麻煩留給自己。
案例三:
蒙蒙是個7歲的男孩,上小學一年級。他做事磨蹭,動作緩慢。剛入學時,老師一說話他就緊皺眉頭,一副聽不明白的樣子,嘴裏還不停地嘀咕著:“說的什麼呀?急死我啦!”並不時把小拳頭攥得緊緊地。上課寫作業慢,做課間操也是最後一個走出教室。體育老師反映“他就連齊步走都比別人慢半拍。”在家裏,他的爸爸媽媽也對這一點非常不滿意。
警鍾:蒙蒙的缺點就是隔輩人無微不至的照料所致。蒙蒙的爺爺就這麼一個孫子,姥姥家也隻有這麼一個外孫,可以說他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寶貝。傳統的觀念使蒙蒙的長輩對他格外疼愛,倍加嗬護,事事代勞,使他得不到任何鍛煉機會,而且,老人的身體在一天天衰老,動作、思維越來越慢,孩子與老人相處久了,活動節奏也跟著變得緩慢。
有些老人怕孩子出問題,磕了、摔了不能向兒女交代,為了不出意外,嚴格控製孩子的行動,不讓孩子跑、跳,結果束縛了孩子的手腳,延緩了孩子的發育,甚至阻礙了孩子的認知。
案例四:
沈審也是在隔輩人照料下長大的孩子。一天,午餐時間到,老師對全班同學說:“請同學們把課桌上的東西都收起來,準備吃飯。”同學們都收拾起來,惟獨沈審一動不動。老師把沈審叫到身邊,問他:“剛才老師說的話你聽見了嗎?”沈審回答:“聽見了。”老師接著問:“那你為什麼不按要求做呢?”“這不是對我說的。”沈審從心裏拒絕聽老師的話。
老師隻好重新對他提出要求:“那現在老師要你和同學一樣把桌上的東西收起來,好嗎?”沈審低下頭,嘴裏擠出幾個字:“不好,太麻煩了。”“按老師的要求去做,這是規定。你知道嗎?”“不知道。”
老師試圖用事例說明“服從要求”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她把沈審抱到懷{裏,耐心地說:“假如我們倆一起開汽車出去玩,走到十字路口,遇到了紅燈該怎劊辦?”“停車呀。”“如果我們不想停車,把車開過去行嗎?”沈審眨了下眼睛,說:“那你就開過去吧!”看著沈審天真無邪的臉,老師哭笑不得。
警鍾:隔輩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往往以孩子為中心,很多孩子因此養成隻顧自己、不管別人、沒有規則意識和群體意識的簡單思維模式。沈審的思維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典例,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做。我們把這樣的孩子稱為“純天然”。然而,孩子如果過分以自我為中心,同學也不歡迎這樣的夥伴,會排斥他們,時間長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會受到傷害。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努力減少老人帶孩子的副作用,關鍵要做好下麵幾點:
(1)親近孩子,多創造父母單獨帶孩子的環境,遇到過分保護孩子的老人.可以從兩方麵做工作——私底下提醒老人,請求老人配合;老人不在的時候教育孩子.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老年人運動不便,父母要多帶孩子外出鍛煉,防止孩子動作協調不足等問題。
(3)孩子將來進入幼兒園、小學,思維要和其他孩子同步,因此要注意經常對孩子進行思維訓練,減少孩子將來發生心理問題的幾率。
帶孫絕招: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美)教育學家泰曼·約翰遜
隔代教育如何揚長避短?
隔代教育在城市是相當普遍的現象。祖輩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有獨特的優勢,他們對孫輩充滿愛心,有充裕的時間和豐富的育兒經驗。雖然祖輩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但也有一些人認為隔代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對孩子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接受新生事物較慢等。
專家認為,要改變目前隔代教育質量不盡人意的狀況,需要年輕父母和祖輩們共同尋求一種更好的方法來揚長避短,克服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發揚其中的優勢。一方麵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當多溝通,盡量為孩子多想一些;另一方麵,祖輩家長也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
據一項最近在全國範圍內的調查顯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歲孩子中有50%-60%由祖輩教育;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則占到總數的一半。
在兒童心理谘詢中,常聽許多家長談到老人撫育孫子女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一名14歲的初二女孩孤僻不愛與人交往,思維偏執,父母與她溝通也很困難,受到父母批評,就跑到爺爺奶奶那裏哭訴父母的不是,或以不上學向父母示威。據女孩的父母說,孩子10歲前一直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老人怕孩子被別人欺負,實行“封閉式管理”,又非常溺愛她,結果成了現在這樣。
不少專家、學者一直在呼籲關注隔代教育給兒童帶來的心理等諸多問題。麵對數量巨大的接受隔代撫育的兒童群體,社會和家庭應如何看待暴露出來的越來越多的問題?
