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85年2月,埃利奧特和默裏已經在尋找能夠代替喬布斯的人選了。經過仔細的篩選後,他們認為,具有傑出市場管理能力並且最富有遠見卓識的法國人讓·路易·加塞是最合適的人選,他足以頂替喬布斯出任麥金塔研發部的負責人。當時,加塞是蘋果公司在法國的負責人,在他的管理下法國的蘋果公司成為了國外唯一常年贏利部門。他還是一位數學家,一位頗具人格魅力的領導者,並對幾本通俗哲學了然於心,這些頭銜讓加塞享有著很高的聲譽。
在別人策劃著要取代他的時候,毫無察覺的喬布斯仍舊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裏。他不明白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就要把他擊垮。他正忙著起草一份建議書,企圖以此來解決麥金塔研發部門所麵臨的難題。他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削減餐飲服務費,辦事人員出差乘飛機時坐經濟艙,不允許再坐公務艙等。這就像是在給一位心髒病人貼一副創可貼一樣,無濟於事。而這時麥金塔電腦的銷售收入隻達到原計劃的10%,麵對蘋果電腦的銷售窘境,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明白現在該是和喬布斯攤牌的時候了。首先向喬布斯發難的是默裏,他向蘋果公司的主要高層管理人員公布一份備忘錄,總結了他在集思會期間向斯卡利和麥金納所講的那些話。備忘錄的題目是《不要散布,複製或共享》,其中說道:“公司出現的重大決策問題應該歸咎於喬布斯所主張的公司發展戰略的失敗……他的發展戰略明顯是以公司的生存為代價的。”事實上,默裏還是第一次用這樣苛刻的話去評價一個人,而這第一次卻發生在他曾經瘋狂迷戀的喬布斯的身上。新聞界連篇累牘地報道了這件事,人們對史蒂夫·喬布斯的普遍看法是:他相當狹隘,甚至有點卑劣。
蘋果公司董事會最終作出這個重大決定是在1985年4月11日。麵對著越來越多的辭呈,麵對著積壓在公司倉庫裏那數量龐大的麥金塔電腦,他們感到必須讓約翰·斯卡利掌握公司的實權。為了應付公司麵臨的複雜局麵,公司董事會明確地告訴斯卡利不能再像喬布斯的諂媚者那樣處理事情了,整個蘋果公司都應該由他斯卡利一個人來掌管。此時,斯卡利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他意識到自己很快就要擺脫一種風雨飄搖的狀況了,他做好了親自執掌蘋果公司大權的準備。幾分鍾之後,公司董事會的決定就作出了:喬布斯不再擔任麥金塔研發組的負責人,他的職位由加塞接替,而實權牢牢地被斯卡利抓在了手中。對於這個決定,猝不及防的喬布斯非常震驚,對背叛了他的斯卡利也是極其仇恨,他和斯卡利擦肩而過,一句話沒有說就離開了會場。此後不久,當喬布斯看到斯卡利在公司高層戰略規劃會議上提出的公司重組計劃時,更是瘋狂到了極點。斯卡利的重組計劃鞏固了兩位執行副總裁在蘋果公司的權力、地位,其中一位是蘋果Ⅱ電腦的主管德爾·亞凱姆,他負責蘋果電腦的生產;另一位是比爾·坎貝爾,他掌管蘋果電腦的市場和銷售。喬布斯隻是擔任了新產品研發部的副總裁,這個職位並沒有多少實權。
