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3 / 3)

19世紀70年代出現一種專門發射魚雷的可以摧毀大型軍艦的魚雷艇針對這種頗具威力的小型艦艇,英國於1893年建成了哈沃克號——一種被稱為“魚雷艇驅逐艦”的軍艦,設計航速26節,裝有1座76毫米火炮和3座47毫米火炮,能在海上毫無困難地捕捉魚雷艇,攜帶3枚450毫米魚雷,用於攻擊敵艦。德國海軍發展的同類型的軍艦則稱為大型魚雷艇。

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中小口徑艦炮、各種導彈、水中武器(魚雷、水雷、深水炸彈)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輕型軍艦。它可以執行護航、反潛、防空、偵察、警戒巡邏、布雷、支援登陸和保障陸軍瀕海翼側等作戰任務,曾被稱為護航艦或護航驅逐艦。

護衛艦和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一樣,也是一個傳統的海軍艦種,是當代世界各國建造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參戰機會最多的一種中型水麵艦艇。

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日本艦艇曾多次闖入旅順口俄國海軍基地,對俄國艦艇進行了多次魚雷,炮火襲擊,並布放水雷,用沉船來堵塞港口,限製俄國艦隊的行動。起初俄艦隊巡邏,警戒港灣的任務由驅逐艦數量少,它本身還承擔有其它任務,而改裝的民用船戰術,技術性能又很差,於是在日俄戰爭後,俄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批專用護衛艦。最初的護衛艦排水量小(400-600噸),火力弱小口徑艦炮,抗風浪性差,航速低,隻適合在近海活動。

鷹擊長空——飛機

殲擊機(圖568)

殲擊機又稱戰鬥機,舊稱驅逐機。主要用來殲滅空中敵機和其他空襲兵器的飛機。其特點是速度大,上升快,升限高,機動性好。

殲擊機最大飛行時速達3000千米,最大飛行高度20千米,最大航程不帶副油箱2000千米,帶油箱時可達5000千米。機上還帶有先進的電子對抗設備。

1915年德國研製出裝有射擊協調器的福克E.I .飛機。機槍固定在機身頭部,穿越機頭的螺旋槳旋轉麵射擊而子彈不會擊中旋轉槳葉。這樣,後座的射擊員被取消,駕駛飛機和射擊都由駕駛員來完成。這種飛機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空戰的方式,提高了飛機空戰能力。

攻擊機(圖569)

攻擊機又稱強擊機,所謂“強擊”,即是能夠不畏敵人的地麵炮火強行實施攻擊,在飛機的要害部位座艙、發動機、油箱等一般有裝甲保護。它主要用於從低空、超低空攻擊敵地麵(水麵)中小型目標,對己方部隊實施直接火力支援。強擊機要求具有良好的低空操縱性、安全性和搜索地麵日標能力。

攻擊機用來突擊地麵目標的武器有:航炮、普通炸彈、製導航空炸彈、反坦克集束炸彈和空地導彈等。現代攻擊機最大飛行速度不超過音速,正常載重量可達8噸,機上裝有紅外觀察儀或微光電視等光電搜索瞄準設備和激光測距器等。有的攻擊機具有垂直/短距起落性能。

最早的攻擊機是南德國容克公司研製的容克Jl型飛機,它於l915年12月5日首次試飛。該機是一種裝有鋁合金蒙皮和防護裝甲的雙翼機,它也是最早全金屬飛機

轟炸機(圖570)

轟炸機是用於剝地麵、水麵目標進行轟炸的飛機,具有突擊力強、航程遠,載彈量大等特點,是航空兵實施空中突擊的主要機種。機上武器係統包括機載武器如各種炸彈、航彈、空地導彈、巡航導彈、魚雷、航空機關炮等。機上的火控係統可以保證轟炸機具有全天候轟炸能力和很高的命中精度。轟炸機的電子設備包括自動駕駛儀、地形跟蹤雷達、領航設備、電子幹擾係統和全向警戒雷達等,用以保障其遠程飛行和低空突防。現代轟炸機還裝有受油沒備,可進行空中加油。

在飛機用於軍事後不久,人們就開始用飛機轟炸地麵標的試驗。1911年10月,意大利和土耳其為爭奪北非利比亞的殖民利益而爆發戰爭。11月1日,意大利的加福蒂中尉駕一架“朗派樂-道比”單翼機向土耳其軍隊投擲了4枚重約2公斤的榴彈,雖然戰果甚微,但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空中轟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轟炸機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使用。當時轟炸機的時速不到200公裏,載彈量l噸左右,多為雙翼機。

