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 / 3)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圖308)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點是高聳挺拔,輝煌壯麗,整個建築莊嚴和諧。塞納河上的西岱島是巴黎的發源地,1163年在這裏開工建設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可能是最有名的哥特式大教堂,同時它也是過渡時期最後一座重要建築。早在羅馬時期,這個地方就曾經建有神廟,後來在6世紀時被拆毀並修建了巴西利卡式教堂。由於年久失修,1163年,在巴黎主教蘇利的倡議下,教皇亞曆山大三世(1159—1181年在位)親自為新教堂奠基。

它的立麵非常簡潔有序,左右嚴整對稱,中央兩條連續假券以及28位古代以色列和猶大國王的雕像帶將被69米高的雙塔垂直分成的三段有機聯係起來,正中的玫瑰窗直徑約10米。大門上雕刻非常精美,繼承了羅馬風時代的特點。

聖母院平麵呈橫翼較短的十字形, 坐東朝西,正麵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巴黎聖母院正麵高69米,被三條橫向裝飾帶劃分三層:底層有3個桃形門洞,門上於中世紀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過。中央的拱門描述的是耶穌在天庭的“最後審判”。拱門上方為眾王廊,陳列舊約時期28位君王的雕像。

巴黎聖母院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是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在它之前,教堂建築大多數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頂、粗矮的柱子、厚實的牆壁、陰暗的空間,使人感到壓抑。巴黎聖母院衝破了舊的束縛,創造一種全新的輕巧的骨架券,這種結構使拱頂變輕了,空間升高了,光線充足了。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

聖彼得堡大教堂(圖309)

羅馬聖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藝複興建築的最重要代表,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建造這座建築曆時120年,多名重要建築師與藝術家參與設計,其中以伯拉孟特和米開朗基羅最為著名。後者也是文藝複興運動中最重要的畫家和雕刻家之一。教堂最高點達137.7米,園頂直徑達42米,全部用石料建造。教堂前的大廣場建於17世紀初的巴洛克時代。

1547年米開朗琪羅受命主持這項工程,他保持了原設計的形製,但加大了結構。教堂建造到鼓座時,米開朗琪羅逝世(1564),留下了穹頂的木製模型,由後繼者基本上按這個模型建成了中央穹頂。由於教皇保羅五世的堅持,後又在米開朗琪羅主持建造的集中式教堂前麵加了三跨的巴西利卡式大廳。大教堂工程於1626年基本完成。17世紀中葉,G.L.貝尼尼在教堂前麵建造了環形柱廊,形成橢圓形和梯形兩進廣場,整個教堂成為規模極其宏偉的建築群體。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直徑為41.9米,穹頂下室內最大淨高為123.4米。在外部,穹頂上十字架尖端高達137.8米,這在當時堪稱工程技術的偉大成就。教堂正立麵高45.5米,長115米,有8根柱子和4棵壁柱,女兒牆上立著施洗約翰和聖彼得的11個使徒的雕像,兩側是鍾樓。教堂外部總長211.5米,集中式部分寬137米,總麵積達49737平方米。

教堂為石質拱券結構,外部用灰華石飾麵,內部用各色大理石,並有豐富的鑲嵌畫、壁畫和雕刻作裝飾,大多出自名家之手。穹頂下方正中高高的教皇專用祭壇上麵,是貝尼尼所作的銅鑄華蓋,為巴洛克美術的重要作品。右側廳一禮拜堂裏,陳列著米開朗琪羅的著名雕刻《哀悼基督》。聖彼得大教堂的建造曆經200餘年,它是眾多藝術家、工程師和勞動者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也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代不朽的紀念碑。

巴黎凱旋門(圖310)

巴黎凱旋門也稱雄獅凱旋門,位於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是拿破侖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侖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又重新複工,到1836年全部竣工。

它座落於巴黎香榭麗舍大街西端,一個稱為星星廣場(現為戴高樂廣場)的中央。

雄獅凱旋門的尺度非常巨大,呈長方形,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四麵有門,中心拱門高36.6厘米,寬14.6厘米,凱旋門的地下為1920年11月11日竣工的一座無名烈士墓,裏麵埋葬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烈士們。在門墩的東西立麵上共有4幅巨型浮雕,再現了法國軍隊同歐洲聯軍作戰的壯麗場麵。凱旋門兩麵有“馬賽曲” 、“1810 年的勝利”、“和平”、“抵抗”四組浮雕,造型最美的是麵向香舍麗榭大街的一組,描繪義勇軍於1792年高唱《馬賽曲》出征的光榮場麵。券洞的邊緣和兩側,簷口的上下都刻有浮雕和精致的花紋,內壁刻有拿破倫用以宣揚其戰功的96個勝利戰役的浮雕,以及跟隨他轉戰南北的386個將軍的名字。

