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盡快地進入工作狀態
自己給自己培訓,任何一個員工,不管是剛剛畢業還是換新的工作,到一個新企業裏,都要有個適應過程,這就需要進行培訓。但是一個企業的資源畢竟有限,由於整天忙於生產經營,能夠用於培訓員工的時間、精力都非常有限。大部分企業所能夠組織的隻是管理人員的培訓,甚至有些企業連這樣的培訓能力也不具備,更無力培訓員工。
這就需要員工自己給自己培訓。自己做自己的老師,自己給自己講課,對自己進行訓練,達到教與學的統一。閱讀雜誌、閱讀圖書、瀏覽網站、看看電視報紙等等,都是一種基本不用花錢又能達到把休息與充電結合到一起的方法。相信不想滿足現狀、想要有更大發展的員工都會做這樣的選擇。
平時多看雜誌,很多公司或者企業都會訂閱一些雜誌,這些雜誌或者是和其所從事行業有關的或者是休閑類的,但都是員工提升自己的很好的資源。
雜誌作為處於圖書和報紙之間的傳統媒介,既比圖書更具實效性,又比報紙更具專業性;內容編排比圖書更簡潔,信息提供比報紙更豐富。一本好的雜誌,能做到全麵而不冗雜,精彩而不浮躁。明智的職場人士應該利用好這個資源優勢,或者是在公司養成閱讀雜誌的習慣,或者是自己家裏訂閱。工作休息時看看雜誌,是給自己“充電”;在家裏休息時看看雜誌,是給自己“減壓”。因此,閱讀雜誌不隻是智慧的消遣,也是累積智慧最輕鬆的方式。
可以選擇幾本你喜歡又覺得有用的雜誌,每期連續看下去,積極地進行學習,敞開心扉隨時接受新的知識、新的觀念。一本為工作人量身定做的專業雜誌,能有效幫助你提高職場管理能力,提高學習創新的戰鬥力!
以下推薦幾本不錯的雜誌。
《哈佛商業評論》是哈佛商學院的標誌性雜誌,創刊於1922年,80多年來,它一直致力於創造和傳播工商管理領域中最新的思想、理論、觀點和方法,幫助管理者們不斷更新理念,領導變革。如今,《哈佛商業評論》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高級管理論壇,被業界譽為“管理聖經”,其權威地位是任何一家同類雜誌難以企及的。《經濟學人》對《哈佛商業評論》的評價是——“引領全球管理實踐”。《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由哈佛商學院出版社在中國獨家授權出版。中文版與英文版基本保持同步出版,每月一期,並逐步增加了對中國工商管理界的報道。秉承《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的精神,《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以“創造管理理念,引領管理實踐”為己任,致力於不斷提高中國業界的管理水平。
《銷售與市場》是中國市場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營銷實戰月刊。它以全新的理念切入市場,準確定位,緊扣中國經濟生活的主旋律,與中國企業同頻共振。《銷售與市場》把自己當作一個傳媒、一個品牌來經營,無論是結構設計、裝幀印刷,還是推廣發行、廣告經營,都圍繞品牌這一中心來進行。目前該刊擁有數百萬高學曆、有地位、有追求的社會實力階層的中青年讀者。這些讀者較多從事市場經濟經營活動,趨向於知識化、年輕化。《銷售與市場》始終不渝地貫徹實用性、專業性、權威性、國際性的辦刊理念,為中國銷售市場提供著更多更新的血液。
《新周刊》1996年創刊至今,已形成包括《時代周報》、《香巴拉》、廣州新銳貳千廣告有限公司和廣東飄壹代書刊發行有限公司在內的媒體方陣。“新”是《新周刊》一切方法論之首。它們立誌做一個敏銳的社會觀察家,老權威的顛覆者,新權威的傳播者。一直以來,《新周刊》特立獨行,以犀利地剖析直指積弊所在。《新周刊》立足時代前沿、以社會學家的眼光剖析中國社會趨勢,用新銳觀點清點當下焦點話題的背後脈絡。《新周刊》專題涉獵題材甚廣,體現了新銳立場、靈活多變、獨特視角的編輯原則,並緊鎖“前沿”與“觀察”兩個關鍵,力求每一期都以新銳的觀察態度、紮實的報道“給社會紮針,一紮就一跳!”它又是亢奮消費社會的冷靜分析師,品牌勢力版圖中的前沿報道者,揭示本土、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製勝之道及陷阱所在,關注執行官們的個性化角色及魅力延伸至企業的管理之道。
讀幾本好書,職場生涯漫漫,人生道路更是漫漫,我們隻有終身學習才能不斷晉升,才能一路走好。可是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呆在學校裏,也沒那麼多的錢和時間花在培訓班裏,最實際和經濟的還是要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平時多看書,有選擇地看書,這對自己的提升很有幫助。
讀一本好書的過程,就是和名人心靈交流的過程,與專家對話的過程。讀一本好書還是一種溝通,在這個溝通循環中,我們花了時間與金錢購買了書籍並閱讀,其實就是購買了知識和經驗。書會將自己的成功心得和作法向你娓娓道來,你隻需認真傾聽並信任和實踐它就可以了。信任是基礎,實踐才是關鍵。通過閱讀,化別人的經驗為自己的經驗,再由此展開去,慢慢就有了大路寬敞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