武裝直升飛機(圖571)

武裝直升機是裝有武器、為執行作戰任務而研製的直升機。說到武裝直升機,先要講一下直升機。直升機是誰最先發明的,這個看法也不完全一致。現在較公認的是,第一架接近實用的直升機是由美籍俄國人西科斯基研製的VS-300,它於1939年9月14日試飛成功。這個西科斯基是個傳奇式的人物,他曾在1914年研製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

在現役的武裝直升機中,美國的AH-64和前蘇聯的卡-50尤為令人矚目。AH-64的最大允許時速為365公裏,轉場航程約1900公裏,機上裝一門30毫米口徑的航炮。可掛裝16枚反坦克導彈或4枚空空導彈,或火箭等武器,能執行反坦克、對地攻擊和為直升機護航等任務。卡-50是世界上第一種單座武裝直升機,即由一名駕駛員兼任駕駛和攻擊的任務。它的最大平飛時速為350公裏,作戰半徑約250公裏;機上可掛裝速射航炮、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等;據稱也可掛裝空空導彈。卡-50還開創了直升機使用彈射救生係統的先例。

隱形飛機

隱形對於一般人來說都不陌生,雖然這些說法大多數來自小說和神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隱形的例子。比如說變色龍就能夠通過改變自己的顏色來進行隱形。人們通過研究仿生學,並且應用了最新的技術和材料,終於在龐大的飛機上也實現了隱形。從原理上來說,隱形飛機的隱形並不是讓我們的肉眼都看不到,它的目的是讓雷達無法偵察到飛機的存在。隱形飛機在現階段能夠盡量減少或者消除雷達接收到的有用信號,顯然是最為秘密的軍事機密之一,隱形技術已經受到了全世界的極大關注。

隱形飛機最重要的兩種技術是形狀和材料。首先,隱形飛機的外形上避免使用大而垂直的垂直麵,最好采用凹麵,這樣可以使散射的信號偏離力圖接收它的雷達。例如,在海灣戰爭中發揮重要的F-117A“大趨勢”隱形戰鬥機采用的多麵體技術;美國波音F-111實驗機上的任務自適應機翼等。這些飛機的造型之所以較一般飛機古怪,就是因為特種的形狀能夠完成不同的反射功能。其次,隱形飛機采用非金屬材料料或者雷達吸波材料,吸收掉而不是反射掉來自雷達的能量。運用最新的材料,隱形飛機在雷達上反射的能量幾乎能夠做到和一隻麻雀的反射能量相同,僅僅通過雷達就想分辨出隱形飛機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應盡量減少機身的強反射點或者說是“亮點”、發動機的噪聲以及機體本身的熱輻射等,因為這些方麵的存在也容易“出賣”飛機的存在。

反潛機(圖572)

反潛機是載有搜索和攻擊潛艇的設備、武器的軍用飛機或其他航空器,如直升機、飛艇等。

現代反潛機裝有航空綜合電子係統,其中有各種探測器和導航、通訊及武器控製係統。探測器包括聲學和非聲學兩類。前者如“聲呐” 浮標下位係統,它能把水中潛艇發出的噪音變成無線電信號,自動送回飛機從而確定潛艇的位置;後者包括反潛搜索雷達、磁導探測器、前視紅外探測器、電子幹擾設備及照明係 統等。

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核武器(圖573)

核武器的出現,是20世紀40年代前後科學技術重大發展的結果。

核武器爆炸,不僅釋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應過程非常迅速,微秒級的時間內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圍不大的範圍內形成極高的溫度,加熱並壓縮周圍空氣使之急速膨脹,產生高壓衝擊波。地麵和空中核爆炸,還會在周圍空氣中形成火球,發出很強的光輻射。

核反應還產生各種射線和放射性物質碎片;向外輻射的強脈衝射線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造成電流的增長和消失過程,其結果又產生電磁脈衝。這些不同於化學炸藥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備特有的強衝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核電磁脈衝等殺傷破壞作用。核武器的出現,對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產生了重大影響。