那麼爺爺奶奶帶孩子就完全沒有優勢了嗎?也不盡然。
隔代撫育本身有一定優勢:祖父母們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可以彌補年輕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麵的經驗不足,發揮祖輩的經驗優勢;由於沒有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拖累,祖父母們在心態上比工作緊張、壓力繁重的年輕父母要平靜得多,比較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孫輩;老人曆盡滄桑後的返樸歸真,自有一種“兒童心理”,特別喜歡與孩子玩樂,易與孫輩建立融洽的感情,為教育孩子創造良好的感情基礎。
隔代教育對祖父母們自身也有利,不僅可以緩解老人的孤寂,從孫輩的成長中獲得生命力,與孫輩玩耍的天倫之樂對老人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也大有裨益。
但是,我們從諸多兒童心理谘詢個案中發現,隔代撫養方式也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變異,產生某些心理問題,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症、性格怪異化、心理脆弱化等。
隔代撫養和教育與父母親自撫養和教育各有利弊。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兩代家長的共同努力。祖輩與父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當多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比如,在吃的方麵,由於祖輩有更多的時間去料理孩子的飲食,餐桌上常會出現一兩道孩子的“專利菜”,孩子也就想當然地認為這是“我”的東西,不允許別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會大哭大鬧、不依不饒。此時,如果父母提醒老人,無論多麼小的孩子,要學會在與別人分享中獲得快樂,這比什麼都重要,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吃“獨食”的壞習慣。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應當盡早培養,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尤其學會自覺為別人服務,對於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至關重要。
而當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祖輩務必不要出麵幹涉,應努力維護孩子父母的權威,這樣孩子就不至於惟我獨尊,懂得尊重父母。要充分利用隔代撫養與父母撫育的各自優勢,兩代人經常探討孩子的培養方法,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開放的家庭環境。
據報載,遼寧省有一所“隔代家長學校”,先後有800多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這裏學習,取得了顯著效果。願意到這裏“上學”的老年學員越來越多。由於時代不同,老人的知識和思想觀念有些已落後於現在,由他們撫育孩子,往往雖有良好願望,但效果卻未必好。而中青年的活動舞台越來越廣闊,到外地、外國工作、學習者與日俱增,“留守兒童”的大量湧現,成了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隔代家長”也被迫推上前台,而接受“隔代撫育學習”就完全有必要了。
對於“隔代家長”來說,無論有無機會專門學習,確實更應該自覺學習新的知識。特別是在培養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比如,如何讓孩子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而不是單純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和督促學習文化課。要特別注意給孩子灌輸誠信觀念、法製觀念,切實培養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勇於創新的好品質。
“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輩相互配合,也是老年人自身保持生命活力,永葆精神青春,努力學習和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老年人要當好“隔代家長”,就必須不斷接觸和學習新知識、新事物。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發揮積極作用。
帶孫絕招:
攻克科學難關,需要巨大的動力。科學的獻身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這些都是攻關戰士所必須具備的品質。
——(中)數學家陳景瑞
在教育孫子的路上,和子女共同學習共迎美好明天
支持方:爺爺奶奶誇孩子有方
雖然是少數,還是有一些家長對“隔代撫養”表示認可。
小王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她女兒出生後,孩子的奶奶就主動擔起了照看孫女的重任。奶奶是醫生,經驗豐富,孩子從小很少生病。奶奶的幾個子女都比較孝順,經常回來看看父母,家裏總是很熱鬧,孩子耳濡目染對長輩也懂得尊敬。不過,小王在心裏還是有個界限的,生活方麵的問題由孩子奶奶做主,孩子的早教她則親力親為。這樣的默契分工,喜歡熱鬧的奶奶照顧孫女樂此不疲,小王也省了不少心。
