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上很多公司將蘋果公司視為未來的股份公司經營的典範的時候,蘋果公司內部潛伏已久的矛盾終於不可抑製的爆發了。因為它的行政管理層不知何時已悄然形成了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足可以把蘋果公司分裂成幾個部分。在麥金塔電腦成功推向市場後,斯卡利決定要把“麥金塔”團隊和“麗莎”團隊整合在一起,然後由喬布斯做他們的負責人。就是從斯卡利的這個決定起,事情開始變得不妙了。在兩組人員整合的第一天,喬布斯向麗莎電腦研發組成員說的第一句話是:“你們真是一群飯桶。”也就是從他這一句話開始,情況變糟了。麗莎研發組的成員,他們看向喬布斯的眼裏都流露出了憎恨、憤怒的目光。以後的事實證明,喬布斯的這種極度任性以及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正是他迅速走向危機的關鍵性因素。在他的心目中好像缺少一種人性化的東西,這種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正是蘋果公司賴以成立的基礎,而現在這一切好像在喬布斯那裏都不複存在了。古希臘有一個詞語非常適合用來描繪喬布斯這種人的行為態度:“狂妄自大”,他們認為當一個人敢於挑戰上帝的時候,他的行為特點一定是傲慢無禮的。而上帝對他的反應也是一樣——在天堂裏把這個桀驁不馴的家夥一棍子打趴下。正如中國的一句老話所說的:飛得越高,將會摔得越慘。當喬布斯開始誌得意滿、目中無人地享受掌控整個蘋果公司的愉悅時,也預示著他真正可以掌控公司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蘋果公司的市場開發人員對麥金塔電腦作了大量的市場調查,但結果卻不容樂觀。雖然人們普遍認為蘋果公司是個人電腦世界的領頭羊和革新者,但它那缺乏一致性的做法仍然失去了很多人的信任。在與IBM公司進行殊死競爭的過程中,人們不是把蘋果公司看做是一門威力無比的“大炮”,而更多地把它看做是一門無法固定且準頭不好的“加農炮”。對於大多數的電腦用戶來說,IBM公司代表著一個值得信任的名字,蘋果公司則不然。零售商們首先向用戶展示的還是IBM公司的個人電腦,即使顧客有時候偶爾問一下麥金塔電腦的情況,但他們最後決定買的還是IBM公司出產的個人電腦。因為電腦用戶不喜歡沒有擴展功能的機器,況且麥金塔的屏幕太小。更關鍵的是,麥金塔電腦沒有足夠的內存,它的內部硬盤驅動器也沒有足夠的存儲空間。後來,麥金塔電腦的研發人員把這種麻煩叫做“磁盤驅動器的奧林匹克”。
麵對麥金塔電腦出現的問題,人們的抱怨之聲此起彼伏。到1984年7月,麥金塔電腦的銷售額就有點讓人擔心了,賣出去的數量一直在減少。剛開始的時候喬布斯還拒絕相信這個事實,他認為這隻是夏季經濟委靡不振的反映。但當8月份的銷售額還在持續下降的時候,喬布斯這才開始真正恐慌了,好像突然之間,蘋果公司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而這其中喬布斯應該負很大的責任。在1983年麥金塔電腦的設計階段,那正是喬布斯春風得意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就是那種“點物成金”的人物,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在計算機的設計上,他更是我行我素,擅自決定計算機應該裝配什麼部件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他完全忽視了電腦用戶的所思所想,更沒有抓住用戶購買電腦時最基本的考慮因素。他不明白,當用戶需要花費幾千美元購買一台電腦時,大多數人並不在乎它有多麼好看,也不在乎它是否有一個鼠標或者電腦是什麼顏色的,他們所關心的隻是購買的機器能否為他們幹活。此時,喬布斯這個被稱之為“個人電腦的真正發明者”的人,成為這場危機風暴的中心。