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夕,美國空軍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接連投擲了兩枚原子彈。這場人類有史以來的巨大災難,造成了10萬餘日本平民死亡和8萬多人受傷。原子彈的空前殺傷和破壞威力,震驚了世界,也使人們對以利用原子核的裂變或聚變的巨大爆炸力而製造的新式武器有了新的認識。

戰略核武器

戰略核武器用於攻擊敵方戰略目標或保衛己方戰略要地的核武器的總稱。戰略核武器一般是由威力較高的核彈頭和射程較遠的投射工具組成的武器係統。戰略核武器作用距離可遠至上萬千米,突擊性強,核爆炸威力通常為數十萬噸、數百萬噸乃至上千萬噸梯恩梯當量。

戰略核武器主要有陸基洲際彈道核導彈、潛地彈道核導彈、攜帶核航空炸彈、近程攻擊核導彈、巡航核導彈的戰略轟炸機,以及反彈道導彈核導彈等。戰略核武器作用距離可遠至上萬千米,突擊性強,核爆炸威力通常為數十萬噸、數百萬噸乃至上千萬噸梯恩梯當量。可用以攻擊軍事基地,工業基地,交通樞紐,政治、經濟中心和軍事指揮中心等戰略目標。

戰術核武器

戰術核武器用於支援陸、海、空戰場作戰,打擊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重要目標的核武器。戰術核武器一般是由威力較低的核彈頭和射程較短的投射工具組成的武器係統。主要有:戰術核導彈、核航空炸彈、核炮彈、核深水炸彈、核地雷、核水雷和核魚雷等。

主要用於打擊對軍事行動有直接影響的重要目標,如導彈發射陣地、指揮所、集結的部隊、飛機、艦船、坦克群、野戰工事、港口、機場、鐵路樞紐、重要橋梁和倉庫等戰術目標。

化學武器(圖574)

戰爭中使用毒物殺傷對方有生力量、牽製和擾亂對方軍事行動的有毒物質統稱為化學戰劑或簡稱毒劑。

化學武器大規模使用始於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用的毒劑有氯氣、光氣、雙光氣、氯化苦、二苯氯胂、氫氰酸、芥子氣等多達40餘種,毒劑用量達12萬噸,傷亡人數約130萬,占戰爭傷亡總人數的4.6%。

化學武器雖國際公約禁止使用的非常規武器。如1899年和1907年的兩次海牙會議,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以及前不久(1993)聯大通過的全麵禁止和徹底消毀化學武器公約等。

生物武器(圖575)

舊稱細菌武器。生物武器是生物戰劑及其施放裝置的總稱,它的殺傷破壞作用靠的是生物戰劑。生物武器的施放裝置包括炮彈、航空炸彈、火箭彈、導彈彈頭和航空布撒器、噴霧器等。以生物戰劑殺死有生力量和毀壞植物的武器統稱為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各種武器中麵積效應最大的武器,自用於戰爭以來,給人類帶來了恐怖性災難。1925年,在國際聯盟主持的日內瓦裁軍大會上,有關國家簽署了《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的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1972年 4月10日簽訂的《禁止細菌(生物)和毒素武器的發展、生產及儲存以及銷毀這類武器的公約》 ,1975年3月26日生效。

會飛的導彈

彈道導彈(圖576)

是指在火箭[1]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序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體軌跡飛行的導彈。這種導彈的整個彈道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主動段彈道是導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和製導係統作用下,從發射點起到火箭發動機關機時的飛行軌跡;被動段彈道是導彈從火箭發動機關機點到彈頭爆炸點,按照在主動段終點獲得的給定速度和彈道傾角作慣性飛行的軌跡。

彈道導彈按作戰使用分為戰略彈道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按發射點與目標位置分為地地彈道導彈和潛地彈道導彈;按射程分為洲際、遠程、中程和近程彈道導彈;按使用推進劑分為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彈道導彈;彈道導彈按結構分為單級和多級彈道導彈。

巡航導彈(圖577)

即主要以巡航狀態在稠密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舊稱飛航式導彈。巡航狀態指導彈在火箭助推器加速後,主發動機的推力與阻力平衡,彈翼的升力與重力平衡,以近於恒速、等高度飛行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單位航程的耗油量最少。其飛行彈道通常由起飛爬升段、巡航(水平飛行)段和俯衝段組成。它依靠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