還有一些人也認為,有不少有知識、修養良好、人生閱曆豐富的老人對孫輩的教育也很成功。這樣的“隔代撫養”說不定比父母自己帶還要好。比起爭論孰是孰非,上下輩之間的溝通對於帶好孩子可能更重要。金東區含香中心學校的老師陳鸞英認為,爺爺奶奶隻會寵壞孫子的說法是錯誤的。爺爺奶奶比父母更經常誇孩子,給他們充分的選擇和自我表現空間,對他們總是有求必應,幹什麼都由著他們的性子,恰恰是這種“縱容”有助於孩子創造力的發展。而父母的嚴格要求和動輒懲罰的嚴厲教育方法反而會扼殺了孩子的天賦。
反對方:“隔代親”成為父母心頭之痛
年輕父母把孩子托付給祖輩照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工作太忙,無暇照顧孩子;因離婚、喪偶、再婚或夫妻兩地分居,住房緊張;出國工作或到外地工作;民工夫妻雙雙外出打工;怕辛苦,年輕父母無經驗或希望保留二人世界;祖輩主動要求撫養孩子,為年輕父母分憂。看來,在自己沒有能力或精力的情況下,將學齡前孩子交給祖輩照看是年輕父母最現實的選擇。
站在反方陣營裏的家長占了大多數,很多家長的部分觀點很有代表性。
1號家長認為:我們這代人和父母在文化和觀念上就存在偏差,他們與我們的子女偏差就更大了,“隔代撫養”會使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大打折扣。2號家長則擔憂,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由老人撫養的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模仿老人的一些習性,比如動作慢,做事縮手縮腳。3號家長對此有同感,她說,老人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處事待人、探索新鮮事物都缺少了積極主動性,直接影響了下一代的性格形成,萬萬不能誘導孩子老年化。
老人易“重養輕教”,老人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而老人對孩子過分保護,也會扼製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增加孩子的依賴性,使孩子變得更加嬌氣,膽小怕事。身為幼兒園老師的4號家長說,班上就有這樣一個孩子,上中班之前,孩子的奶奶幾乎每天中午都要來幼兒園,先是躲在門口看孫子吃飯,後來幹脆強行進教室給孩子喂飯。在老師的堅持下,後來孩子的奶奶終於不來幼兒園照顧孫子了,但那孩子在班上還是不太合群,膽小孤僻,動手能力差,在同伴麵前顯得有些自卑。
還讓不少家長擔心的是,長時間地讓祖輩帶養孩子,孩子更喜歡依賴老人,而在感情上與親生父母疏遠,造成親子隔閡。劉女士就說,她女兒上幼兒園前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奶奶家,因此在孩子的眼裏,最“親”的是奶奶。如果自己與孩子的奶奶意見不合,孩子肯定站在奶奶一邊,一旦孩子不聽話挨幾句責罵,就會向奶奶告狀,使她管教孩子更加困難。從江西來金華打工的小李夫婦也有同樣的苦惱,他們夫婦在外打工7年,9歲的兒子與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成了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夫婦倆一年最多回家探親兩次,兒子與他們生分得很,除了在電話裏叫聲爸爸媽媽,見了麵反倒像陌生人,話都不肯說,夫婦倆為了與兒子培養感情還得想方設法套近乎。由於“隔代撫養”而導致“隔代親”的現象成為很多年輕父母心頭之痛。
隔代撫養,作為一種特殊的家庭形態,在當今中國,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隔代撫育本身具有一定優勢,祖父母們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可以彌補年輕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麵的經驗不足,發揮祖輩的經驗優勢;由於沒有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拖累,祖父母們在心態上比工作緊張、壓力繁重的年輕父母要平靜得多,比較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孫輩;老人曆盡滄桑後的返樸歸真,自有一種“兒童心理”,特別喜歡與孩子玩樂,易與孫輩建立融洽的感情,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礎。隔代教育對祖父母們自身也有利,不僅可以緩解老人的孤寂,從孫輩們的成長中獲得生命力,與孫輩玩耍的天倫之樂對老人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也大有裨益。而這些卻往往是父母撫養的不足之處。
大家如果回首童年或許會感慨地發現,那些讓您刻骨銘心受益終身的教育大都是您最喜歡最愛戴的人給予的,而那些美好的記憶與您所厭惡的人可能毫不相關。父母可能有這樣一個感受:孩子如果喜歡某位老師,就可能喜歡這位老師的課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討厭某位老師,則可能討厭這位老師的課以及他講的一切。孩子對於父母或其他人的關係也基本上如此。大家麵對現實也許會感到,當您與孩子的關係發生了問題,您的教育也會隨之陷人困境。所以,如果用一句話來概述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那就是: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好的家庭教育。
帶孫絕招:
教育的目的不是在製造機械,而是在造成人。
——(英)哲學家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