在這種情況下,怨恨也開始在蘋果公司的管理層滋生了。特別是當麥金塔團隊的成員在了解到和他們做同樣工作的麗莎團隊的職員所拿到的薪水比他們多時,對喬布斯來說,一個更大的打擊到來了。喬布斯拚命地鼓動他的團員不論是白天、黑夜還是周末都要為研發麥金塔電腦而工作,而且要求他們一個星期必須工作90個小時。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麗莎團隊的成員一星期隻需要工作70個小時,而蘋果II團隊的工作時間更是誇張到一星期60個小時,但是得到的薪水卻比他們多得多。麥金塔團隊的工程師在知道這件事後,都非常沮喪且憤憤不平,他們覺得自己被出賣了,是喬布斯在利用他們。他們把自己的身心都奉獻給了喬布斯和麥金塔電腦,但喬布斯卻這樣回報他們。這種情況導致的結果是,喬布斯以後再也沒有辦法恢複這部分員工對他的信任了。
即使如此,喬布斯同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員工之間的爭執也隻是他所麵臨的危機的一部分而已。麥金塔電腦的銷售額還在繼續下滑,喬布斯的心情也隨著一份接一份的銷售報告變得更加糟糕,整天坐臥不安。在他的心目中,對事業的熱愛是最重要的,但現在他好像忽然不明白了,為什麼他的熱情不能解決自己所麵臨的難題呢?“喬布斯的目光很長遠,可以達到1000英裏”,傑伊·埃利奧特形象地比喻說,“但他卻看不見每一英裏內的詳細情況,他不明白隻有走好每一英裏,才有可能達到1000英裏。他天才般的商業頭腦是因為他的目光長遠,而他之所以又衰落也是因為他的目光長遠”。傑伊·埃利奧特又回憶道:“喬布斯極其沮喪,他認為,以前約翰·斯卡利沒有得到公司的‘大權’,而現在已經開始振作起來,要正式管理公司了,如果這樣的話,他喬布斯就應該讓權給這位‘不懂生意’的總裁。”喬布斯這樣的抱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就好像當一架飛機在燃油即將耗盡的時候,它的駕駛員不自責在起飛之前沒有做充足的檢查,而是在出了麻煩後責怪其他人員一樣。
雖說如此,麥金塔研發部還是緊緊抓住公司事務的大權不放鬆。他們對管理公司事務的內部職能部門尤其重視,比如廣告部,客戶關係部、商品配送部、服務部。喬布斯對此的理念是,隻有這樣做才能確保他這位公司董事會主席掌控公司,一些事情才能按照他的“意思”來處理。但權力過分集中在麥金塔研發部正是整個公司的一大頑疾。尤其是當麥金塔研發部由喬布斯掌管時,情況就顯得更加糟糕了。因為喬布斯一直在利用這個團隊來攫取公司的權力,由於麥金塔團隊的成員抱怨薪水太低,喬布斯就一時衝動地做出了決定,增加了團隊成員的薪水,但這筆錢卻是從公司日益下滑的銷售收入中劃撥的。現在麥金塔團隊已經成為聯係緊密的“海盜團夥”了,整個團隊也迅速膨脹到了700多人,他們這些人行動一致、目標一致,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1985年蘋果公司舉行集思會的時候,喬布斯曾經最忠誠的支持者——蘋果公司市場部的總裁麥克·默裏,找到了蘋果公司的總裁斯卡利和客戶關係專家裏吉斯·麥金納。麥克·默裏對他們說:“現在應該是考慮讓麥金塔研發部的掌門人喬布斯離職的時候了。”他的語氣裏透著嚴肅、認真。這樣的話從默裏這位既是公司值得信任的權威人士,又是對喬布斯忠心耿耿的人物的口中說出,讓斯卡利和麥金納不禁有點愕然。故而,默裏又不得不簡單地解釋了一下讓喬布斯離職的原因。隨後,斯卡利也在想:假如和喬布斯關係如此貼近的默裏都讓喬布斯從麥金塔研發部負責人的崗位上離職,那說明事情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地步了。於是,在這次由喬布斯組織的集思會上,一股針對喬布斯的暗流已經悄然湧動。
集思會後,喬布斯和他原來的合作夥伴、蘋果公司的創建者之一沃茲去華盛頓參加了一個慶典。在這個慶典上,羅納德·裏根總統授予他們倆一枚技術獎章,以此來表彰他們在美國電子技術發展上所作出的傑出貢獻。然而,這一時刻對兩位史蒂夫來說並不是那麼值得興奮,因為他們兩人都不能再容忍對方了,他們之間抑製已久的分歧已經擴大到必須分道揚鑣的地步了。沃茲公開聲明要離開蘋果公司,他嚴厲地指責公司對蘋果Ⅱ電腦生產線的支持嚴重不足和管理上的極度混亂。多年以來,蘋果Ⅱ電腦都是公司唯一贏利豐厚的電腦產品,但在蘋果公司的年度會議上卻往往遭到忽視。很明顯,沃茲的矛頭是直指他以前的最佳搭檔喬布斯的,因為喬布斯很嫉妒蘋果II的成就,並刻意對其打壓。