英阿馬島戰爭之中,阿根廷空軍“超級軍旗”戰機發射的“飛魚”導彈一舉擊沉了英軍“謝菲爾德”號巡洋艦,使導彈名聲大震。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以及前不久進行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中,各種類型的導彈都大顯身手。

空對空導彈

殲擊機的主要武器之一,也用作殲擊轟炸機、強擊機、直升機的空戰武器。此外從理論上講它也可以作為加油機、預警機等軍用飛機的自衛武器。

空空導彈與地地導彈、地空導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它與機載火控係統、發射裝置和檢查測量設備構成空空導彈武器係統。

空對地導彈(圖578)

航空兵進行空中突擊的主要武器之一,裝備在戰略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強擊機、殲擊機、武裝直升機及反潛巡邏機等航空器上。空地導彈與航空炸彈、航空火箭彈等武器相比,具有較高的目標毀傷概率,機動性強,隱蔽性好,能從敵方防空武器射程以外發射,可減少地麵防空火力對載機的威脅;但造價高,使用維修複雜。

地對空導彈

又稱防空導彈。它是組成地空導彈武器係統的核心。地空導彈是由地麵發射,攻擊敵來襲飛機、導彈等空中目標的一種導彈武器,是現代防空武器係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地空導彈的分類方法很多,主要的有:按射高分為高、中、低空;按射程分為遠、中、近程和短程。

最初的地空導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研製的"萊茵女兒"等。戰後,美國、蘇聯、英國等國相繼發展地空導彈 , 並於50年代先後裝備第一代地空導彈;60至70年代裝備了第二代地空導彈;70年代以來又研製和裝備了第三代地空導彈。

潛地導彈(圖579)

潛地導彈是指由潛艇在水下發射攻擊地麵固定目標的戰略導彈。與潛艇的導彈射擊控製、檢測、發射係統和導航係統等構成潛地導彈武器係統。隱蔽性、機動性好,生存能力強,便於實施核突擊。主要用於襲擊敵方政治和經濟中心 、交通樞紐 、重要軍事設施等戰略目標。

潛地彈道導彈,全長8.7-17米,直徑1.4-2.1米,射程650-11000千米,起飛重量10-60餘噸,投擲重量0.5-2.5噸,命中精度3700-130米。核彈頭有單彈頭、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 。多彈頭導彈有3-10個分彈頭,總爆炸威力為30-300餘萬噸梯恩梯當量。

岸艦導彈

又稱岸防導彈。海軍岸防兵的主要武器之一。岸艦導彈由彈體、戰鬥部、動力裝置和製導裝置等組成。它與地麵指揮控製、探測跟蹤、發射係統等構成岸艦導彈武器係統。岸艦導彈配置在沿海重要地段上,通常分為固定式岸艦導彈和機動式岸艦導彈兩種。

從誕生到如今,岸艦導彈已經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曆程,它和艦艦導彈、空艦導彈、潛艦導彈一起組成了反艦導彈大家族。然而,作為一種防禦性武器係統,岸艦導彈具有許多自身無法克服的局限性,其發展速度遠遠趕不上艦(對)艦導彈和空(對)艦導彈發展的步伐。盡管如此,岸艦導彈仍將是沿海各國岸防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世紀繼續扮演海岸防衛者的重要角色。

洲際導彈(圖580)

洲際彈道導彈,通常指射程大於8000公裏的遠程彈道式導彈。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攻擊敵國領土上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目標。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比中程彈道導彈、短程彈道導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導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目前主要擁有國為: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

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的Р-7(蘇軍的昵稱是Семёрка,意為“老七”),北約代號SS -6“警棍”。這枚導彈於1957年8月21日從位於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試射成功,飛行了6000公裏。

反衛星導彈

反衛星導彈是使用導彈攻擊環繞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武器係統。飛彈可以由地麵或者是水麵的發射平台發射,或者是由航空或者是太空飛行器在運到較高的高度之後發射。反衛星飛彈針對的是軍用衛星,尤其是在低軌道上的偵查,電子情報蒐集以及海洋偵測衛星等等。

1978年9月美國最早開始研製反衛星導彈。1985年9月13日首次成功地用反衛星導彈擊毀一顆在500千米高軌道上的軍用實驗衛星。

目前在環繞地球軌道中部署反衛星武器的行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公開或是正麵承認,然而包括美國與俄羅斯等有能力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都可能掌握相關的技術或者是係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