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後,那位顧客又來了,他笑眯眯地對李華利說:“上次因為在你這裏剪頭發而耽誤了生意,我曾發誓再也不來這裏剪發了。但後來發現其他理發店剪出來的效果都沒有這裏好。現在,我和我的朋友們隻認你這一家理發店。”
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口碑效應真的很大。李華利的工作責任心獲得了一致好評,他已經成為理發行業裏的一個榜樣。如果僅從感覺上判斷,你一定很難想到這樣一個老實內向、舉止純樸的小人物居然是理發界的名師。不錯,他身材偏小,長相平凡,沒有良好的口才,也沒有超凡的智能,曾經被很多人認為“不可能有大的出息”。但是,他卻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就。
性格不能決定你的成功,更不能決定你的命運。讓品質來說話吧,特別是帶有責任心的品質,這是一種大家都知道、卻是極少數人能夠把它發揮到極致境界的稀有資源。品質是決定成功的基石,這不是一個空穴來風的判斷。調查表明:90%的優秀推銷員都不是口才很好、擅長交際的人。相反,他們的性格偏內向,相貌平平,然而無一例外,他們都是品質過硬、責任心強的人。當有人問及成功的秘訣時,他們隻是說:“這是我的工作,我隻是盡工作的責任罷了。”
從卑下到偉大,沒有行業的界定,更沒有能力的障礙,就看你肯不肯負責任,有沒有責任心。
緊張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是成功員工的真實寫照。工作輕鬆的人,不管在什麼領域,也不會取得真正的成功。要是把工作僅僅當作賺錢的工具,這肯定是會讓人蔑視的。隻有經曆艱難困苦,才能取得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隻有經曆過奮鬥,才能取得成功。懂得這一點有重大的意義:對於打工的人來說,隻有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既為公司創造利潤,又為自己的發展奠定基礎,從而獲得雙贏的結果;對於正在為自己的事業而奮鬥的人來說,同樣需要自己竭盡全力地去做。許多成功的人士都是這樣的。
“要做就做得更好,否則就不做。”這應該成為每個職場中人的工作原則和態度。你的每一天都在倒計時。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全心全意、盡職盡責,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生活的原則。
威廉·埃拉裏·錢寧說:“勞動可以促進人們思考。一個人不管從事哪種職業,他都應該盡心盡責,盡自己的最大努求得不斷的進步。隻有這樣,追求完美的念頭才會在我們的頭腦中變得根深蒂固。”
葉靈和江吳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裏的兩名優秀職員,在對待工作上,都能夠盡職盡責。但是,他們兩個人的差別就在於,葉靈認為自己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自己崗位上的工作後,便覺得自己的工作已經努力到家了,而江吳則要求自己在盡職盡責之外,還要力爭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三年後,江吳成為了這家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社交的範圍更廣泛了,而葉靈隻是一名業務主管。
在公司中,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做得已經足夠好了,真的是這樣嗎?你真的已經做到盡善盡美了嗎?你真的已經發揮了自己最大的潛能了嗎?
造物主賦予我們每個人一種突出的才能,也許你有管理的才能、繪畫的天賦、寫作的悟性、思考的資質等等。無論你的特色是什麼,都不要把自己藏起來,你應該積極地把你的才能發掘出來並發揮得淋漓盡致。
事實上,麵對激烈的競爭,你應該不斷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你需要製定一個高於他人的標準。羅文在送信給加西亞的時候,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比他人更高的標準:不推脫、不敷衍、盡全力。這樣的人是一種異常優秀的人,他們不僅僅會做別人要求他們做的,而且會出人意料地做得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