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一職起源於東漢,但當時隻是一種出於軍事需要而設置的臨時性官職,並不是常製。到了曹魏時期,由於對吳、蜀兩國作戰的需要,這一職務已相對固定,並且有了管轄範圍,即都督區的雛形,但當時都督還是隻管軍事,不理民政。到了東晉以後,都督已兼任州的刺史,總攬軍民政事,都督區也趨於穩定,成為了州以上的一級準行政區劃。

依據東晉與南朝都督區的管轄範圍和權限的情況,可以大致分為州之上的都督區與郡之上的都督區兩大類。前者是中央政府將全部州級政區比較有計劃地分成幾個大區域,然後各設都督後而產生的,故區域相對比較穩定。如東晉與南朝時的荊州都督區就屬於這種類型的都督區,通常統轄荊、益、寧、雍、梁等五州,有時還會兼統江州或者是交、廣二州。後者的設立則帶有隨意性,並不是把所有的郡全都劃入,而隻是設置在要地,因此區域具有一定的伸縮性,經常會隨形勢與所任都督的人選而發生變動。沔中都督區就是這種類型的一個例子,這個都督區由以襄陽為中心的沔中八九個郡組成,統屬於荊州都督之下,作為荊州的屏障。

北朝的都督區則遠不像東晉與南朝那樣發達,北魏太武帝時,才開始采用都督製。獻文帝以後,都督的設置雖然逐漸增多起來,但這時的都督區還不是十分穩定,經常變化。西魏末年,都督才成為既管軍又管民的地方大員。北周時,改都督諸州軍事為總管。總管的權力比都督要大,而且轄區也比都督區穩定。

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東魏與北齊的都督設置並不顯著,而是在州之上設立一種叫“行台”的地方行政機構。三國時期,天下紛爭,朝廷的軍政大權,常常可以被一人操縱。當這樣的一位權臣遠離都城時,又往往在他的在外駐地設立“行台”。史書上就記載了這樣的一個例子。當時在曹魏執掌大權的司馬昭率兵前去討伐諸葛誕,但他仍想兼理朝中的政務,於是散騎常侍裴秀、尚書仆射陳泰、黃門侍郎鍾會等以“行台從”,不過這時的行台隻是中央權力的行動機構,與地方行政無關。等到北魏道武帝南下入居中原,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都,想要用平城控製河北,於是設置鄴行台、中山行台,但由於當時主要是臨時用來代理中央政府處理對外征討方麵的事情,因此這一鍍度不久便廢除了。北魏統一北方後,依然實行的是都督製,直到東魏武定年間,行台才又恢複設立。行台原本是尚書行台的簡稱,意思就是中央尚書台的地方分部,是代表中央權力管理地方的行政機構,在地方上遇到一些事情,行台可以不必上報中央,而就地自行解決。北齊時,隨著都督區的逐漸消退,出現了普遍設置行台的現象。這時的行台,一般統州十幾個,轄區相對穩定,凡是州刺史以下的官員都在行台的統領之下,兼管軍政與民政,儼然已是州、郡、縣以上的一級行政區劃了。我們可以來看一個當時行台的具體實例。北齊文宣帝時,有一個叫辛術的人做到了東南道行台尚書這樣的高官。當時擔任東徐州刺史的郭誌殺死了一個郡太守,文宣帝聽到這個消息後,深覺有必要加強對地方的治理,於是他下命令給辛術,讓他在所統領的十幾州的區域內,遇到犯法的官員,除去州的刺史要先上報,聽從朝廷處理外,以下的官員可以先自行決斷,處理之後,再上報中央。後來,辛術所負責的行台區內,果然有官員不法,結果辛術便按照文宣帝所說的,將這些人就地法辦了。

隋朝時,也曾為了軍事需要而設置行台省。開皇八年(588)隋文帝出兵伐陳時,就曾在壽春(今安徽壽縣)設立淮南道行台省,等到陳被隋滅掉之後,這個行台省也就廢除了。

唐代初年,行台製度還在實行。高祖李淵滅占據洛陽的王世充時,就曾一度設立過陝東道大行台省。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覺得行台權力太大,對中央政權構成很大的威脅,才下令將它廢除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