明星廣場和凱旋門的周圍放射著12條40-80米寬的大道。從廣場到凱旋門的香舍麗榭大街是一條凹形道路,越接近凱旋門地勢越高,因此凱旋門顯得更加雄偉高大。

法國埃菲爾鐵塔(圖311)

埃菲爾鐵塔是一座於1889年建成位於法國巴黎戰神廣場上的鏤空結構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埃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梁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和突出標誌。

埃菲爾鐵塔從1887年起建,埃菲爾鐵塔占地一公頃,聳立在巴黎市區賽納河畔的戰神廣場上。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分為三樓,分別在離地麵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9萬隻鉚釘,極為壯觀。

埃菲爾鐵塔是巴黎的標誌之一,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它和紐約的帝國大廈、東京的電視塔同被譽為西方三大著名建築。

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圖312)

比薩斜塔是意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於意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麵的奇跡廣場上。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鍾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麵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麵。

比薩斜塔之所以會傾斜,是由於它地基下麵土層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薩斜塔下的有好幾層不同材質的土層,各種軟質粉土的沉澱物和非常軟的粘土相間形成,而在深約一米的地方則是地下水層。這個結論是在對地基土層成份進行觀測後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鍾樓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邊緣,因此土質在建造時便已經沙化和下沉。

印度泰姬陵(圖313)

泰姬陵,全稱為“泰吉·瑪哈爾陵”,又譯泰姬瑪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裏200多公裏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內,亞穆納河右側。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後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譽為“完美建築”。它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美麗無比。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伊斯蘭教建築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泰姬陵坐落在一個風景區內,莊嚴雄偉的門道象征著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圓頂的亭閣。原先這兒曾有一扇純銀的門,上麵鑲嵌著幾百個銀釘。這些東西都已被劫走,現在的門是銅製的。

泰姬陵是用從322公裏外的采石場運來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卻不是有些照片裏的那種純白色建築。成千上萬的寶石和半寶石鑲嵌在大理石在表麵,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從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藝。陽光照射在圍欄上時,它投下變化紛呈的影子。從前曾有銀製的門,裏麵有金製欄杆和一大塊用珍珠穿成的布蓋在皇後的衣冠塚上(它的位置在實際埋葬地之上)。竊賊們偷去了這些珍貴的東西,許多人曾企圖挖取鑲嵌在大理石欄上的寶石,但泰姬陵的雄偉壯麗仍使人為之傾倒。

克裏姆林宮(圖314)

俄羅斯克裏姆林宮這一世界聞名的建築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是旅遊者必到之處。12世紀上葉,多爾戈魯基大公在波羅維茨低丘上修築了一個木結構的城堡—克裏姆林宮,莫斯科就是從這個城堡逐步發展起來的。現在的紅磚是1485年至1495年興建的。大致呈三角形。宮牆全長2235米,高5到19米不等,厚3.5至6.5米.共四座城門和十九個尖聳的樓塔。

坐落在涅格林納河和莫斯科河彙合處的鮑羅維茨丘陵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依亞曆山德羅夫花園,東南界紅場,始建於1156年,初為木牆,1367年改為石牆。十五世紀的磚砌宮牆(周長2.5公裏)保留至今。中央教堂廣場上建有十五至十六世紀聖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報喜教堂、伊凡大帝鍾樓和多棱宮等。

克裏姆林宮位於俄羅斯的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羅斯的標誌之一。在克裏姆林宮周圍是紅場和教堂廣場等一組規模宏大、設計精美巧妙的建築群。此外,還有建於公元18世紀的樞密院大廈,以及建於公元19世紀的大克裏姆林宮和兵器陳列館等。每一座建築都蘊含著俄羅斯人民無與倫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宮內保存有俄國鑄造藝術的傑作:重達40 噸的“炮王”和200 噸的“鍾王”。克裏姆林宮由此成為俄羅斯備受珍視的文化遺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