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塑造良好心態(3)(1 / 3)

對於工作,還有一個基本原則,這就是“要做就做得更好,否則就不做。”這與有人說的“能完成100%的就絕不隻做99%”是相近的。趙靜在一家大型建築公司任設計師,常常要跑工場,看現地,還要為不同的老板修改工程細節,異常辛苦,但她仍認認真真地去做,毫無怨言,她給自己立下了一條規則——“要做就做好,否則就不做”。

有一次,老板安排她為客戶做一個設計方案,時間隻有三天。接到任務後,趙靜看完現場,就開始工作了。三天時間裏,她都在一種異常興奮的狀態下度過。她食不甘味,寢不安枕,滿腦子都想著如何把這個方案弄好。她到處查資料,虛心向別人請教。三天後,她把設計方案交給了老板,得到了老板的肯定。因工作認真,現在趙靜已是公司裏的紅人了。老板不但提升了她,還把她的薪水翻了3倍。

後來,老板告訴她:“我知道給你的時間很緊張,但我們必須盡快把設計方案做出來。如果當初你因此推掉這個工作,我可能會把你辭掉。你表現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賞你這樣工作認真的人!”任何一個老板都是十分精明的,他們都希望能擁有更多優秀的員工。而工作態度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行是否優秀。老板會根據員工在平時工作中的表現決定給誰升職或者加薪。千萬放棄“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想法。拿薪金來說,你拿了一千塊錢,做了一千塊錢的事。反過來,我們做了一千塊的事,隻能拿一千塊的錢,因為,老板找不到給你加薪的理由。若拿一千塊的錢,做了一萬塊錢的事,那麼加薪是自然的事。

所以對於每個員工來說,都要樹立“要做就做得更好,否則就不做”的從業觀念,而且無論對於任何工作,我們你拿一千塊的錢,做了一萬塊錢的事,加薪是自然的事。

都應該按照這個原則去做,不能把工作分為三六九等,然後區別對待。佛堂裏,正和佛印禪師一起打坐參禪的大學士蘇東坡突然問道:“你看我打坐的樣子怎麼樣?”

“像一尊佛!”佛印說。

“你看我坐的樣子怎麼樣?”佛印見蘇東坡非常高興,也問道。

“像堆牛糞。”蘇東坡說。

佛印知道蘇東坡又趁機“嘲弄”自己,也不在意,隻是笑而不語。

蘇東坡以為贏了佛印,回到家後,就眉飛色舞地向妹妹蘇小妹敘說了一遍。

蘇小妹卻正色道:“心如佛,所以看人像佛。心如糞,所以看人如糞。哥哥,你實在是比不上佛印禪師的境界啊!”對待工作不也是如此嗎?相由心生,境隨心現。你怎麼看待工作,它就是怎麼樣的:無論什麼工作,如果你把它看得低賤,它就會成為低賤的;如果你把它看作高尚的,它就會成為高尚的——即使在一般人眼中它是低賤的。因為當你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來做這件工作時,它就會因你的責任心和高度負責的行動使之變得高尚起來。責任心和熱情可以使一份低賤的工作變得高尚起來。所以林肯說:隻有卑下的人,沒有卑下的工作。

有責任心的人可以將卑微變成偉大,而缺乏責任心的人則會將崇高的工作變得卑下。

李華利是一名毫不起眼的理發師。他的理發店也在街角最不起眼的地方。但卻是顧客盈門。理由很簡單:這裏麵有一位很好的理發師。他總能把顧客的頭發剪出最好的效果。如果能夠擁有一個好發型和一份好心情,在路上多花一點時間又有什麼關係呢?不僅如此,他的客人還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推薦這家理發店。久而久之,李華利的理發店名聲大振,成為這個城市中首屈一指的理發店。

在這個過程中,李華利招收了一批小學徒。在每次教授技藝的時候,李華利總是不忘說這樣一句話:記住,每一刀剪下去都要負責任。這句話也是在李華利正式做學徒的那一天師傅對他說的第一句話。

因為這句話,李華利對工作的態度近乎偏執。有一次,一位有錢人來店裏理發。李華利告訴對方,剪發大概要用40分鍾的時間。對方沒有異議。可是,剪到30分鍾的時候,這位顧客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得馬上走。李華利堅持說:必須把頭發剪完才能走,不然的話,會影響到整體的效果。顧客很生氣,但是李華利仍然不肯放他走,並且再三強調要為自己的工作負責。顧客沒有辦法,隻能留在店裏把頭發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