在這之後,斯卡利準備要去中國旅行幾天,而喬布斯則準備趁機策劃一場政變將斯卡利趕下台。“我認為他們倆簡直就像是小孩”,埃利奧特說:“喬布斯竭盡全力想贏得這場‘宮廷政變’,而斯卡利行動起來也像一個被寵壞的小孩。他們兩個都想把蘋果公司編入自己的麾下。”喬布斯也有識人不明的時候,他把他的“政變”計劃偷偷地告訴了加塞,因為喬布斯對加塞還有一種好感,認為他還算是值得信任的人。但這個法國人卻很明白,對蘋果公司的忠誠要比對喬布斯的忠誠重要得多。轉眼之間,斯卡利就得知了這一消息。第二天一大早,斯卡利就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名義召開了緊急會議。當喬布斯的麵,他要求公司的每個行政管理人員必須進行投票,迫使他們公開聲明是支持喬布斯還是支持自己,並問他們是否支持把喬布斯趕出蘋果公司。在會上,喬布斯竭力替自己辯解。他堅持說,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蘋果公司能夠最好地發展,如果他的離開能使蘋果公司獲得良好的發展,他寧願這麼做,但他還是想要斯卡利再給他一次留下來效力的機會。但是,喬布斯這場痛哭流涕的辯白並沒有起多大的作用,蘋果公司董事會的成員們,包括被喬布斯視為父親的邁克·馬庫拉在內,他們一個個都同意了斯卡利的決定,投票表決正式剝奪了喬布斯在蘋果公司的工作權利。考慮到將喬布斯這位蘋果公司的創建者驅逐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最後決定,喬布斯可以留在蘋果公司,但隻能作為一位名譽上的“新產品構想者”,而不能再負責公司的任何一個部門。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聖何塞信使報》在它的頭版用頭號標題《蘋果公司的創建人喬布斯被降職》對此事進行了報道。《舊金山紀事報》和《舊金山觀察家報》也在頭版對整件事情進行了報道。就美國其他地區來說,喬布斯從受人矚目的“舞台”垮下來也是各媒體爭相報道的重要事件。
在喬布斯看來,他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蘋果公司和蘋果電腦,卻落到了如此境地。他需要一個宣泄情緒的地方,他對媒體這樣說:“我並不是一個天生就喜歡追求權力的人,我隻在乎蘋果公司的發展。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發電腦上,還創建了一家公司。為了蘋果公司更好地發展,我寧願奉獻出我的一切。可以這麼說,如果蘋果公司需要我掃地,我可以去掃地;需要我去清理廁所,我也可以去清理廁所。”
喬布斯在談到蘋果公司時,往往很難抑製自己的感情。他還想著與斯卡利重修一下感情、調和一下觀點,以便於能在蘋果公司從事新的工作,當然不論什麼樣的工作都行。然而,當他在7月中旬回到蘋果公司的時候,他發現公司已經不再需要他了。“他們叫我搬出我的辦公室”,喬布斯說,“他們在蘋果公司大樓的街對麵給我租了一幢小樓。我給它起了個綽號,叫‘西伯利亞’,我就這樣搬到了蘋果公司的對麵,我要讓蘋果公司的每一位行政管理人員都有我家的電話號碼。我知道斯卡利肯定有,所以我就給剩下的那些人挨個兒打電話,讓他們都知道我的電話號碼。我還告訴他們,如果有用到我的地方,盡管給我打電話好了。他們說話都顯得很親密,但沒有一個人給我打電話。這一招不靈,我隻好像往常一樣去公司工作。我到了那裏後,隻能接一兩個電話,打開幾封郵件看看。大部分公司管理方麵的文件都不會再放到我的辦公桌上了。一些人可能是因為看到我的車停在停車場裏,就過來安慰我,向我表示同情。每當這時候,我就會感到很沮喪,就得跑回家裏待上三四個小時,真的很沮喪。我這樣做了幾次,但我感覺這簡直就是對我精神的折磨,我就不再去了。要知道,在那裏沒有人是真的想念我。”不論他自己怎麼看,喬布斯在贏得了很多場戰鬥後,卻輸掉了一場大的戰鬥,這次他輸掉的不僅是一場戰鬥,還是一場戰爭。
終於,在1985年9月17日晚上,當夕陽帶著仍然耀眼的餘暉慢慢沉下去的時候,30歲的史蒂夫·喬布斯,這位蘋果電腦的奠基人以及一直以來的構想者,這位十年來一直為個人電腦世紀的到來奔走相告的狂熱分子,這位美國傳奇式的人物,向自己創建的公司遞上了辭呈。這份辭呈也結束了美國傳奇史上一個精彩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