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了教訓的蘋果將創新延伸到各個環節之中:從產品的外觀、性能,到營銷和價格,都可以看到蘋果的與眾不同,但宗旨是“把消費者的感受作為指導”。2000年,蘋果推出了有著紅、黃、藍、綠、紫五種水果顏色的iMac電腦產品係列。而此之前,個人電腦無非是黑色、白色兩種色調,因此iMac一麵市就受到消費者的熱烈歡迎。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的辦法就是親口嚐一嚐。”2001年,在整個電腦產業都向戴爾公司學習進行網絡直銷,從而實現成本削減時,蘋果卻選擇了逆行。它在全美開設了如設計師工作室風格的專賣店。這裏,雖然也銷售產品,但更多時候它為消費者提供了最直接的產品體驗。店裏擺放的電腦可以免費上網,裏麵還裝有數字音樂和電影及遊戲,任何光顧連鎖店的人都可以免費使用。
對自身的超越,讓蘋果終於不再是高端人群或者是“蘋果迷”的專屬,成為可以被大眾廣泛接受的品牌。蘋果超越微軟也預示著一個商業時代的轉換:“在長達20年的時間內,微軟利用Windows和Office軟件統治了大多數人和計算機之間的交互方式,這也體現在微軟的股票價格上。但是現在擊打鍵盤的方式已經讓步給在智能手機上輕輕滑動手指。”《紐約時報》說。
很多華爾街投資機構都開始看好蘋果。華爾街詳細地比較了蘋果和微軟的營收情況,認為兩家公司的營收基本處於同一重量級,但是蘋果市值非常有可能長期超越微軟。因為蘋果有著強勁的增長機遇,包括iPhone和iPad產品的旺盛需求。
盡管蘋果的前景看似光明,但是不等於它的未來會一帆風順。在很多領域,蘋果還麵臨著挑戰。首先,微軟依然是一家極其強大的、有盈利能力的公司。全球每十台機器,就有九台運行了微軟的Windows操作係統,而使用其Office軟件進行諸如寫信和發送電子郵件這類日常工作的人更是超過了五億。而且,在微軟之後,一個更加強大的對手出現了,那就是穀歌。
對決穀歌
在這個時代,商業奇跡不斷產生,卻從未看到一個永遠的贏家。在這個時代,曾經的朋友,也許就是將來的敵人。在這個時代,誰都沒有資格置身事外,笑看風雲。穀歌和蘋果的戰爭是對這個時代的最好詮釋。
主宰互聯網搜索業務的穀歌公司和注重電腦和消費電子產品的蘋果公司之間,曾經有著一段蜜月期,他們相互合作,他們同仇敵愾,因為當時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微軟。
蘋果和穀歌都身處全球信息產業的中心——美國矽穀,這兩家公司地理相距不到十英裏,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的近十年中,兩家公司一直和睦相處,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從管理層開始,蘋果的首席執行官喬布斯和穀歌的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同歲,兩人在多年內相互結盟,共同抵禦軟件巨頭微軟公司的進攻,並竭盡全力打破微軟的壟斷。蘋果和穀歌聯手抗敵,矽穀人人都知道這兩家公司是好兄弟,穀歌的創始人拉裏·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都曾公開表示對喬布斯的仰慕,穀歌總裁施密特稱蘋果公司是“全世界我最敬仰的公司之一,我仍然和許多人一樣,相信喬布斯是當今世界最傑出的首席執行官,我無比崇敬蘋果和喬布斯”,穀歌公司聲稱與蘋果從未進入過“戰爭狀態”,其發言人吉爾·哈澤爾貝克表示:“蘋果是寶貴的合作夥伴,我們對其30年裏為科技作出的貢獻充滿敬意”;而喬布斯則說施密特作為穀歌的首席執行官表現得“盡善盡美”,並且邀請他加入了蘋果董事會。
蘋果和穀歌在麵對共同的競爭對手微軟時,為了在智能手機市場上搶占先機,排除微軟公司的市場份額,雙方對彼此都表現了極大的寬容。在2001年,當喬布斯重返蘋果而施密特掌權穀歌時,二人擁有共同的使命:限製微軟在個人電腦領域的霸權,並防止比爾·蓋茨將其地位延伸至在線服務和移動產品。
2007年,蘋果公司在美國電子產業的中心——舊金山向全世界召開了Mac%World%2007大會,在這一大會上,正式對外發布了蘋果的核心產品iPhone。在鮮花和掌聲中,在全世界記者和消費者的目光裏,穀歌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大步邁上展台,麵露微笑,與喬布斯一起,在聚光燈和萬眾矚目下熱情地握手,共同向世界推出了一款劃時代的傳奇產品——iPhone,這一注定成為傳奇的新品。兩位技術巨子和商界精英共同向所有的聽眾宣布,穀歌與蘋果今後將展開更為緊密的合作,穀歌公司將允許他們最核心的搜索和地圖服務業務移植到iPhone上。施密特甚至還開玩笑道,雙方的協作是如此親密無間,以至可以將兩家公司合並為一家,稱為“AppleGoo”(蘋果和穀歌英文名稱的合並)。此時,兩家公司的合作進入到最高潮。但是在iPhone手機背後,圍繞移動互聯網市場,全球最大的兩家IT(信息技術)寡頭——蘋果公司和穀歌公司,這在傳統上一硬一軟、涇渭分明的公司居然開始了明爭暗鬥。
隨著微軟公司在移動手機市場的漸漸隱退和蘋果公司實力的大為增強,昔日的盟友穀歌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在與聯手對抗微軟的戰鬥中,穀歌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蘋果公司卻是坐收漁翁之利,將所有的好處都納入自己懷中。對於這樣一個巨大的威脅,穀歌不得不考慮進行新的戰鬥。這一戰略的轉變,從當時那些媒體的報道就可以明顯地看出來,無論是在報紙、電視上,還是在因特網上,已經很少有人把微軟和蘋果直接比作競爭對手了,相反,昔日的盟友穀歌才是喬布斯口中時時提到潛在的威脅者。
2007年以前,科技大戰的主角還是微軟與穀歌、蘋果,而短短幾個月之後,穀歌和蘋果的矛盾直接演變成集團性火拚。從許多經濟指標來看——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市盈率、媒體曝光率等——蘋果和穀歌都是過去十年間全世界最為成功且最具影響力的科技企業,他們都是非常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而且都采用了與眾不同的創新方式。事實上,他們都已經大獲成功,但雙方在新市場上卻存在著難以避免的衝突。
其實,在2007年11月5日,當穀歌宣布推出開源智能手機操作係統Android(安卓)時,這兩家公司的蜜月期就注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結束。穀歌在2005年就收購了新興科技公司Android,其原本的意圖是在於防止微軟公司在移動領域取得統治地位。但隨著微軟公司在該領域的衰退和蘋果公司逐漸成長為智能手機行業的龍頭時,穀歌感受到了危機四伏,他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推進Android操作係統及其開放手機操作係統的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