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庫克出生於亞拉巴馬州羅伯茨代爾地區,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父親是船廠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1978年,庫克進入奧本大學修得了工業管理學專業,之後在杜克大學獲得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就像沒有人能想到他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學校考入大名鼎鼎的杜克大學一樣,沒有人能想到,這個一臉嚴肅的IT小夥兒能在加入蘋果三四年之後就成為喬布斯旗下的第二號人物。在進入蘋果之前,他曾經供職IBM長達12年之久,主要負責IBM的個人電腦部門在北美和拉美的製造和分銷運作。加入蘋果公司前,他剛轉投康柏負責材料采購和產品存貨管理。離開康柏時,庫克僅僅在康柏供職了六個月時間。作為一個職場人士,如此頻繁地跳槽會帶來很多負麵影響,還有很多朋友告誡他,離開康柏轉投蘋果簡直就是瘋狂的舉動,因為當時的蘋果就像一條沒有希望的船。但喬布斯的魅力和說服力戰勝了一切。他接受喬布斯的麵試不到五分鍾,就甩掉了所有的疑慮,決定加盟蘋果。
1998年,庫克正式加入蘋果公司。在蘋果期間,庫克管理庫存與供應鏈,並迅速因其超凡的工作能力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也得到了喬布斯本人的青睞。喬布斯曾經說過:“蒂姆·庫克是我迄今招來的最好的員工。”在2004年以來喬布斯的三次病休中,庫克每次都臨危受命,擔負起蘋果日常管理的重任,並且用其充滿實幹精神的工作成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2004年庫克負責蘋果日常事務期間,蘋果推出了糖果色係列iMac,一時間在市場上大賣,庫存創下了史上新低,甚至優於戴爾。同時,他還將iPod、iPhone和iPad的生產率提高到了難以置信的水平,並且修訂了蘋果的售後服務,從而讓顧客滿意率大幅上升。2009年,喬布斯再次病休,在喬布斯返回公司之前,庫克使蘋果股價上漲了70%,一舉贏得了投資者的信任。“庫克是蘋果首席執行官最合適的人選。”蘋果前首席財務官弗雷德·安德森認為,“庫克深諳蘋果的精神,他會使蘋果這列火車行駛在正確的軌道上。”
對庫克接替喬布斯一事,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刊文稱:“即便是在矽穀這種見慣了大人物職務更替的地方,也從沒見過這樣的轉變。”喬布斯與庫克在個性方麵差異很大,在矽穀,喬布斯和庫克被稱為“截然相反”的兩個人。喬布斯能言善辯,有激情,易衝動;庫克溫文爾雅、彬彬有禮,被人稱為“南方紳士”。在工作上,喬布斯專注於蘋果產品的每一個細節,庫克專注於蘋果在運營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但這兩人也有共同點。和喬布斯一樣,庫克也是個工作狂,他每天淩晨四點半給下屬發郵件分配工作,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離開。在IBM工作時,他還主動要求在聖誕節和新年加班,並希望其他人也加班。
掌管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庫克有何過人之處?他能帶領蘋果繼續前進嗎?“我很期待在世界上最具創新力的公司當首席執行官的這個機會,加入蘋果是我作過的最好的決定,能為蘋果和喬布斯工作13年是我一生的榮耀……我們期待喬布斯作為董事會主席繼續指導蘋果的前進和創新。”這是蘋果公司的一封內部郵件,是蘋果公司新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寫給全體員工的。
不過,全球市值第一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寶座並非那麼舒服,庫克麵臨的,也並非如他在信中所說的“在喬布斯的指引下繼續前進和創新”那麼簡單。他必須帶領蘋果在沒有喬布斯的情況下依然正常運轉,保持蘋果在業內的優勢,進而讓人們忘掉喬布斯,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雖然在庫克掌門期間曾讓蘋果股價上漲70%,但當他真的坐上了首席執行官這把交椅,迎接他的禮物則是超過5%的股價暴跌。“上帝隻創造了一個喬布斯。”前微軟首席財務官約翰·康納斯的話也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觀點和疑慮。同時,在喬布斯離開之後,輿論指出了庫克麵臨的各種難題。《華爾街日報》也撰文指出,蘋果麵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該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庫克是否能夠阻止公司的高級人才在未來一年左右大批離去。蘋果一路飆升的股價可能已經使該公司許多高管發家致富,這些人是否願意繼續跟隨庫克在蘋果打拚,仍是一個未知數。除了能否挽留住公司內部人才,如何保持消費者信心也是庫克必須麵對的巨大挑戰之一。過去的蘋果有喬布斯執掌,產品自然帶有一種“喬布斯效應”。“如果下一款產品發現瑕疵,我一定會想,是不是因為沒有喬布斯了,是不是以後蘋果的東西都不行了。”一位蘋果發燒友說。
雖然蘋果公司開發的產品,用一張小桌子就能擺得下,但這些“時尚且有品位”的產品,讓全世界的粉絲趨之若鶩。如此輝煌的業績與喬布斯的努力密不可分。要讓人們忘掉“喬幫主”那張瘦削的臉,庫克就得做得比喬布斯更好,至少要跟他持平,這當然不容易。
庫克在2011年8月底才接替喬布斯擔任蘋果領導人。即便如此,喬布斯仍然一直擔任蘋果董事會主席,直到去世。不過從喬布斯去世前一天舉行的新款iPhone發布會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這次活動上,庫克並未展示任何蘋果新產品。相反,他將展示iPhone%4S等新產品的工作交給了他的下屬們。盡管這是一個微妙的細節,但卻強調了兩人之間的一個巨大區別。
技術、產品設計和營銷是喬布斯的熱情所在。對於蘋果這樣一家大公司而言,喬布斯在這三個方麵投入的關注遠遠超出了一位首席執行官的範疇。擔任蘋果首席執行官期間,盡管有時候喬布斯也會把展示產品的任務交給其他人,但是最重要產品的首次展示,例如iPad、iPhone和iTunes,一定是由喬布斯來執行的。
與喬布斯相比,庫克是一位銷售與運營專家,過去14年時間裏他將蘋果的供應鏈打造成一部運轉高效的機器。在iPhone%4S發布會上,庫克表示他熱愛蘋果,並把他在蘋果的職業生涯當做一生的享受。庫克將蘋果新產品的展示任務交給了三位在產品方麵造詣深厚的蘋果高級副總裁。庫克避免模仿喬布斯的做法非常聰明。他這樣做從本質上是為了說明:“我並不是喬布斯,不要指望我成為喬布斯。”
不過,前蘋果高管、風投資本家蓋伊·卡瓦薩基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他從喬布斯那裏學到了一係列經驗,包括一條“真正的CEO展示”。卡瓦薩基質疑說,為何眾多企業的首席執行官不學習喬布斯親手展示的方法,反而將新產品展示交給自己的下屬。卡瓦薩基寫道:“或許這是為了展示一個團隊的有效合作。或許是這樣。但更有可能的是,每當喬布斯離開或是病休時,蘋果的股票總是會大跌;而每次他出現,就意味著又有新奇驚人的玩意兒要出現了。但是,如今他的離開意味著,再也不會有人能夠在蘋果陷入低穀時以其個人魅力力挽狂瀾了。現在,在庫克領導下,蘋果是否轉變以及將如何轉變仍待觀察。總之,關於蘋果未來的懸念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